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杨艳

杨艳

(株洲市第二医院老年科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前,在QOL、SDS评分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QOL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高,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身心状态、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优质护理;生存质量

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由于冠脉狭窄、痉挛所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活与健康[1]。为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我们对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病人行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病病人,均与欧洲心脏病协会2000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60例病人;研究组中,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岁数在60~76岁之间,平均(62.5±6.3)岁;病程在2-7年之间,平均病程(5.1±1.3)年;对照组中,34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岁数龄在61~77岁之间,平均(63.5±6.1)岁,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5.5±1.6)年;将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无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输液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包括a在科室内指定具体的优质护理规划,护士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病情变化,依据病人需求的不同及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好优质护理的规划;b态度亲切、和蔼,操作规范:护士在工作中,要以端正、认真的态度、专业的护理知识及规范的护理操作,获得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尊重,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处理,根据优质护理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干预,同时注意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知识,并灵活应用;c心理护理,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多存在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等操作时,要留意病人心理的变化,以柔和的语气,与病人进行沟通,同时要解决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帮助其缓解住院期间的焦虑、紧张的情绪,使其快速的适应病人的角色,配合医师的治疗。d生活护理,病房布置力求舒适、温馨、色调柔和,各种用具干净卫生,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实时记录病人的疾病治疗过程和一些生活习惯,指导病人舒适的卧床体位,在饮食上,须严格遵循科学饮食指导戒烟戒酒,食用高蛋白、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指导病人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e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干预,老年病人记性较差,护理人员应将不同药物的用药剂量、服药时间等标记清楚,使病人明白,防止用药错误,还应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告诉家属规范服药的重要性,以及不规律服药的危害;f康复护理,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针对性的嘱咐病人可进行慢走、太极拳等运动,把握好锻炼的强度,以病人不感到为合适,病人心率需控制在100bpm以内,嘱咐病人保证良好的睡眠。

1.3 评价指标 用药依从性分为:按时服药、定时复查、适当运动、饮食调节等4项,每项总分4分,做不到为1分、偶尔做到为2分、基本做到为3分、完全做到为4分,分数越高表明用药依从性越高;使用QOL(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即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x±s)

3 讨论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绞痛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健康水平。老年病人认知功能减退,易遗忘且缺乏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正确认识,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病人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可能出现漏服、间断服用等情况,用药依从性降低,影响病人的远期效果,从而使其生存质量下降[2-3]。

优质护理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人性化服务模式,能够指导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4],通过生活、心理、康复指导、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干预等护理干预手段,使患者获得正确的生活作息观念、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还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前,在QOL、SDS评分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QOL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高,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表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身心状态、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帆,黄求进.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1):1296-1298,1299.

[2] 郑淑梅,杨秀兰,吕烨辉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7-300.

[3] 黄延锦,陈嘉,曾颖等.衡阳市社区冠心病高危人群护理干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10):1061-1066.

[4] 蔡雪芳.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12-13.

[5] 马春凤.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6-37.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