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效果论文_彭夏萍

(武冈市人民医院供应中心 湖南邵阳 422800)

摘要:小儿输液室是医院设立的一个单独窗口部门,主要以接受小儿为主,因为儿童体质低下所以前来就诊的患儿较多,护士的工作量在不断增加,护士的疲劳感也越来越强烈,会引发护患之间的矛盾发生。本文对小儿输液室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小儿输液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效果,对比20例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满意程度。对护士进行培训,加强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对自己的职责负责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关键词:风险管理;小儿输液;护理

前言:

风险管理是对经济损失的风险及时发现,并且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减少护士与患儿家属产生纠纷甚至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投诉。护理风险管理要排除输液、药物等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与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力,护理风险以成为医疗护理中的基本常识。小儿输液室是医院一个窗口部门,因为其中的病人都是以孩子为主、年龄小、沟通上存在困难、人员也比较多,导致了护理工作增加,护士的疲劳感也越来越强烈,会引发护患之间的矛盾发生。避免隐患与不安全的因素,就要有效回避在输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减少患儿家属与护士之间的冲突,让患儿有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

一、小儿输液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一)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与安全知识淡薄

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交接班,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在输液速度与药液外溢的现象[1]。部分护士去烧谨慎独立的精神,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护士缺少实践经验,在输液中就会引发家属的不满,如果护士的态度不够好,更容易引起纠纷。儿科的工作量相对较大,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有些患儿在等待中发热,医生抢救不及时,矛盾就此产生。

(二)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缺乏沟通技巧

有一些前来就诊的人,会因为一些负面内容对医院存在偏见,对护理人员更加表现为不信任,在治疗的过程中在旁边看守,怀疑护士有违规性的操作,在用药、输液的过程中都会进行猜疑,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障碍。现如今都是独生子女,护理人员对家属解释不够耐心,在告知义务上没有做好,相关的注意事项也没有和家长解释清楚,导致护理纠纷产生。

(三)护士知识不足,环境管理不妥善

医院现如今有很多年轻护士加入,年轻护士对于新药的药性与禁忌知识缺乏,很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患属的非常不满情绪[2]。输液室的部署与流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个患儿进行治疗的时候,都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大人陪同,输液室的地方有限,干扰的因素也越发明显;在高峰期的时候,输液座椅根本就不够使用,无法保证一人一个椅子的条件,更没有满足高层次患者的需求,陪同的患儿家属就要占用一大半座椅,这对护士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护理工作速度与质量不能够提高,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患属不满情绪,就会与护士进行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越来越激烈,导致最后对护士的投诉,护士在情绪上会出现不满,而对自己的工作造成影响。

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及效果

(一)风险意识与法律知识的培训

医院要在一定时期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让护士掌握风险管理目标。了解相关的医疗事故法规,让护士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以及患者所拥有的权力,把护士与病人的权力明确,认真清查工作中存在违规现象,让护士通过学习加强意识。在这样明确职责下,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升,让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护患纠纷也大大减少。

(二)沟通技巧与服务的培训

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方式也要进行培训,把护士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提升,让自己得到患属的信任与尊重[3]。因为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会哭闹,会导致不能一针见血,这个时候要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配合进行输液;护士耐心与家属讲解,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把纠纷降到最低。

(三)制定风险防范预案,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护理风险要与护理操作、处理、配合相结合,即便是一个很简单的临床活动,都要把护理风险管理贯穿到其中。针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一些特性,医院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如《患儿热厥抢救方案等》。在交接班制度与查对制度上,要落实到每一个人员,把各个环节工作抓好;给病人进行输液、登记、治疗的护士等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特别是要对登记处安排的护士人员进行检查[4]。在容易出现错误的时段,要加强人力的投入使用,纺织护士过度疲劳,而导致护患之间的纠纷发生。根据不同高峰期,实质性的安排护士人员班制,早班可以提前半个小时进行开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人员的安排,减少患儿的等待时间,并且把家属急躁的心理减轻防止对护理人员越加不满。

(四)加强输液巡查,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在患儿治疗输液的过程中,护士要对患儿输液的速度、是否输液完成等进行观察。对于易过敏的药物患儿,对出现热厥的患儿进行重点查看,减少患儿家属进行呼叫。把输液室的流程、输液时病人需要知道的内容、小儿颈动脉输液时家长应该配合的工作等,打印出来贴在明显的地方让患者家属进行观看;对小儿留置针的注意事项以及家属需要知道的相关同意书,打印交给患者家属[5]。减少因为告知情况不耐心等等,出现一系列纠纷,阻碍护士治疗工作。

(五)护理知识以及输液护士的培训

现如今很多护士都是年轻一代,有很多在实践上存在经验不足,导致不能以针见血而出现的争吵。提高对小儿头皮颈动脉以及留置针技术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技术较好的护士进行输液,定期对其进行配线,对于年轻的护士进行传带,可以实现不同层级的护士都能不断提高。对于血管难找的患儿,要让年长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从而避免年轻护士的紧张,也可以确保成功进行输液,让患者于护士之间的纠纷减少。

综上所述,我院运用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例患者进行试验,实验前20例中对护理投诉有14例,满意人员6例;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对护理投诉有4例,满意患者为16例。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满意度比较 例(%)

结语:

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身心健康,以往护理工作被医院常常忽略,在进行输液室护理上,因为工作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很容易导致在输液中出现错误情况,引发诸多护患之间的纠纷,甚至还会收到投诉等等。因此医护人员要不断找出小儿输液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并且对风险进行适当解决,把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提升高,规范护理人员的职责、防患护理风险意识不断加强。主动查找出问题隐患并积极做出对策,通过加强小儿输液室的护理风险管理,让医务人员都遵守相关制度,减少小儿输液室护理投诉、护理失误等。

参考文献

[1]杜浩芸.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5,08(21):164+166.

[2]张琼.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A].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2014:1.11

[3]朱勇芬.程序化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12(18):77-79.

[4]张林.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9):104-105.

[5]罗燕,林小玲.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0(13):64-65.

论文作者:彭夏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效果论文_彭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