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治心思想对共产党人精神建构启示论文

阳明治心思想对共产党人精神建构启示论文

阳明治心思想对共产党人精神建构启示

王廷国

导言:王阳明哲学是在明代中叶土地兼并、贪污腐败、朱学失衡、士风不端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去欲存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治心实践,意在追问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王阳明在不断学习、讲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心即理、亲民、立圣人之志、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系列治心思想,对于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建构有着深刻的启示。

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政,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南京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人抗力上疏,但事与愿违,戴、薄等被冠以“忤旨”之罪,锒铛入狱。王阳明见此,上疏力救戴、薄等人。于是,触怒刘瑾,谪贬至贵州龙场。在龙场期间,时时自省,端居默思,终于一宵醒悟,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而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系列治心思想。

一、阳明治心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现实背景

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值封建社会日渐式微、资本主义初露端倪。这一时期,官僚阶级贪婪成性、巧取豪夺,竞相兼并土地,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史载:“明时,草场颇多,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若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1]1886仅弘治二年,“畿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二,共地三万三千余顷。”[1]1887当时负责管庄的官校每次召集群小,“占地土,敛财物,汙妇女。稍与分辨,辄被诬奏。”[1]1887他们不顾农民死活,疯狂兼并土地,大肆敛财、奸污妇女,动辄诬陷农民。至此,官僚与贫民阶级差距逐渐拉大,致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失地的贫民生活无以为继,纷纷走向抗争之路。仅洪武十九年至成化年间,散居在广西桂平大藤峡地区的瑶、壮等族,多次起义反抗,斗争持续二百多年;在正德年间,以谢志山、蓝天凤为首的“义军”在江西南安府集聚横水、桶冈、左溪等地的农民,爆发大规模起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官僚阶层贪婪豪夺、大肆兼并,导致官逼民反、民心尽失的史实在有明一代不胜枚举。所谓“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2]。官僚阶层巧取豪夺、兼并土地,人民流离失所、无法生存的现实背景,导致了统治者民心尽失,民风也不再单纯,这直接动摇了明王朝执政的民生根基。

(二)政治背景

明初,吏治还算清廉,到明中叶,贪污成风、腐败盛行。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横跋扈,各地官员惧怕刘瑾,故凡进京城办事,都要贿赂他,有时贿赂竞达二万两。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准时送达,这些官员就在京城向富豪借贷,待到复任之后,便取官银加倍偿还,这种借贷被称为“京债”[3]。而这些官员依附刘瑾之后,无不驴蒙虎皮,借“京债”之名卖官鬻爵、渔色乡民。

刘瑾擅权期间,刘宇巴结刘瑾,仅两年时间,升至“左都御史”。[1]7837-7838弘治三年,张彩因投靠刘瑾,成为刘瑾心腹,一年内官职由郎署提拔到吏部尚书。官员畏惧张彩,见张彩犹见瑾。张彩性喜美色,曾闻知府刘介其妾貌美,便对刘介说:“子何以报我?”介惶恐,称“一身之外,皆公物”。张彩便派人入其内,牵其妾,舆载而去。[1]7841可见,当时贪污腐败、渔色纳贿的政治背景,导致朝野上下沆瀣一气、政风混乱,严重侵蚀了明王朝执政的政治根基。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新生事物,它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也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如此特性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需要创新,课程创新应该是其中尤显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课程是教学方式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对学校来说,课程创新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因此,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将课程创新的研究放在显要位置。

(三)理论背景

明朝的官方意识形态乃程朱理学,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朱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当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功利之风,士人只想博取高位,以冀获取贪欲之便,他们把做官看作是赚钱的行业,把贪污、受贿看作是常态。针对当时士风,王廷相痛心疾首,曾一针见血指出“今日士风、臣节,而知灾异之所由来矣。大率廉靖之节仅见,贪污之风大行。一得任事之权,即为营私之计。贿赂大开,私门货积。但通关节,罔不如意:湿薪可以点火,白昼可以通神”[4]4682-4683。他认为当时之士风,“一登仕宦之途,即存侥幸之念,谄谀贿赂无所不为”。[4]4683-4684

