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宏观调控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宏观调控是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节和控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直接管理和调控不同。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运用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两种因素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宏观调控,用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指导等手段来引导企业,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这是理论和实践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宏观调控,就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通常还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直接管理和调控不同。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直接管理和调控,是以政府对经济活动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这种调控排斥了价值规律,不重视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效力。计划,特别是指令性计划成为调控的主要手段。政府把计划指标直接分割到每一个部门、每个行业以至每个企业。各个经济单位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独立性和自主权。企业生产好与坏、盈与亏,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生产好,他们没有受益,生产不好,他们没有责任。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结果是生产发展缓慢,效益低下。社会主义国家运用这种直接管理和调控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经济计划、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指导为基本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及其结构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这种调控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间接调控遵循价值规律,重视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影响作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决策,全由自己制定、审定和实行。这种调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重视这种调控方式。这些国家大都采用自由经济政策,政府一般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他们都通过立法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应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的投入方向,使企业的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把经济波动降低到最低水平。例如,日本向来就是搞市场经济的,但他们在搞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根据国际竞争的情况,逐步实现了引导性计划,依靠自由市场机制,配合利率、税收等金融和财政手段及行政指导,诱导民间企业按政府的计划目标进行经济活动。由于日本政府注意了宏观方面的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因而使市场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前西德也重视调控。西德政府为实行“总体式”调节,他们采取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50年代实行景气政策,针对经济的不景气和过热现象,采取相应的财政、税收调节措施,保证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第二步是60年代中期实行“总体式”调节,针对经济危机与“滞胀”困境,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后起的亚洲“四小龙”也重视了调控计划,用经济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影响市场的经济活动,获得了成功。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新旧体制两种因素并存,即一方面保留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管理和调控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又采用了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调控的方法和手段,两种方法和手段同时起作用,是一种混合型的调控体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市场的经济手段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在发挥经济杠杆的间接调控的方法和手段的同时,更多地采用直接管理和调控的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直接管理和调控的特征。在计划方面,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维护总收入和总储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在财政方面,加大中央对财政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逐步取消地方财政包干和各行各业的财政包干,对企业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制止以税还贷。同时,紧缩财政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批排队,分别轻重缓急,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对房地产热、开发热采取降温措施。在金融方面,明确并加强了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通过人民银行引导专业银行的金融活动,把握住货币投放和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流通;提高存款率以弥补居民货币财政的损失和防止消费要求的膨胀;提高某些产品税率和压缩财政支出,以降低政府和企业的实际购买力,减弱总需求,确保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实行最高限价,恢复对棉花的统购,粮食采购政府优先,使我国宏观(总量)趋于平衡。

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宏观直接管理和调控,对于平衡供求总量,发展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但这种调控方法和手段会背离价值规律,脱离市场的机制,长期使用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而不利于微观搞活,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逐步实现由宏观直接管理和调控为主,向宏观间接调控为主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宏观调控呢?这是因为宏观调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方式,与计划和市场一样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是不可少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需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尽管我国社会化生产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最高程度,但从总体上来说,毕竟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已经存在密切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生产不再是自然经济那种个体的生产,也不是只为少数人而生产,生产过程和效果都社会化了。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必须使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保持相对平衡。要保持供求总量平衡,这就需要一个社会经济的管理中心,即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总体规划、管理和调控。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信贷政策、经济计划等手段平衡社会供求总量。市场虽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机制调整社会供求总量的不平衡状态,但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办到。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加强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的需要。市场经济有许多优点,它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有效地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部门、地区、企业中去。但它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其主要表现是:1.市场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的主体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商品生产经营者是依据市场价格、供求、竞争规律进行生产经营的,他们的活动受利益的驱动而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哪里供应不足,价格高,赢利多就往那里投入,至于整个社会的生产供求情况就不知道和顾不上了,只有当生产过剩了,物价下跌了,无利可图了,才停止生产。生产经营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2.市场存在“滞后性”。市场的信号比较灵活、及时和准确,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信息往往是事后的,不能预见未来。通过宏观调控,运用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规定经济发展走势,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就可以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缺陷,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宏观调控是调整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多种成份并存的经济,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等。不同经济成份之间存在矛盾,就是国有经济内部也存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的主体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自主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生产经营,从局部利益来看,某些利益主体的生产经营是可行的,但从全局来看,不一定符合全局的、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就需要调控。比如对粮食的生产和收购来说,粮食价格高,农民种粮有钱赚,生产的积极性就高,而一旦粮价下跌,种粮赚不了钱,农民就不想种粮而改为种别的什么东西,或放弃农田而经商去了,从农民个人来说是可以的,但从国家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民都不种粮食就不行了。因此,在“谷贱伤农”的时候,国家就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价格,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生产积极性。实行政府补贴的办法收购粮食,从某些部门来说可能不划算,但从全国来说,不收购就不行了。这就需要调控,通过国家行政手段规定各个地区、部门按计划把粮食收购上来。

