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芦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01
【摘 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 5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与血脂控制有效率。结果:因实验组采取了整体护理措施,使得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血糖与血脂控制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糖尿病;有效性评价
前言: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当前,仍未发现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血糖控制好的病人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糖尿病在控制期间重点在于自身血糖方面,但患者住院期间可能由于心理、用药等方面影响降低治疗依从性,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知,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有重要作用。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整体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背景介绍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是因为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的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的代谢紊乱[1]。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它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1.2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2.4±5.7)岁,平均血糖含量为(14.85±5.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为(8.79±2.51)%;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5.17±6.2)岁,平均血糖含量为(15.64±7.43)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为(8.99±2.58)%。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糖尿病评估、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方面:因为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漫长的病程、严格的饮食控制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功能异常等均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在治疗期间不仅要对患者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认真向病人讲解糖尿病的疾病特点、治疗方法与病情发展等内容,使其对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从而缓解或消除其不良心理。还可以定期开展糖尿病友交流等活动,使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鼓励,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与信心[2]。在饮食护理方面: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糖尿病病人要合理搭配饮食,禁吃油炸类食品,少吃高胆固醇类的食物,严格限制甜食,多吃富含纤维素但糖含量低的水果;低盐饮食,每天摄食量不超过6克,戒烟酒。在运动指导方面:可教患者通过太极、慢跑等轻微运动帮助体内血液循环,消耗多余脂肪,可对其糖耐量产生提升效果,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所帮助。运动指导应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主。
2.结果
我院会在病人同意前提下每月对病人进行一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对两组病人治疗 60d 后的效果。(血糖监测:空腹血糖都小于 7.0 mmol/L 为有效)。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治疗护理60d后,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率方面:实验组的15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15例,9例有效,有效率为60%。血脂控制效率方面:实验组的15例中,13例有效,有效率为87%,对照组的15例,10例有效,有效率为67%。
3.讨论
3.1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糖尿病临床治疗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只能缓解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应积极地面对疾病,用良好的心态对抗疾病,但病人需终身进行药物治疗。这也为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与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在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用药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但有医生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还有有效的护理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但是当前严重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此外其也是导致糖尿病致死率与致残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护士要从用药、心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对病人进行指导与护理,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使病人早日康复。
3.2如何做好整体护理
在医院里,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生活习惯、相关制度、饮食条件等难免会感到陌生、不适应,加上患者得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理,大多数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或者苦闷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情操,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为己任,做好晨间护理,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使患者整洁、舒适,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并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必要时做好记录,为诊断、治疗、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3]。做好清洁卫生,包括为患者淋浴、皮肤护理、协助大小便及其他个人卫生。“生命在于运动”,患者在医院静养的同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正所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适当运动可使 经络通畅,营卫调和,增强抗御病邪能力。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通过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让患者逐渐纠正治疗期间不良行为,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杰.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70-1.
[2] 李秋云.整体护理观念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39+42.
[3] 赵艳环.整体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49+55.
论文作者:陆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病人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