建筑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研究

建筑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研究

王晖[1]2007年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餐饮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餐饮空间除了满足用餐的需要,它已成为人们休闲、享受、交往的场所,其精神功能已上升为主要需求,人们要求环境幽雅舒适,有文化品位,有个性特色,情调惬意,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华夏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饮食和饮食风尚,反映了该民族的生产水平、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中国被世人称为“烹调王国”,中国的烹调技艺和饮食美学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人们到中式餐厅用餐,不仅要品尝中式菜肴的色、香、味,还要让人们体验到纯正的中国文化氛围,体味到华夏饮食文化的精髓,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如何使餐饮空间体现纯正的中国文化氛围,作为一名设计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师,应该对中国的餐饮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装饰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从空间艺术设计的角度讲,在充分掌握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内涵,运用现代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对传统图形元素进行组构和变象,取其神韵形成特定的中式主题空间氛围的餐饮空间形式。

承恺[2]2004年在《建筑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相信建筑与室内空间有“符号”的存在,也相信这种存在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能动性,影响我们的个人灵感体验和对自由探究的能力。观察一下各个建筑流派的设计,各种室内空间的界面,从绘画到雕塑、从运动到静止;艺术与设计、符号的语言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希望能通过建筑学、空间学、符号学、艺术设计、装饰图案的相关理论知识,言简意赅的对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作一个概括和总结。当然这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传统的因素,但对于作者而言,概念需要发展,判断依赖于创造的活力,开发个人基于实践而不仅是对理论的探究,解决问题应该追求各种特殊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更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 由于室内空间与建筑密不可分,所以论文从近代建筑史中最着名的学校包豪斯(Bauhuas)作为研究背景,由此展开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这样我们可以意识到建筑艺术与造型符号发生的种种变化,使我们关切的是我们创造力的来源是有理有节的。同时使我们了解到符号与艺术不是以静止的概念为基础的,他们是不断演变和扩展的,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理智的感情位置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这种变化艺术设计必定会做出反应,并且不断地延伸其界限。 那么,谈了那么多,我们似乎可以对空间的视觉符号系统有个初步的构架了。是的,但是我们首先还是先要了解设计的元素和秩序的法则,以及它们与我们所说的视觉符号内在联系,具体来讲,就是四个字“必然条件”。视觉符号与各个领域中的基本感觉形式有关,它并不抽象,也不空洞,似乎它在人类的感知上总是充满了生活的美好和对美的向往。作者个人认为符号学比视觉符号所要包含的内容要多的多,而作者致力于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所以对空问的视觉符号系统的构架作了一个分析,由于这种构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定性的说它是一成不变的,于是作者引入了“时间”的因素。以下是作者总结的系统构架图示: 其实,符号的发出者是整个系统的大脑,他不仅要求具有各种心理素质,包括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等,同时要求他有反叛的精神、变革的勇气和不落俗套的追求。由此,作者提出了室内装饰视觉符号设计的几个观念: 1.视觉符号的设计应该是一种思维,是一种“逆向”的追求,而不是一种教条的方法。 2.视觉符号的设计探求的是那些使我们对生活、对文化、对美学、对环境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和个性的语言。 3.视觉符号的设计是有时间的概念的,没有超越时间的符号,只有随着时间发展的符号。 4.视觉符号的设计与基本的感觉形式有关,没有极端抽象的符号,也没有非象征性的语言。应该培养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和好奇,从非理性的概括走向理性的世界。 客观的说,对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的研究离不开对建筑、美学、人文、历史、图案的探究,而时间因素的加入,使得空间又具有了一个维,成为四维空间艺术。让我们能加入到空间的秩序中去,有序、有感、有意识的享受空间带来的美,这是作者所要去努力的方向。

