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运行的维护工作应当是电力部门的核心工作。在实践中发现,我国的电力部门在变电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对电力的稳定供应造成了威胁。分析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维护管理现存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系统;运行维护
引言:
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做好变电运行的维护工作,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将复杂的运行状况转化为平稳运行的优质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正视变电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探寻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构建起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故障类型
1.1变电操作的失误
现阶段变电系统大多采用机械化技术进行生产,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仍然不可避免,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电力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而引起电力系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1.2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故障
就目前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而言,并没有完全做到无人管理。这就使得变电运行系统会因为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发故障,这也是现阶段变电运行常见故障之一。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的现存问题
2.1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要想做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的相关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在复杂的问题前不陷入“手忙脚乱”的消极状况。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电力单位的维护人员对于变电运行维护的认知不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大大影响了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如果安全意识薄弱,那么端正的安全处理态度也就无从谈起,这就会使得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出现“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情形,甚至对于部分明显的问题“视而不见”,使得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流于形式。这一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在于部分电力单位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于变电运行维护职责的清晰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迷茫、推诿的情况,不能明确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并不是一个独立、“割裂”的个体部门,而需要集合电力维护单位各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集中合力,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度的缺失增强了维护人员与调度人员之间的交流壁垒,其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会进行系统的沟通,这就为维护工作带来的人为困难。除此之外,电力部门在引入新工作人员时,往往过于关注其操作能力,而忽略了系统的安全意识培养,使得其在操作过程中缺失安全观念的引导,从而陷入操作误区;同时,电力单位内部关于安全观念的宣传力度仍然欠缺,部分单位管理者将宣传工作视作“无用功”,使得安全宣传不能落实到位。
2.2监控工作力度不够
在进行变电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加强监控工作是保障维护工作符合规定程序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深入发展,电力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多数电力部门均引入了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完成对设备运行、维护操作的监控,为监控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信息化的监控设备还需要依托于合格的监管人才,其应当为监控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而服务,而不应当成为监控工作的全部。部分工作人员在有了监控设备之后就产生了“有恃无恐”的情绪,认为所有状况和操作均可以在监控中“一一对应”,而在工作中产生了分神、粗心的状况,这就背离了引入信息化监控设备的目标,也使得监控工作的力度较低。
2.3违规操作问题
违规操作问题是影响变电运行工作的人为因素,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且这些操作问题往往又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工作人员不注重操作规范的学习,将其在工作中掌握的经验作为操作的“第一标准”,这固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难免会产生主观臆断、人为疏忽的状况;同时,变电运行维护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那么很难应对新状况,不仅不能及时完成维护任务,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3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应用的对策
3.1健全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制度
一套健全的变电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得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为复杂的维护工作提供清晰的引导。要健全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力度,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
3.1.1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防范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防范机制中应当明确各类设备的安全状态与维护工作的要点,同时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重点标注,为工作人员有的放矢、进行重点排查、减少多发线段安全隐患打下基础。要明确设备维护的周期与工作要点,并给定明确的安全标准,从而落实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也能保证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能采取配套的有效措施。
3.1.2强化对外力因素的控制
电力系统的运行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且受到的外力因素较为多样,这也为变电运行维护工作造成了难度。外力因素的一个特征就是其不确定性,如果任由其发展,以“发现问题再处理”的原则做工作,就会滋生安全隐患,并使得安全隐患发展成为影响电力供应的“定时炸弹”。在实践中,要利用好智能化的自动监测系统,发挥信息化水平优势,实现对变电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督,做到“零死角,全覆盖”,即使问题较为隐蔽,也能在问题发生时即使确定相应的位置,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
3.2加强维护人员队伍建设
专业的维护人员是执行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进程的推进和工作效果的取得。因此,必须将维护人员队伍建设作为电力部门内部建设的重点内容,切实强化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定期开展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的主体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基本认知,并通过针对性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从而引导工作人员主动将安全意识与专业规范贯彻到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去。当前,电力技术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相应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也要求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必须正视新问题,改善旧的工作方法,技术层面、操作层面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新时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实际需求。电力部门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操作比武等多样化的形式,考察维护人员的业务素养,并为其主动沟通、吸取经验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专业人员不断“充电”,成长为新时期专业化的变电运行维护人才队伍。
3.3提高操作的规范化水平
只有保障操作的规范性,才能使得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能满足规定要求、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操作出现失误,轻则耽误工作进度,重则引发不可挽回的安全损失。在实践中,针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常见操作,工作人员要严格参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具体执行,监控人员也应当密切关注维护工作的动态,针对于操作不当、人为疏忽的状况,要及时予以提醒,切实提高操作的规范化水平。
结语:
电力部门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也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性部门。为了维护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提高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实效。深入剖析当前工作中的现存问题,从多角度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云.浅析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10):166.
[2]吴松峰,郭方,杨晓彦.探究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03.
[3]赵燕兰.关于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36):69-70.
[4]孟春鹏,刘伯双.变电运行技术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242.
[5]林保生.探究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01):134-135.
论文作者:马士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工作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操作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