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11-03
1.ICU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1.1 疾病
ICU患者睡眠质量与疾病本身存在密切关联。受疾病影响,ICU患者躯体会表现出不适状态,例如疼痛、持续发热、呼吸受阻、尿痛等均会让患者躯体出现不舒适,上述症状均会影响患者睡眠状态,使其出现睡眠障碍[1]。
1.2 疼痛
从客观角度来看,疼痛是一种应激性心理反应,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若疼痛症状较为严重,会影响患者呼吸状态,并改变患者循环功能[4]。而ICU患者多采用气管切开、留置导管、持续动脉血压监测等有创性治疗,会让患者感到痛苦不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情况。另外,部分ICU患者认为,护理人员的碰触也会导致疼痛,这就会加剧其想象疼痛与恐惧,进而引发思想负担,影响自身睡眠。
1.3 躯体活动
相关实验指出,对卧床36小时的受试人员进行动脉观察,发现80%的人会出现白天瞌睡的情况,50%的患者会出现快动眼睡眠。让健康受试人员躺在ICU中,大部分患者的睡眠会出现紊乱,提示有机体躯体活动下降,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受疾病因素限制,患者会被限制于床上,再加上呼吸机的使用,其活动范围将大大受限,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存在拔管风险会应用约束器具,使得患者出现较强的束缚感,使得患者极为难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5]。
1.4 药物
ICU患者经常使用的鸦片类、抗抑郁精神病类、二氮卓类等药物,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药物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问题较为普遍。很多ICU患者需要给予镇静药物治疗,包括控制疼痛、心率、血压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带来一定副作用,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睡眠周期。例如,阿片受体拮抗剂、苯二氮卓类以及肾上腺素等会造成慢波睡眠减少。这些药物所引起的睡眠变化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还有一些升压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正常情况下并不会透过血脑屏障,但与异丙酚共用,其渗透性将大幅度提升并进入脑组织当中,会让SWS和REM睡眠时间下降。部分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会提升睡眠终端频率。β-阻滞剂与胺碘酮等用于治疗房颤,可能会造成噩梦或失眠。所以在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干扰睡眠药物的使用频率[6]。
1.5 心理社会因素
绝大多数ICU患者对ICU环境并不了解,且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并表现出自尊感下降、无助、烦恼等,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弃治疗的念头。上述负面情绪及不良想法会逐步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影响其睡眠质量,使其生活质量持续降低[7]。
其次,隔离与经济因素。ICU患者的隔离治疗,使其会产生孤独心理,进而内心惶恐不安,影响睡眠。另外,ICU高额的医疗费用也会导致患者思想压力过大,进而影响睡眠。
1.6 环境因素
首先,ICU病室环境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例如,温度不适宜、床垫不舒适、枕头不舒适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疲劳,进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另外,ICU病房一般需要保持一定的照明,这就会导致部分患者因灯光照射问题出现睡眠障碍。ICU病房灯光强度会对患者机体褪黑激素产生影响,从而干扰患者睡眠,影响其生物节律,使其无法正常入睡[6]。
其次,噪声污染。噪声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噪音超过60db时就会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使患者躁动不安,也会让患者出现压力感、肌肉紧张、心率加快等反应,导致患者入睡困难。一些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警报仪器,并且会受到其他患者警报仪器声音干扰。这些警报声虽然有利于监控患者病情,但也会给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对其正常入睡产生干扰,并造成睡眠障碍[6]。
2.ICU睡眠质量干预对策
2.1 控制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躯体不适以及疼痛感也是造成ICU患者睡眠质量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因素与患者基础治疗存在着密切关联。对于一些影响睡眠,造成睡眠紊乱的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例如,术后疼痛可给予药物控制或心理疗法;原本进行的慢性病治疗,如COPD慢性咳嗽治疗应当继续保持[9]。
2.2 缓解患者疼痛感
除了切口及伤后引起的疼痛外,管道置入、抽血检查、频繁护理操作、有创监测等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疼痛[10]。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患者疼痛评估,通过按摩疼痛部位、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护理人员在进行采血、注射、吸痰等操作时,必须动作娴熟、操作动作轻柔,提高侵入性操作水平,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在每项操作前,均应向患者介绍、说明,从而缓解患者的对抗、紧张等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疼痛反应,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充分掌握疼痛原因并消除,给予超前镇痛。若患者存在大面积外伤,在其换药期间需提前静脉注射镇痛药,降低其换药时的疼痛感。提早实施手术疼痛治疗,进行充分镇痛[10]。
2.3 合理用药
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睡眠问题,必须加强原发疾病的治疗。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不良反应,全面了解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在服用影响睡眠的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并给医生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在满足疾病治疗需求的同时提高舒适度。若患者必须服用催眠药物,那么,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该类药物的作用,动态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等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预防药物成瘾。还有部分睡眠障碍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可按照医嘱适当给予其安眠药物。用药前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安眠药物特性以及对睡眠所造成的影响。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安眠药物使用前要对其睡眠情况及药物效用进行评价,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若其他促进睡眠方法无效时才能使用安眠药物,且用药时间愈短愈好[11]。
2.4 加强患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指导
