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供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优化,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发挥出供配电系统性能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低压供配电为研究中心,从低压电气设备安全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做好低压供配电以及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电气系统;供配电;设备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低压电气供配电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包含电源、发电、变电、配电、照明等设备,各个设备共同出力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分工与合作,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作中,确保供配电稳定安全运行是发挥电力系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低压电气设备安全设置
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照明设备及发电设备等不同类型设备是构成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四大要素,各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不同,设置原则也不一样,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合理的设置,是减少设备运行故障、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前提基础。在设置环节中,我们应着重注意如下四大方面:
1.1环境安全设置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电气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到设备安全防护性能,进而对运行状况造成影响,必须对此有足够重视。典型的影响因素有湿度、粉尘、腐蚀等;震动、异物进入也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重视的现象。在低压开关和配电箱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周围环境良好,在设备安置完成后做好表面的清洁工作,将设备周围杂物及进线口处等清理干净,尽可能地杜绝如上所述的各种因素对设备运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2室外低压设备安全设置
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室内设置设备主要为总配电屏,与之相对应的室外设备为分配电箱,基于电力分级配电的原则,室外分配电箱承担着分配电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室分配电箱的安全设置,以保证其自身配电的分配合理、有效,才能为室电屏装置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进而实现配电系统分级配电的稳定运行。
1.3线路安装安全设置
出于提高线路运行安全性考虑,同一配电箱内的照明设备和其他设备应该相互独立,即设置互不干扰的双线路,尽量避免出现共用一条线路的情况。在电源位置设计上,通常要求照明设备在上侧位置、低压动力开关在下侧位置,这一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电气故障出现后照明系统受到影响难以正常工作、给检修等活动造成困难的问题。
1.4总配电箱安全设置
通常低压电源附近应设置总配电箱,其位置应选择在电力相对集中的地方,简言之也就是低压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要注意每台设备的开关箱和用电设备以及配电箱之间的距离设置,工作中前两者的距离以3m内为宜,而后两者中独立开关箱和配电箱的距离以30m内为宜。
2安全防护措施
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引起重视并且做到位,重点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2.1设备线路防护
在对设备周边环境做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设备线路防护,切忌线路周围有杂物堆放,若发现必须及时清理,同时尽量避免在高低电压的线路下方开展项目活动。在工作中常见烧线、混线和碰线等情况,无疑会严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做好线路的定期巡查工作,开展巡查工作重点要注意做好线路老化情况检查、线路接头情况检查、导线松弛度检查等,确保设备线路处于良好安全防护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架空线路边线位置的安全距离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要注意这一问题。基于安全性的考量,架具结构的边线位置和架空线路的边缘位置要留有一定距离,工作中可根据实际的低压供配电的应用情况结合相邻的架空线路电压等级的差异进行具体设定调整。若相邻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低于1kV,在该安全距离的设定以4-6m为宜;若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在1kV和10kV之间,则安全距离应≥6m。
2.3加强对低压供配电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及各人员责任,以确保人员和各项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坚实的人力和制度基础。其次,从工作层面加强管理,相关人员要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定期开展供配电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做好老化线路、设备和电表等的维护更换等,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故障进一步发展扩大影响范围。预防性试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备的运行状况,实践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通过积极有效的试验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并结合所得结果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以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安全管理措施
一是做好设备方面的安全管理,二是做好人员方面的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3.1设备安全管理
低压供配电系统包含设备较多,不同类型设备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系统中各设备的安全管理,以确保各设备长期安全。
(1)电容器的安全管理。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无功补偿作用,系统运行中偶尔发生电压过高导致电容器过载问题,最终引发电容器内部元器件过热或击穿,造成电容器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电容器的安全管理。做好日常外观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漏油、开裂、鼓肚、接线头损坏等,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2)做好电压值检查,稳定的额定电流是确保电容器能长期高效的安全运行的基础,而系统运行中供电负荷发生变化时会造成电压一定程度的波动,进而对电容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电容器烧毁。因此,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电压值检查工作,若发现电流超过电容器额定值的1.3倍左右必须立即停止电容器的使用,检查电流过大原因并做好相关处理工作,以降低该情况对电容器带来的不良影响。
(3)要做好变压器的安全管理。变压器是低压供配电系统重要的基础设备,日常检查应以每个工作日3次以上为宜,重点检查其运行时是否存在异响振动、进出线路接线方式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母线和电缆有无异常现象、各焊接部位是否松动或过热等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4)应定期做好除尘工作,每3个月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变压器电压、电流及其它指标长期处于正常状态,确保各相温控值正常。
3.2人员的安全管理
运维人员作为设备操作人员,其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也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应确保运维人员切实熟悉各自负责的系统,同时,应强化培训,从理论及技术两层面提高维运人员的工作素质,以过硬的综合素质维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撑。
总之,从当前实践看,我国低压供配电系统在设计、技术及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依然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研究,积极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不断提高低压供配电安全可靠性,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稳定电力。
参考文献:
[1] 仲玉霞. 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研究[J]. 科技尚品, 2016(1).
[2] 柏雅俊. 低压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环球市场, 2016(26):193-193.
[3] 张素红, 曹华威. 关于低压电气安装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几点思考[J]. 环球市场, 2016(3):228-228.
[4] 殷超. 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J]. 信息化建设, 2016(5).
论文作者:王方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设备论文; 低压论文; 线路论文; 电容器论文; 供配电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