(四)加强宏观调控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大规模的重点建设项目,比如公共设施、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高科技的研究和试验等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大规模的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见效比较慢,这是市场的经济主体不愿承担和承担不起来的。为了保证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大规模的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就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如建设长江三峡这样关系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工程,就需要国家制定中长期计划引导,从经济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这一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否则这一宏伟工程就难以建成。

(五)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宏观调控的核心就是平衡社会总量,以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各个经济主体、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如内地与沿海、平原与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发展内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需要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经济计划、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扶持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搞好协调和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创造一个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这不仅早已为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所证明,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所证明。

1993年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宏观调控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4年,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农业虽然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仍然获得较好的收成,农业增加值增长3.5%;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8%;原煤、原油、电力、钢、乙烯、汽车、家用电器、化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由上年的58.6%回落到27.8%,增长过猛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投资结构有所改善。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国内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8%。全年进出口总额2367亿美元,增长20.9%,出口额略大于进口。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16亿美元,增长1.4倍。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良好势头,实际金额达到330多亿美元。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目标之内。金融秩序逐步改善,货币发行得到控制。以上成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也是加强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

我国在经济领域中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的成果是比较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物价涨幅仍然居高不下,这是否能够怀疑和否定宏观调控对物价的功效呢?不能。1993年以来,我国对物价上涨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对物价的猛涨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我国物价可能会涨得更猛。目前,我国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政府工作的缺点。这主要表现为,1994年出台的调价项目和影响价格的改革措施较多,由此推动价格总水平一定程度上升;农业投入不足,耕地面积减少,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放松了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去年又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水旱灾害,某些农副产品供应偏紧,城乡人民生活改善和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又扩大了对农产品的需求;连续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市场和物价管理有所放松,法制不健全,市场不规范,中间环节多;流通秩序混乱,乱涨价、乱收费现象比较普遍。以上是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原因。宏观调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要抑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需要做多方面的长期的工作,不能设想通过一两天的宏观调控就能解决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物价上涨问题,而且基于价值规律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过程,旧的不平衡解决了,新的不平衡又可能产生,又需要宏观调控来解决,不能因为一个时期的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就怀疑、动摇和否定宏观调控。

在1995年的经济工作中,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仍处于探索阶段,搞宏观调控的经验不多,宏观经济管理还是有点分散。金融、财政、计划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地区、有些经济部门不能贯彻执行中央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行其是。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金融、财政、计划等权威机构,必须同心协力,提出一致的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维护这些方针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实做到政令畅通。领导机关要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解决宏观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作用,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的重要作用。因为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财政预算和税收,着重调节社会供求和经济结构。目前,我国处于总量超额需求、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应当在财政收支上采取紧缩政策,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入,以减少货币供给,从而抑制过热的总需求,使之适应社会总供给。金融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有效的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的供应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1993年到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投资增长呈螺旋式上升,与货币供应量过多,金融市场出现种种混乱现象,乱拆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有密切关系。国家只要抓住银行这个关键,控制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通过银行来调控的金融政策,就会起到刹车的作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就可能实现。当然,宏观调控的基本对象是市场,调控手段不能仅限于经济方面,法制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形式,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

(三)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必须有物质基础,特别是农业这个基础。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80%是农民的大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还是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全面发展,没有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的充足供应,物价就平抑不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物价不稳定常常是与农产品供应不足有关的。大力发展农业,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本文于1995年1月20日收到。

标签:;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