欧操[3]2008年在《中国明式家具视觉符号的探索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古典家具。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时代的发展,中国古典家具的形式从使用自然石块堆砌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成为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高度成熟的风格形态,它的发展可谓倾注了历代能工巧匠无穷的智慧与艰辛的汗水。家具,这一生活中的必需品,历经盛衰磨变,已经不仅仅只是建筑的一个单纯附加品,它也深刻反映出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中国古典家具在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凝集出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的风格特点,而明式家具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明式家具在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已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和珍视的宝贵财富。只可惜,这些已被西方世界研究了多年的珍贵遗产,直到近十几年来,才逐渐被国内所重视,而这仅仅还只限于学术界。在设计行业,问津的几乎寥寥无几,这也导致了中国现代传统家具设计成果的匮乏和发展缓慢。中国的现代设计,一方面是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渗透,另一方面却是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久而久之,传统的文化逐渐被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同化,而设计的民族性也将渐渐丧失,这让人不得不觉得忧虑和担心。但所幸的是,这一现象已经为一些设计师所意识到,而一些带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也正慢慢出现,如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火炬以及奖牌的设计,无不是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取的养分。但是,对于中国传统家具如何运用和借鉴中国古典家具的视觉符号依然是摆在中国家具设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颠峰,凭借其大方的造型、科学的结构、优质的选材和优雅的装饰深受人们喜爱。关于它的一些着作和论文近年来也频频出现,但观其大义,却鲜有从设计的角度去研究与分析,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将设计作为切入点,用视觉符号的手段逐一分点探讨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以此来作为今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一点参考和借鉴。

孟娴[4]2009年在《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美国、日本等国强势文化的入侵,我国本土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并逐渐出现“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土、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诸多负有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设计师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重新以独特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和研究。云南剑川木雕作为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自古以来就蜚声国内外。剑川木雕是勤劳智慧的剑川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具有当地白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装饰工艺,它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殿建筑装饰,从装饰题材、表现技法、文化内涵等多方面都无一不受到当时中原、江南木雕的影响,后随着白族民居的发展而发展,并结合当地白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剑川木雕在现代又衍生出木雕家具和木雕工艺品两大类产品,但是由于受到木材资源的短缺和告急,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传统民居的衰落,剑川木雕艺术也逐渐从庞杂而精美的建筑装饰木雕,转为木雕工艺品创作。但是原先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的剑川木雕,所蕴含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急需进行挖掘、保护和再创作。目前对于剑川木雕艺术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剑川木雕艺术在建筑、家具和工艺品的广泛应用及其雕刻题材、雕刻工艺等方面,未能系统分析其形成因素和历史源流,突出剑川木雕装饰艺术与其他木雕艺术的不同特征,缺乏对于剑川木雕历史起源和相关南诏、大理国时期所受的多元文化影响的分析,缺乏对于这种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而详尽的研究。论文是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围绕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展开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的剑川木雕装饰艺术,主要指传统的建筑装饰木雕范畴,这样便于理清其历史源流也便于分析传统装饰艺术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而对现代木雕家具和木雕工艺品只做了较少研究。在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叁次深入大理、剑川古城、沙溪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拍摄了大量明清古建筑的装饰木雕,并有幸进入到剑川古典木雕家具厂、剑川民族木器厂和着名的“木雕文化村——浉河村”进行调研,了解剑川木雕艺术的现代发展情况,拍摄了大量比较宝贵的实物图片。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剑川木雕艺术的形成环境和历史源流做了分析梳理,得出剑川木雕艺术与当时内地汉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分析了由于受到当地古老的白族本土文化、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南诏、大理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处于层层大山环抱之下的剑川木雕却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四个主要原因;其次,运用现代符号学理论,首次从视觉符号语义、语汇这一新的角度,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进行详尽分类,归纳出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视觉符号特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将剑川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做装饰题材、构图手法、艺术特征这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异同点,阐述了剑川木雕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并从社会、宗教、历史等方面分析了剑川木雕艺术图案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与传承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借鉴日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阐述了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和目前主要以家庭、工(场)厂为主的传承场和传承方式,对如何进一步改善传承方式提出一些理论参考;最后,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应用做了分析研究,并利用现代雕刻机做出了实际案例和实物小样。运用符号学理论,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从各个角度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艺术特征,视觉符号特征以及象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重新理解、保护剑川木雕乃至我国的木雕艺术、装饰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并针对剑川木雕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以及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尝试性研究,得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论。论文期望以小见大,对于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对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能给予后继的研究者一定的参鉴和启示。