在优质护理服务当中,舒适护理是很重要内容之一,它具备了个性化、创造性特征,是整体护理的有效延伸。通过实施舒适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理、生理层面上的不适,并满足其实际社会需求,让其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有利于其恢复。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所以要强化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主动与之交流,在充分掌握其病情的同时,也能够把握其心理状态,并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同时,责任护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协助其快速熟悉并了解环境,定时巡查,主动询问患者要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进一步提升其睡眠质量[12]。此外,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克服不良情绪,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影响并感染患者,并在生活起居方面给予患者帮助,让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其对疾病及治疗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督促其够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以正确的姿态来面对疾病,并实现自我心理调节,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需注意,气管插管会导致患者暂时性语言交流困难,护理人员只能通过患者手势、面部表情来洞察患者需求。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注意保持良好的口型与面部表情,并尽量使用选择性提问,以方便患者选择。如果仍然出现沟通理解困难的情况,可通过沟通卡片、写字板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切实洞察并满足患者需求。
2.5 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确保患者保持正常睡眠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ICU病房温湿度、光线以及声音等进行调节控制,以降低外部环境对视、听觉的不良刺激。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轻松、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合理调控温度与湿度,一般温度在18~22℃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即可;定时通风,预防感染,禁止喧哗,降低病房噪音,预防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干扰;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使用柔和壁灯,保持床单整洁,睡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掌握不同仪器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向患者详细讲解仪器应用的重要性及安全注意事项,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凌晨、午夜是危险性事件的高发时间段,必须加强病房巡视,动态关注患者情况。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充分维护、尊重患者,降低患者暴露的时间与次数,在为患者进行大小便护理、擦洗、导尿等特殊检查时,应及时用床帘遮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隐私环境,预防患者因身体暴露而出现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在技术操作、走路、谈话时应动作轻柔,尽可能降低呼吸机、心电监护等仪器报警声等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若仪器警报响起,必须迅速反应,避免紧张气氛,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
2.6 辅助用具的使用
相关研究表明,给予患者耳塞及眼罩的时间段内,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使用眼罩及耳塞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且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反应,可在不改变ICU布局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控制ICU噪音[13]。
2.7 其他
在患者病情及治疗不受影响的情况,可适当增加ICU娱乐方式,如播放音乐、喜剧、戏剧等,以转移患者注意力,营造出更为轻松、舒适的氛围[14]。
3.结语
综上所述,ICU病室患者病情危重且疾病进展速度快,加之病痛、并发症的折磨,患者很容易因害怕自己无法痊愈而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
ICU患者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其康复和预后。ICU治疗时间、性格、周围噪音、病房光线、体位不适、经济状况等均是与患者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15]。相关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噪音、光线的控制,眼罩耳塞的佩戴,但由于ICU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以及各医院ICU环境布局设置的差异,这些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可操作性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肖敏智,李云,李丽嫦,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2,33(12):1812-1813.
[2]刘素霞,冯俊艳,解晓彦,等.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A):161.
[3]李雪梅,侯颖,王丽,等.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学杂志,2014,33(5):1004.
[4]沙永生,孔轻轻,何浩,等.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疼痛影响的研究[J].天津护理,2014,22(3):200.
[5]周意,笃铭丽,孙菊芳,等.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感受与护士感知的差异分析[J].中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669.
[6]周瑜利,谢国红.ICU病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J].当代护士,2011,(7):135-136.
[7]刘林.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士学杂志,2013,32(2):354
[8]邵文乐,黄夏薇,黄丽华,等.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7,16(5):425.
[9]刘兆林,胡雪.机械通气对ICU患者睡眠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140.
[10]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95.
[11]张丽华,陈肖玉,吴银珠.手术后ICU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194.
[12]吴燕妮,吴新海.舒适护理改善ICU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177.
[13]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夜间使用眼罩耳塞对ICU患者瞻望及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5):465.
[14]杨慧,郭爱敏.ICU患者睡眠障碍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568.
[15]郝静.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中医护理干预策略[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208.
论文作者:徐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睡眠论文; 药物论文; 因素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疼痛论文; 障碍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