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龙, 王淼, 华声瑜, 张鹏, 朱彦[1]2016年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血小板不仅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子,而且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对炎症和血管新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的相关功能具有显着的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特点是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基础。本文从止血/血栓形成、抗炎/抑炎、促进/抑制血管新生几个方面来综述最近几年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揭示双向调节作用这一中药独特功能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其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
朴商均[2]2003年在《论中药的双向调节》文中研究说明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近代中医药研究中出现的新术语。它是指某些中药具有性质相反的性能、功效、主治,可用以调节性质相反的两种病理状态,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药治病的特色和优势。 虽然古代并无“双向调节”之称,但古今医家对此多有阐述,历代医药典籍中均蕴含有双向调节的涵义。迄至现代,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尤为临床和实验所重视。从总的方面来说,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发挥,取决于药物和机体两个方面的因素。中药所含的拮抗性成分是其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机体机能状态的不同以及体质类型的差异,可以对作用相反的两种成分的反应性不同,由此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同时中药炮制、剂量、配伍等因素可直接影响到中药有效成分的质和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发挥。 本文通过大量古今文献的梳理,拟对中药双向调节的涵义、历史沿革、理论依据、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深入研究中药双向调节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周青[3]2013年在《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是一种具有多种成分的集合体,单味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复方中药更是如此。文中所指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实际上是指一种过程,在使用某一味中药时,这种中药可以让身体从亢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换,同样也可以让身体从低潮状态转向正常状态,因为身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最后使得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对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刻剖析,从其剂量、炮制方法、用药部位等多个方面,解释了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蒋亚生, 咸春城[4]1997年在《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药成分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剂量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炮制与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状态与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晓双, 白黎明[5]2006年在《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从中药成分、中药剂量、中药炮制、中药配伍、机体状态5个方面探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中用药提供依据。
张瑜, 李康清[6]2003年在《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里 ,反映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 ,同时也反映在复方或单味药的药理实验中。中药产生药理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中药的多成分性 ;②药物剂量 ;③中药的炮制与制剂 ;④药物配伍 ;⑤机体的机能状态 ;⑥适应原样作用。
郝二伟[7]2011年在《平性药双向适用药性本质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建立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模拟人体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的病理状态,观察平性药对以上大鼠模型中医表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信号通路和活性物质等方面的作用特点,求证“平性药具有双向适用,条件显性药性特征”的理论假说,并初步探讨其内在机理。方法:1.采用注射角叉菜胶和干酵母的方法建立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采用全身冷冻法建立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2.选取10味平性药(蒲黄、肿节风、苏木、合欢皮、王不留行、桃仁、血竭、川牛膝、银杏叶、叁棱)、5味温热性药(红花、桂枝、叁七、川芎、当归)、5味寒凉性药(丹参、赤芍、益母草、大黄、丹皮),观察以上药物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两种血瘀证大鼠中医表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比分析平性药、寒凉性药和温热性药的作用特点,总结平性药的共性特征。3.利用Weka分析软件,采取贝叶斯网络数据挖掘方法对上述药效学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总结平性药的药性特征。4.选取作用特征明显的3味平性药(蒲黄、王不留行、桃仁)、1味温热性药(川芎)、1味寒凉性药(丹参),观察上述药对寒、热两种血瘀证大鼠cAMP-PKA信号通路、NO-NOS系统、Ca2+- CaM系统的影响,探讨平性药双向适用的内在机理。结果:1.采用注射角叉菜胶和干酵母的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以及采用全身冷冻的方法建立的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具有中医表征明显、稳定性好、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中药药性的评价。2.平性药双向适用药性特征的药效学研究2.1平性药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中医表征的影响:①瘀热互结证:平性药组和寒凉性药组的大鼠平均体温低于模型组,而温热性药组的平均体温高于模型组,提示所选平性药在降低瘀热互结证大鼠体温方面,有类似寒凉性药的作用特征;7味平性药能够明显缩短大鼠尾部瘀血的长度(p<0.01或p<0.05),温热性药有增加尾部瘀血长度的趋势,寒凉性药对尾部瘀血长度无明显作用;在改善大鼠舌质颜色R、G、B值方面,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平性药与寒凉性药作用特征类似。②寒凝血瘀证:方差分析提示在改善大鼠舌质颜色R、G、B值方面平性药与温热性药作用特征类似。2.2平性药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微循环的影响:①瘀热互结证:8味平性药能够明显升高血液流速(p<0.01或p<0.05)或有升高趋势;5味寒凉性药均能明显升高血液流速(p<0.01或p<0.05);5味温热性药对流速和流态均没有明显改善作用和趋势。