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勇 陈小明 湖北省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435400
摘 要: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关键要从心理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做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数学 核心素养 小初数学衔接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基于此,结合本人中学、小学的双重从教身份,个人认为,关键要做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做好小初数学衔接工作的原因分析
常听一些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说“初中数学怎么这么难啊”之类的话,并且原本在小学时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也减少了几分,对于数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的概念扩展,涉及的范围增多,数学学习内容由单一线性向立体多维转变
相比较而言,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学生一般习惯跟着老师走,缺乏自己独立的归纳、总结及改错;而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归纳与综合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要求的不同,很容易让学生们难于适应,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另外,小学数学的认知范畴相对较小,其内容主要包含各种基本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常见图形的认识及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简单的代数知识等。而初中数学则增加了较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代数知识,数也扩展到有理数、实数,此外还有简单的一、二次函数等。随着数学知识量的加大,难度逐步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2.数学学习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转变
小学生的学习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注重“数形结合”;到了中学则更多的与“字母”打交道,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就开始加强了。如中学数学中的《有理数及其运算》和《字母表示数》,在引入负数、数轴和字母后,分类研究的思想就随之而来,很多时候答案不再唯一,这与小学的学习存在明显区别。如果学生们不能及时地领悟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在初中时仍抱着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那么必然很难融入初中课程的学习中。
3.数学模型的建构与应用越来越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通过建模,学生能体会到从实际情境中发展数学,获得再创造数学的绝好机会。学生升入初中后,知识点越来越多,所学知识越来越抽象,知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并且在思维的急转弯处与相关知识牵起红线,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4.对数理的分析与讨论越来越多
在初中起始阶段,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不理想。究其主要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学科数理分析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对于初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依葫芦画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数理思维把握数形关系、寻求数形规律、体验数形乐趣,导致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总而言之,小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有较大变化,如何衔接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认为,应该着眼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做好小初数学衔接工作的实施策略
1.培养兴趣,加快心理衔接
中学生刚开学时,对一切感到新奇有趣,活泼好动。很多学生还会把小学那一套思想移植到初中来,有的认为自己在小学时并没有怎么用功学习,考试之前加加工也能考高分,因此认为读初中也不过如此,开始时不够积极,以至于后来跟不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发起点,呵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首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找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结合点。在生动自然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尝试和探索,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让学生享受到付出后的获得感,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理解和内化的效果。比如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可以创设情境,尽量再现数学家当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引导学生们去探索、认知并理解,一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新知学习的认同感。
另外,数学课堂教学的导语也需要教师匠心独运,力争一上课就把学生深深吸引住,起到激趣启思的作用。比如: 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通过找“朋友”来进行运算,有的找互为相反数的“朋友”,有的找可以凑整的“朋友”,有的找是同号的“朋友”,有的找同分母的“朋友”……大家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运算的完成,既增加了兴趣,也开拓了思维,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以旧启新,衔接好教材内容
相比而言,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如平面几何的证明、用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等,如不及时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水平进行查缺补漏,很可能会跟不上初中学习的要求。所以,教师们既要熟悉中学的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了解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可以从复习小学内容入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提前孕伏渗透引入,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从而加快新知内化的建构过程。如在讲代数式时,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进而给出代数式的定义和书写要求。
3.因材施教,衔接好教学方法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或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为主,进入中学后需要进一步丰富形象思维,并且开始向经验型抽象思维过渡。要想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就需要教师注意在教学方法上有较好的衔接。
首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例如,在中学代数与几何的教学中,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充分借助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等方式,做好新知理解的过渡与衔接,从而为发展理论型抽象思维做准备、打基础。整个过程中,既不能过难、过急,也不可过易、过慢,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强度和适当的难度,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
其次还应加强学生的数学化学习,重视转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实践”产生数学化的需要,并根据现实经验形成数学概念和构造数学模型,避免盲目记忆规则所产生的错误,使所学知识具有相应的生活价值和现实意义。如小学中分数的四则运算、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等,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4.重视学法指导,衔接好学习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勤学好问、专心听讲、勤作笔记、及时复习、独立作业、仔细检验等就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适时引导下有效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2)重视基本方法指导。数学模型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模仿与归纳、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都是数学建模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如小组合作、问题讨论、自学指导、类比推理、假设尝试、动手操作等一系列学习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在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学阶段,教师要通过对教材教法和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思想方法、学习习惯的研究,抓好小学与初中的数学教学衔接点,促使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海波 浅淡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数理化学习》,2013,12,01。
[2]崔建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改革.《中小学电教(下)》,2012,01,20。
[3]张英俊 让数学建模成为数学课堂的支点.《山东教育》,2014,01,25。
[4]桑秋叶 闫海峰 浅议新课标下如何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才智》,2012,03,30。
[5]郝云峰 夯实数学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数理化(教与学))》,2011,09,20。
[6]罗少成 于江波 例谈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建模.《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3,10。
[7]王卫娟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思考.《数理化学习》,2011,03,10。
[8]刘兴梅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教学情境设计的几点感受.《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2,05。
[9]时敏 构建情趣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江苏教育研究》,2011,03,15。
论文作者:文小勇 陈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初中论文; 小学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