王阳明看到当时士人文过饰非、争名逐利,也义愤填膺,称当时之士人是“欢谑跳踉”“骋奇斗巧”,认为当时“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昡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如知其家业之所归”[5]49,这些士人,俨然失去了精神家园。显然,这是由于朱学失衡而导致的士风低劣、圣学不明、人心阻隔,它严重动摇了明王朝执政的思想根基。

(2)在斜开式安全岛上通过划分区域分离东西流向的过街行人流,在此处设置行人二次过街警示牌、交通标志等,并且定期整理在安全岛附近中央分隔带两旁的植被,减少对调头车辆的视线影响。

王阳明痛心当时朱学失衡、圣学不明,心忧当时士风低劣、人心陷溺,心怀家国、心系人民,从而立下宏愿,扛起“补天”旗帜,力挽狂澜,力戒朱学之弊,重新构建其心学理论,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以此正人心、息邪说、明圣贤之学。

二、阳明治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综观阳明心学,既有对物欲横行的现实反思,又有历尽艰难的生命体验。它绝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式说教,而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一种实践过程、一种方法论,告诉人们如何通过做事来提升人的修养,通过做事去除私欲、揭致良知,达到自律、治心实践。

(一)去欲存理,探求格致之旨

所谓良知,即不依赖外界的环境和教育,是自然而然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它不是人心之外的外化呈现,而是主体之内的本有存在。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大抵有三层意涵。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然而,如何去欲存理,探求格物致知之旨?王阳明认为,心是身之主宰,应该是统治肉体的五官,而不是被血肉之躯牵着鼻子走。若一善念发而知之,便要去扩充它,存养它;一恶念发而知之,便要去遏止它,去除它。因为,“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5]19在心、知、意、物的关系上,心是起决定作用的,心是一身之主宰,而心的虚灵明觉处就是人的良知;良知感应而动就是意(即念头),而意之所用便是物(即事和物)。在心-知-意-物这个链条中,显然心是统摄一切的,而知是意的前提和导向,意最终要落实到物上,即有什么样的念头,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心要端正,要主宰我们的知和行,做任何事情合乎天理,唯有这样,才能探求圣贤之学,达至格物致知之旨。

由此可见,在一段成熟的感情中,恋人们应该做到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对任何信息的隐瞒和逃避都有可能造成误解并导致爱情的失败。另外,对于已经犯了的错误,人们不应该用更多的谎言去遮掩,而是要勇敢的承认和面对。雷与戴安娜的感情正是因为一个个叠加的谎言而走向失败。相反,汤米反思了自己的过失后,勇敢地告诉吉娜和丹尼他的经历并获得了他们的理解,三人的关系因此而得到修复。

首先要戒慎恐惧。人要心存敬畏,即使是别人看不见、听不到,亦要戒慎恐惧、不敢轻忽。当然,不睹不闻、无思无为,并不是像庄子那样形如槁木死灰、无动于衷,而是所见所闻俱要有一“理”在,对外在的名利诱惑要不闻不睹、不思不虑、端正己心,将睹闻思虑功夫用于道德实践,这样才能获得治心之乐。其次要静中体悟。“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5]56遵循天理则心定不动,纵欲则即使是没有付诸实践,只是存在于一念之中,也是心绪纷乱、无法宁静。所以要把心定在天理上,从静中体悟出天理来,做到无事时虚静内守,有事时物来顺应。再次要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5]14省察克治的治心功夫,犹如猫之捕鼠,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只要有一念萌动,即要克去,并且要克得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窝藏、放他出路,这样才是真实用功,才能扫除廓清,达到治心效果。