王汉友[5]2008年在《报刊亭设计语言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报刊亭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建筑。设计语言研究设计对象所有能够表达意念、情感、和传播信息的形式。设计语言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符号学,符号学可为很多学科提出一种运动规程,但每一学科在运作规程之外还要有自己的具体内容。报刊亭具有建筑本质和符号本质,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报刊亭符号系统及其设计语言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常见的泛泛的概念内涵的界定以及盲目的理论套用,实现理论的灵活的、具体的应用;报刊亭作为特殊的城市建筑,表现出家具乃至工业产品的特征,其设计语言的研究成果必然具有建筑语言和产品语言双重价值;报刊亭不同于固定形态的典型建筑,典型建筑的性质多种多样,足以将它的各种定义置之不顾,而它的灵活多变又足以使其各种设计语言分别带有一得之见,而报刊亭则相对单纯得多,其设计语言的研究具有现实可行性和系统性;报刊亭设计语言的研究必然有助于指导其具体的设计实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阐明了报刊亭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报刊亭设计语言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利用希利尔(Hiller)等人提出的生成建筑的四个深层结构:人类活动的容器、特定气候的调节器、文化的象征、资源的消费者的理论,阐述了报刊亭的建筑本质;根据索绪尔和莫里斯等人符号理论明确的报刊亭的符号本质。论文在深入研究报刊亭的特殊城市建筑特征和功能层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语言的叁个功能层次: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内涵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叁个功能层次设计语言的研究步骤。报刊亭的初始功能是指由报刊亭的各物质构件组织的,因这些部件的物质属性和部件之间的组织结构而实现的实用性的功能。报刊亭初始功能符号系统具有类似天然语言符号系统“双重分节”的特征,可以利用结构语言学理论研究初始功能的报刊亭的生成。论文提出报刊亭由具有相对完整初始功能的语汇单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语汇单位能够通过与其所在的纵聚合群体中其他聚合因子的替换,生成差异化的报刊亭,满足不同的经营者的实际需求的结论。论文还提出了建立报刊亭设计语汇单位库的构想。报刊亭的艺术性审美功能是指审美主体可通过某种可感知的媒介(主要是视觉——某些审美对象可以通过手的摩挲用触觉来辅助)而获得对审美对象的直觉的审美体验。论文主要根据美学构成的一般规律和普遍形式来研究报刊亭的形式美的规律,得出了报刊亭形态、色彩、肌理语义,提出了应该在传统均齐的报刊亭之外尝试设计均衡的报刊亭,鼓励设计交替节奏的模块化的报刊亭,充分利用肌理、面积、色彩对比设计更具视觉表现力的报刊亭。最后根据实例阐明了色彩调式应该避免灰短调,形态调式一般采用形状中调,自然肌理和人工再造肌理应该相互配合,灵活使用。报刊亭象征性内涵功能是基于主体情感的或其他的因素差异,使不同的主体体验到的报刊亭设计形式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有差别的含意。论文根据欣赏报刊亭和观看电影时的体验的类似性,利用电影符号学理论研究报刊亭的内涵功能的阅读,探讨了报刊亭内涵语义阅读的语境影响和语义获取,明确了报刊亭的设计语言应该适合具体的城市语境,其象征内涵不等于有明确象征内涵的各语汇单位意义之和,象征内涵不明确的语汇单位也可对整个报刊亭象征内涵的阅读施加影响,使之表现出超过各语汇单位内涵意义之和的新质。最后,以此为理论基础阐明了具备明确内涵功能的报刊亭的设计语法以及符合城市形象的报刊亭的设计语法。论文在深入研究报刊亭的各功能层次设计语言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论依据的前提下,提出了叁个层次设计语言综合运用可行性和具体方法,并致力于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设计实例的研究,探讨了综合运用叁个层次的设计语言,利用民族特色的建筑符号、色彩符号、装饰符号以及其他视觉符号,设计彰显独特的城市形象报刊亭的方法。综上所述,论文以符号学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分别利用结构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理论,灵活运用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相关原理进行报刊亭设计语言及其应用研究,创新了符号学的应用方法,实现了理论的灵活运用,并为报刊亭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性设计方法。

