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空气理化检验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论文_代海峰

探讨空气理化检验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论文_代海峰

海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2300

[摘要] 空气理化检验卫生检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空气理化检验是为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与医学类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实验项目多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对于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空气;理化检验;实践教学

[Abstract] air physics and chemistry examination, hygienic examination, teaching reform, ability training, air physics and chemistry examination are important courses for the hygiene examin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Compared to the courses and medical course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content,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al projects, more and more complex, with strong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a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practice teaching

结合教学实际,精选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我院卫生检验专业教学质量,加速卫生检验人才的培养。

一、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1.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空气理化检验是一门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目的,以分析化学等为技术手段,研究空气污染物采样、理化检验的方法和原理的科学。教学内容多且杂,如果面面俱到地照本宣科,难免枯燥乏味,学生消化吸收也感到困难,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畏缩和厌学的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1)精选教学内容,设立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体系

对涉及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深广度进行调整,遵循应知应会的原则,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如60%的教学内容由教师教授,剩余40%可通过学生授课老师点评、网络课程等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能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潜能的激发都有较大的帮助。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空气理化检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占课本80%的内容均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及仪器的介绍,老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仿真动画,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仪器的工作原理等,这样既能使课堂氛围活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后的温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学内容指向专业理论知识和抽象的专业技能,而工作过程知识没有被考虑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不再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为了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尽快地满足工作需要,理论教学内容在“够用”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时把新的仪器、方法介绍给学生。

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1.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达不到该目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所安排的实验内容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前准备好所有仪器、试剂和样品,将主要内容板书于黑板,带教老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示教,学生按实验指导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课后批改报告。以致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机械式地照葫芦画瓢,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完成实验。学生们被动地进行实验,没有自我发挥机会,很容易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与学校探索的积极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低,动手操作能力弱、缺乏创新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实践,结合自身体会,学生的反映及实验带教老师的反馈,在空气理化检验中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注重实验课的课前预习

由于学生实验课前不注重预习,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只是“照方抓药”,实验效果较差。因此,须制定预习制度,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写出实验预习报告(一般要以流程图概括)并在课上提问,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预实验及组织实验课

在空气理化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实验用物的准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以往学生虽训练了操作,但缺乏对配制溶液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实验的准备工作几乎一无所知。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熟练试剂的配制,熟悉各种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及处理方法,每次实验前,可根据实验需要,采取自愿的原则,轮流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及进行预实验。通过这些,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指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各种实验现象做出准确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逐步得到加强和提高,熟悉科学实验的全过程,逐步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验室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做预实验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讲稿及备课,实验课就由学生讲授和组织,带教老师作一些补充。通过这些,学生能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能力。

(3)现场采样、实验结果分析及方法总结

空气样品的采集是空气理化检验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验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碎石厂采样进行粉尘浓度与分散度的测定、到主要交通路口采样进行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测定、到解剖实验室采集空气中甲醛等。告诉学生不同状态的空气污染物要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采样的同时要记录气象参数(气温、气压等)。学生离开实验室到具体的现场采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正确的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增加学生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增进师生感情。实验后应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操作方法进行总结,进而提高污染物的检测水平、方法的精确度及准确度等。例如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实验中,我校以往几届学生在测定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试剂配制、样品处理、仪器因素等)而导致目标物质检测不出,通过多次预实验后,改进实验具体操作方法后,今年该实验项目测定的效果很好,所得的标准曲线线性佳。具体的做法是测定过程中只使用两个比色皿,一个用于零管的测定,一个用于样品的测定。零管在测定的整个过程中固定使用同一比色皿,样品统一使用同一个比色皿,按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检测,这样能避免比色皿之间的误差,使实验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减少,测定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4)开放实验室,且注重形式多样化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实验室的开放,以提高开放实验室的效果,把学生吸引进实验室,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社会效益。开放的形式可以有课程实验开放、综合实验开放、自选课题实验开放科技实验活动开放、科研实验开放、学位论文实验开放等。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不一,因此,需要在原有机制基础上,健全一系列针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保证开放实验室安全、持续的进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保局等机构进行实地实习。我校每年都定期组织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到当地仪器设备最好的机构进行见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学校没有的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通过见习机构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加了解现在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扩大眼界,对于以后的就业更有信心。

三、结语

卫生检验素有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眼睛”之称。通过检验,可以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测定卫生情况,阐明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制度预防疾病的措施和卫生标准提供基础依据,并可运用检验结果判定检验对象与相对应卫生标准符合的程度,评价已经采取卫生措施的效果。可见,卫生检验承担着人类健康“哨兵”的职责。

通过对空气理化检验理论及实验教学的一些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了各种空气理化检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投身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计秋,于昆,滕文锋.高职空气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7).

[2]田安良.对细菌学检验技能考核方式的探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5(1):116-117.

[3]马雪洁.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学科教育,2012.

[4]段春燕,丁环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空气理化检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64-65.

[5]陈廷,张璟,王文军等.突出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预防医院论坛,2009,15(2).

[6]张志军,费娥.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试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943-945.

[7]赵方方,洪英,刘文吉.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8):188.

[8]杨廷仕.搭建卫生检验人才培养平台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6,5(8):66-68.

邓武(1972-),男,重庆人,汉族,学历:本科,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代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探讨空气理化检验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论文_代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