(二)知行合一,恢复本体自觉

既然良知具有普遍性、本体性、内在性,就不需要在大街上去找寻善恶是非准则,这就要求人应该“致良知”,通过揭致良知,体认天理,追问治心实践,提升道德修养,达至光明境界。不难看出其治心实践大体有三种路径选择。体认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5]63良知,就像天理一样,存在于人之本体中,需要随处体认。第二,揭致良知。所谓“揭致”者,就把道德的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之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使阻碍良知的私欲全部去除,使良知得以充塞流行,毫无滞碍。“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5]6世人不可能没有一丁点私意阻隔,所以必须狠下致知、格物功夫,以此克服私意、恢复天理。第三,依良知而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5]43王阳明认为,圣人与愚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圣人能依良知而践履实践,而愚人则没有依良知而践履实践。依良知而行,才是天下之达道。

然而,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破除私欲阻隔,恢复本体自觉。王阳明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5]3。这种没有私欲阻隔的“知”才是真正的“知”,而“行”也才是真正的“行”,一旦知了便是行了,一旦行了便是知了,用不着更不必分两截去践履。如果世间真有“不行之知”存在,那也是未知之“知”,并非真知之“知”,失却知行本体很难达至治心目的。

在他看来,真正的知,必须是真切笃实地付诸于实践,这种“知”即是“行”;真正的行,亦必须是明觉精察地体悟和范导,这种“行”即是“知”。那种知行分作两截者,先做“知”的功夫,再做“行”的功夫,根本谈不上“真切笃实”与“明觉精察”,更别说“自为”与“自觉”的本体功夫,这一点王阳明是坚决制止的。

(三)揭致良知,达至光明境界

王阳明始终不忘救治人心之痼疾,试图以去欲存理,贪求格物致知之旨,以冀改变当时“理学不明”“士习日偷”之陋习。在他看来,破除人欲所蔽,提升治心境界,乃人生伟业。正所谓“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5]144。然而,要破除心中之“贼”,提升道德自律,成就“圣贤”人格,以达至治心效果,一个实践路径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其一,内在良知:良知在人,不假外求。良知存在于人心之中,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能泯灭。弟子于中认为:“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何尝失了!”[5]80其二,本体良知:是非之心,是谓良知。良知作为人人皆具的内在道德评判与道德评介,对心外之理自然具有指导、监督、评介、评判作用。良知是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辨别好坏、善恶、正邪,若果知晓良知的诀窍,任随多少邪思枉念,任随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只需揭致,自会消融,诚如佛家所说的心印相似,犹如灵丹一粒,知此便可点铁成金。其三,普遍良知:良知即圣,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有,即使是婴儿,出生时虽无知,但随着对父母的认识,聪明日开。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5]69

王阳明在贬谪龙场期间创立“知行合一”学说,以此纠正知先行后、知行分离的局面。在他看来,“知”与“行”不是纯粹思辨的抽象理念,而是切切实实的身心之学、治心之学。无论是尽心、知性、知天的圣人分内之事的气魄担当,存心、养性、事天的贤人超越体验的涵养省察,抑或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学者生死智慧的当下自觉,都必须将“知行合一”作为一个本体,自觉地践行与体悟,从而达至“知”与“行”融通合一的治心实践。

三、王阳明治心思想对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建构的启示

对不同设计水平下的组合进行模拟试验,以均值7.66为临界值,获得大于临界值的方案49个,各变量取值的频率分布见表7。

(一)把握“心即理”的治心理念,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7]共产党人要把“心学”修好,保持原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和活力,就得要准确把握“心即理”,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5]29共产党人要修好其“心学”,达到治心效果,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学做圣贤”乃是王阳明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理应要向王阳明那样,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凡事遵循“良知”之旨,始终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忘心之所系,不忘理之所在。

(二)树立“圣人之志”的治心精神,忠实履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5]144人正因为有“习性”存在,彩容易受到环境的浸染而变质,所以必须去除内心杂念,立圣人之志。