戴安娜[6]2018年在《盛乐文化视觉符号在盛乐博物馆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盛乐博物馆是展出盛乐文化史的地方特色专题博物馆,但是由于对盛乐文化资料的研究不足,导致盛乐博物馆现在的展陈内容缺乏、盛乐文化视觉符号提炼不鲜明。现有展陈空间设计中大量使用的是北魏云冈石窟的元素与盛乐博物馆内容不符。随着时间推移,盛乐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参观游览的需求,落后和单一的展陈方式也令人感到乏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提炼盛乐文化视觉符号,构建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并应用到盛乐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对盛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深入浅出的阐释,使观众通过展示内容看到盛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据权威考古学家考究发现,历代很多封建王朝都把盛乐古城当中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拓跋鲜卑在盛乐建立北魏政权,有关专家和学者称盛乐为草原第一都。盛乐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以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文化。盛乐文化在宗教信仰、婚丧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政治礼仪等方面进行民族融合,盛乐文化的特色是既有北方游牧文化又有中原农耕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盛乐博物馆设计中,首先是对盛乐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盛乐文化的梳理研究,尝试界定盛乐文化的形态,并应用符号学的方法,提炼盛乐文化的视觉形象,构建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系统,把符号系统应用到盛乐博物馆的设计中。总结盛乐文化发展的要点是千年历史积淀和民族融合,从而提炼设计概念;其次,根据设计概念要求,提取符合设计概念的视觉符号,并在空间中发散,结合功能和空间、动线设计,完成具有盛乐文化特色的盛乐博物馆设计。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是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基于叁种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盛乐文化的溯源,主要内容是对盛乐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界定盛乐文化的形态。第叁部分是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的提炼和符号系统的构建,主要内容是运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盛乐文化进行符号提炼,将散乱的符号根据各朝代和符号原理进行分类组合,构建出属于盛乐文化的符号。第四部分是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将盛乐文化视觉符号进行视觉化转换和分类解析,构建符号系统,概述运用的方法。第五部分是盛乐文化视觉符号在盛乐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应用,用构建的符号系统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相结合,从视觉符号形象、功能设计、空间设计、动线规划、室内装饰、展陈方式等各方面与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结合,设计出具有盛乐文化特色的盛乐博物馆。本文的创新点就是提出“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的视觉符号,通过视觉符号浓缩盛乐文化;通过盛乐古城演变复原来了解盛乐文化;通过历史事件搭配文物展示来传播盛乐文化;解决盛乐文化视觉符号空洞和文化符号不够鲜明的问题,使盛乐博物馆换发新的生机。

穆阳[7]2009年在《视觉符号的应用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觉符号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主要是将某种情绪性、主观性的精神理念与文化特性进行融合,以特殊设计的图形为载体,通过视觉传达这种媒介来表达一种特定的含义,无须借助文字即可传达某种意念的图形符号。视觉符号的出现实质上是某个时代、某种文化的记载和传承,它将人类的精神意志和物质生活方式体现在其中,而往往这种精神意志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某个时代的视觉符号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启示新时代物质生活方式的创造。本篇论文首先从视觉符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入手,对它的特征、功能、发展演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其次是对视觉符号在现代传播中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对视觉符号在图形创意领域中的具体设计、视觉元素的运用以及与格式塔原理相结合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属于侧重点部分;最后,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具体视觉化设计分析,重点是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突破以往用语言符号来传达信息的常规思维,挖掘更具艺术魅力的文化传承方式,利用非语言符号(视觉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融合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元素加以创作设计,形成富有时代性文化特色的视觉符号系统;同时,对视觉符号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希望能够促进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传承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

