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欣群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欣群

珠海市交通运输安全事务中心(珠海市路桥管理处)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类型较多,其中渗漏问题较为常见。若发生渗漏,则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因此深度分析防渗漏技术,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从造成渗漏问题的原因入手,采取管控措施,避免其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1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漏点

1.1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出现渗漏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工艺不够规范,比如:穿孔、砌筑阶段没有根据施工标准展开具体操作,出现潜在渗漏点。具体表现在:第一,外墙施工环节砂浆砌筑不符合标准规范;第二,砌砖环节间隙相对较大,施工完成的初期没有及时给予修复,使得漏点的遗留;第三,施工环节外墙表层存在较多孔洞,并没有给予修复,加大了渗漏问题发生机率。

1.2屋面渗漏

一般情况下,屋面渗漏原因包括:第一,施工工艺不够规范,没有及时改进和调整防渗防水工艺,造成建筑工程开裂,处于受力作用下出现渗漏问题;第二,防水材料使用不合理,使得建筑物在初始施工中就存在问题;第三,建筑连接处理不到位,使得连接部位存在较多缝隙,遇水后发生渗漏。水沿着建筑主体结构逐渐深入内部,严重破坏整体结构。

1.3地下室渗漏水部位分析

局部漏水是地下室漏水的主要形式,因地质、功能不同,地下室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也存有一定差异。在地下室总面积中局部漏水所占面积极小,或许仅为其总面积1/10000以下。但此类病害将严重危害地下室使用功能、耐久性,据实践经验可见,底板、底板最深坑位置是渗漏水高发部位,比例为70%左右。其中在底板或底坑角位最为常见,极少部分存于地下室外墙壁中下部。为此,必须根据地下室渗漏水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水措施。

2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2.1设计方案的制定不合理

在工程建筑施工前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房屋实际建设环境进行实际考察,结合实际建设要求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来优化房屋设计,施工人员会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以此,想要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需要设计单位参与到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的合理规划,尽量避免房屋渗透问题发生。综上所述,施工图纸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在设计方案的制定阶段就存在不足或者出现实际施工数值发生偏差等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施工问题的发生,对整个建筑设计过程都造成严重的施工影响,建筑施工的开展必须要对房屋渗漏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将可能出现在施工环节中的渗漏问题,在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避免。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中,必须要严格不按照国家相关建设规定来进行,保证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设计单位要在施工设计前,对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施工所在地可能出现的气候状况,对可能出现的气候问题制定好预防方案,保证施工人员的顺利施工。同时,建筑施工场地是不固定的,所以施工的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设计单位需要全面的考虑可能出现的建设问题,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还要注意施工的细节,保证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

2.2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施工单位大多数都是通过投标的方式来在各个施工的的竞争中取得建筑工程承包权,整个施工流程、资金使用和施工内容都需要参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来进行,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施工项目的管理问题一直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产生房屋渗漏问题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施工单位的工作开展不足导致的,因此,想要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施工企业的选择要格外谨慎,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安排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施工单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与材料供应商勾结,采购假冒伪劣材料和设备,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对一些出现老化现象和建设问题的设备,要及时向上级反馈进行替换,以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

3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3.1外墙防水防渗

从技术角度来说,对于外墙部分的防水防渗,主要采取的方法为增强建筑的强度以及刚度。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施工用的才来,以免墙体由于承重或者其他原因,产生裂缝问题。在浇筑混凝土环节,选择水化热系数相对较低的材料,预防墙体出现沉降伸缩问题。若想避免渗透问题的发生,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设计以及施工的预防,保证施工环境以及条件的适宜性,以免高温作业。

3.2厕浴间防水防渗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厕浴间的防水防渗,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施工作业前,考虑到厕浴间布置的管道较多,为保证施工作业的质量,避免发生渗漏问题,要做好设计质量的把控,以免管道出现积压的情况引发渗漏。对于设置在厕浴间的管道,要做好直径的选择,沿着墙角位置布置。2)在施工作业时,对于管道施工作业,要做好接缝严密性的把控。管道周围要使用水泥砂浆,做好全部填充。对竖向管道与楼板间产生的间隙,使用一样的砂浆材料做好填充处理。3)完成防水防渗作业后,要做好全面的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防水防渗性能。

3.3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地下室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体建设施工的关键问题,必须增强地下室防水和防渗性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与使用安全性。因为地下室存在诸多管道和接缝,如果其周边施工发生质量问题,会直接造成地下室严重地渗漏现象。地下室内比较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集中体现在结构冷接缝、伸缩缝、墙体位置中蜂窝通道。建筑施工阶段必须遵循防渗防水施工的标准,对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关注防渗防水的预防与检查,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为防止地下室的混凝土发生松动,需要及时整理表层杂物,保障表面干净和整洁。完成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后,建设单位应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后期养护与监督工作,精准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将温度控制于25摄氏度范围内,防止由于温差过大造成裂缝、渗漏问题。

3.4房屋顶渗漏施工技术

屋顶渗漏是施工渗透情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最难补救的,屋顶渗漏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的解决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屋内大面积渗漏的情况,想要解决房屋渗透问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防水防渗技术,施工人员要根据当前的渗漏情况,合理的选用防渗材料进行补救,整个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流程来进行。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有着很高要求,在设计阶段要对混凝土浇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压实混凝土,充分发挥出混凝土的碾压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裂缝,出现屋顶渗漏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屋顶铺设时,要注意控制好屋顶的建设强度,尽量避免重物压顶的情况,屋顶防水层要始终保持良好,不会出现破损的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1]彭水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7(7).

[2]李维佳.探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几点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6(8).

[3]任雪萍,李爱萍.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

[4]杨勇文,丁晓敏.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13(Z1).

[5]陈道棉.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5).

论文作者:黄欣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欣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