两个研究团队之一是一个以德国及智利科学家为主体的国际合作小组,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莱茵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领衔。他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迄今为止能够证明这个黑暗实体就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有力证据,而且这个无底洞的质量是414万个太阳质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6]治党先治心,要理解心之所系,知晓理之所在,唯有抓住共产党人的“心”这个“牛鼻子”,重塑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

(三)牢记“知行合一”的治心实践,切实倡导“务实力行”

所谓“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要人躬行,“人若不去躬行,即讲究的道理十分明白,终是馋口空咽,望程遥度,学者辨之”[8]。王阳明认为,世间有两种人,一种人“懵懵懂懂”,整天恣意而行,全然不去省察克制,而只是一味地胡作非为;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整天只知道思索,浑然不顾切身实践,只是一味地捕风捉影。很明显,这两种人都没有真正理解“知行合一”之旨,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务实力行”精神。

“革命理想大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能够由弱变强,能够从一次次的挫折与困难之中不断走向胜利,靠的就是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就要像王阳明那样立圣人之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摆脱“四种危险”,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会搞事情’的老字号CEO”,这是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星在新浪微博上的个人描述。老字号管理者隐含在网络化的表达背后,是百年老字号不断求新求变的“极客”式生存。“老字号之所以能成为‘常青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求新、求变基因。”吴大星表示,五芳斋正在推进“轻、快、互联网化”变革,未来将会变得更年轻、更好玩,更有气质。

当前,有些共产党员言行不一、有令不行、有令不禁;有些共产党员,台上高喊反腐倡廉,台下却大搞腐败。这些人往往将心与理分裂为二,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治心实践,其实就是缺乏王阳明所倡导的“务实力行”的精神。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应该在苦干实干中淬炼党性,在担当奋进中增强力行精神,切实增强决策力、执行力,做到静中体悟,事上磨炼,不断去除私心杂念,真正做一个“务实力行”的实干家。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9]

(四)恪守“政在亲民”的治心主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问题一直是王阳明关注的问题。他在讲学期间,针对《大学》里提及的“在亲民”还是“在新民”问题上,肯定“亲民”的重要。在他看来,治国理政之道,在于亲民,在于明明德,而“明明德”与“亲民”,正如“知”与“行”一样,是合一的,脱离了“亲民”的治政实践去践行“明明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亲民、明德、治政,三者融为一体,治政的最终目的就是亲民,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新时代共产党人不仅要在“心”内求“理”,去除内心私欲遮蔽,以此明德扬善,而且还要从“理”中求“民”,要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统一[10]。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牢记人民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互联网大数据的法律治理研究——以大数据的财产属性为中心……………………………………………………………杨永凯(2):61

(五)秉承“致良知”的治心准则,始终坚持“为政以德”

所谓“良知”,就是至诚至善的道德主体,这个道德主体先验地存在于人之心灵世界,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的治心本原。由于人心有良知本体,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有恻隐之心,所以,人们要依良知行事。若是是,就还他一个是,若是非,就还他一个非,做到不欺骗、不虚妄、不贰行。

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秉承“致良知”治心要求,始终坚持“为政以德”,用“良知”去丈量自己的治政实践,以“致良知”为治心准则,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坚守道德底线,让不良之知,在阳光下遁隐、逃离。

总之,新时代共产党人要领悟王阳明治心精神,按照党章要求,牢固树立务实力行、知行合一、为政以德、治党亲民的治心实践,不断去欲存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1],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280.

[3]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651.

[4]明实录:明世宗实录[M].影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

[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6.

[7]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8]王守仁,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203.

[9]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8-12-19(01).

[10]虞崇胜.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统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01):32-38.

[11]范香保.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陆王心学、黔中王学)

责任编辑:李保林

标签:;  ;  ;  ;  ;  ;  ;  ;  ;  

阳明治心思想对共产党人精神建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