直观分析表明平均流速由高到低分别是平性药组、寒凉性药组、温热性药组。聚类分析显示大部分平性药和寒凉性药聚为一类,大部分温热性药聚为一类,提示在改善瘀热互结证大鼠微循环方面,平性药与寒凉性中药有类似的作用效果。②寒凝血瘀证:7味平性药能明显升高血液流速(p<0.01或p<0.05),5味寒凉性药中仅丹参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液流速(p<0.01);4味温热性药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液流速(p<0.05)或有升高的趋势;直观分析显示平均流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温热性药、平性药、寒凉性药,提示在改善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微循环方面,平性药有类似温热性药的作用特征。2.3平性药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①瘀热互结证:10味平性药均能够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1或p<0.05)或有一定的降低趋势,寒凉性药中丹参、益母草、大黄能够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1或p<0.05),温热性药中红花、叁七、川芎能够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5)或有一定的降低趋势;直观分析显示在降低全血黏度方面,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平性药、寒凉性药、温热性药,提示在此模型中,平性药表现出类似寒凉性药甚至超过寒凉性药的作用特征。②寒凝血瘀证:8味平性药均能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1或p<0.05)或有一定的降低趋势;寒凉性药中丹参能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5);全部温热性药均能够显着降低全血黏度(p<0.01或p<0.05)。直观分析发现在降低全血黏度方面,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温热性药、平性药、寒凉性药,提示在此模型中,平性药表现出类似温热性药的作用特征。3.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在瘀热互结证中,叁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分类的AUC值由大到小分别是:平性药、寒凉性药、温热性药;在寒凝血瘀证中,叁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分类的AUC由大到小分别是:温热性药、平性药、寒凉性药。4.平性药双向适用内在机理的研究4.1平性药中蒲黄、桃仁能够降低瘀热互结证大鼠血浆cAMP浓度(p<0.01),抑制PKA蛋白表达(p<0.05);升高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cAMP浓度(p<0.01),增强PKA蛋白表达(p<0.01);对cAMP-PKA信号通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4.2平性药王不留行、桃仁仅能显着升高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NOS活力(p<0.01或p<0.05),对瘀热互结证大鼠NO-NOS系统没有明显影响。4.3平性药中王不留行组、桃仁对瘀热互结证模型Ca2+浓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或p<0.05),对寒凝血瘀证CaM浓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或p<0.05)。结论:1.在瘀热互结证条件下,所选平性药能表现出寒凉偏性,具有类似寒凉性药的作用特征;在寒凝血瘀证条件下,所选平性药能表现出温热偏性,具有与温热性药相似的作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所选平性药具有“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2.所选平性药对cAMP-PKA信号通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双向适用的作用机理之一。
张树生[8]1994年在《论中药的双向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药的升降、寒热、阴阳、补泻、利涩、燥润、活血敛血、散收等8个方面,论述了中药的双向作用。并认为其具有双向作用的原因,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配伍、炮制以及中药的浓度和服法不同有关。因而提出有关中药的双向作用是目前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这一理论得以阐明,必将对中医药治疗原理,甚至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郭世宁, 刘宗柱, 张克家[9]1999年在《论中药双向调节》文中研究表明在中药和方剂的配伍中存在着许多组合奥妙,双向调节作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也是中药和方剂有别于西药的一个重要特点。众所周知,很多西药发挥作用往往只靠一种成分,而中药发挥其作用多是几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作用于机体受体或酶的不同,就使中药表
宋超[10]2010年在《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探析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结合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实验,从同一味药物不同的剂量变化、炮制方法、入药部位等方面阐述了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形式及表现。结果在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下,医师临证时可以根据具体病症的不同,根据上述诸因素灵活用药,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结论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对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探讨[J]. 王志龙, 王淼, 华声瑜, 张鹏, 朱彦. 中国现代中药. 2016
[2].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D]. 朴商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3].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J]. 周青.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4].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蒋亚生, 咸春城. 时珍国药研究. 1997
[5].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J]. 张晓双, 白黎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6
[6]. 论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机理[J]. 张瑜, 李康清.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7]. 平性药双向适用药性本质特征的研究[D]. 郝二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8]. 论中药的双向作用[J]. 张树生.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 论中药双向调节[J]. 郭世宁, 刘宗柱, 张克家. 中兽医学杂志. 1999
[10].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探析[J]. 宋超. 首都医药.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