陈璐璐[8]2007年在《传播学理论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传播学理论应用于室内环境设计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论文通过对室内环境设计中传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通过对传播学和室内环境设计学之间学科交叉的尝试研究,把传播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室内环境设计的领域中,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论文紧紧围绕传播学理论在室内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得出如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一、通过对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分析,并运用建筑理论——“建筑是一种‘类大众媒介’,建筑设计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传播过程”,得出在理想状态下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也可看作是一个传播过程。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来阐述如何运用各种媒介来更好地营造设计主题,传达室内设计师的思想内容。二、通过研究传播的主体即传播者,根据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传播者复合性的特点,分为直接传播者和间接传播者,分析了作为直接传播者的室内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把关行为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为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的相应传播策略。并通过分析间接传播者和直接传播者间的关系,提出在传播者系统中,应该强化室内设计师的地位,强调室内设计师作为直接传播者的作用,使室内环境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多地由室内设计师来把握。叁、通过分析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的传播内容:空间功能的表达、美的表达和意义的表达,论证了作为传播者的室内设计师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是否成功,要依赖于室内设计师和受众之间是否能够共享符号的意义。四、通过对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心理研究,从对受众的需要、注意和理解进行分析,指出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作为传播者的室内设计师和作为受传者的大众,对传播活动的作用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研究受众对室内环境的感受和室内环境对受众的影响是必要的。对受众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对受众的盲从,室内设计师与大众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余继宏[9]2009年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家具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师都感到家具设计理论对于家具作品创作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家具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若没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观作为主导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甚至陷入创作的危机中。因而我们有必要吸收能引发创作的新的设计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思维方式从而指导家具设计实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从符号学理论角度研究家具设计中的形态符号问题,期望探讨符号学设计理论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问题。本论文首先简明、系统地介绍了符号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家具形态具有符号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家具形态符号的构成要素和符号学的分类;并对家具形态符号的语义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家具形态符号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一定分析。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几种典型的家具设计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家具设计实践,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家具设计符号学理论体系。本论文是属于家具设计中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础性研究。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把符号学的设计理论引入家具设计形态研究中来,使建立在感性形式基础上的家具设计活动发展为建立在认知科学基础上科学的符号学的设计活动,使家具设计从审美设计的灵感趋向符号学理论指导下的形式创造的科学性。2、在设计符号学理论与家具形态设计之间建构一座桥梁,即把家具设计的形态要素(形态、色彩、材质)作为家具设计的符号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在符号学理论的指导下,详细分析家具形态符号的特定语义。同时,将家具形态要素从审美形式创造上升为符号学意义上的语义创造,实现了设计符号学理论与家具设计具体实践的结合。3、通过对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把设计中的视觉符号按照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分成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叁个大的类型,并用这种分类方法对家具形态符号进行了一个大的归类分析。4、从符号学构成的角度,把家具形态符号的语义分成了功能性语义、指示性语义、象征性语义、审美性语义、情感性语义和表现性语义,并分析了这六种家具形态语义之间的关系,为我们今后分析家具形态的意义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标准。5、把家具设计过程和传播学的传播过程进行联系对比,提出家具设计过程是个形态符号意义的传播过程。通过类比的分析,把家具设计过程分解为传播学意义上的设计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使设计过程形成一个精确的家具形态符号传播过程。6、在对家具形态符号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新的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设计方法,用这些符号学理论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家具设计过程中功能和意义的问题。如通过关联性的设计方法解决功能性为主的家具设计问题;通过隐喻和文脉主义的方法进行情感性和文化意味表达为主的家具设计问题。

贾佳[10]2013年在《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快餐已经变成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生活工作中,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调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快餐店不只是需要满足用餐的基本功能,更需要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通过装饰设计传达某种文化情感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面向于大众的快餐业的室内装饰设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塑造。趋于模式化、单一化的室内装饰设计长久之后会给人们带来枯燥乏味没有创新的感觉。更有一些小规模的快餐店装饰简陋,没有特色,不具美感。因此如何走出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的“模式化”误区,营造个性化,主题鲜明,并融入文化内涵的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已成为我国快餐店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视觉符号理论引入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中,探索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首先,通过了解符号的概念、视觉符号的特征以及视觉符号的历史演进,分析出视觉符号理论对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次,对视觉符号的分类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和色彩符号在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中视觉符号的设计原则、创意构思方式和设计程序等内容,为后续快餐店室内装饰实例设计奠定基础。最后,运用以上理论对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快餐店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实践,对快餐店室内装饰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法,从而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来完善论文。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D]. 王晖. 吉林大学. 2007

[2]. 建筑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研究[D]. 承恺.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3]. 中国明式家具视觉符号的探索与研究[D]. 欧操. 同济大学. 2008

[4]. 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D]. 孟娴. 昆明理工大学. 2009

[5]. 报刊亭设计语言及其应用研究[D]. 王汉友.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6]. 盛乐文化视觉符号在盛乐博物馆设计应用研究[D]. 戴安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7]. 视觉符号的应用及设计研究[D]. 穆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09

[8]. 传播学理论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 陈璐璐.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9].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D]. 余继宏.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10]. 快餐店室内装饰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研究[D]. 贾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建筑室内装饰的视觉符号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