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农民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 —6897(2000)01—0034—03

农户经营行为,是指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资源结构条件下,农户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选定经营方向、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理事会提出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根据这一定义可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它要求农户合理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不造成环境退化的条件下,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使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有二三亿农户,他们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他们的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研究农户的经营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广大农户的经营行为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存在双重效应,农户的经营行为也就具有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并存的特点。理性的农户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致的。但非理性的农户行为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悖,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户的理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1.市场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农户已知道听市场风声,看市场行情,自找信息、自主策划、自主生产经营,以市场来调节自己的经营行为。并一改过去“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观念,开始四海求发展。

2.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绝大多数农户逐渐懂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3.趋利行为日趋浓烈。绝大多数农户已懂得在生产过程中计成本、讲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热情极大提高。

4.对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热情日益提高。许多农户逐渐认识到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绿色革命”、“白色革命”、“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种子工程”、“庭院经济”等农业科技遍及祖国大地;化肥、农药、地膜、优良种籽普遍采用;请农技人员、购农技书刊、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业余文化学习已成为许多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少地方出现了科技热。

市场经济在强化农户理性行为的同时,又引发了农户非理性行为。农户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1.经营目标求稳、随意。在利益动机驱使下,绝大多数农户都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难以做到根据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安排生产,往往是求稳,以风险最小作为经营目标。这就难免使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收入低微。同时,在项目选择上,不是根据本地本户的具体条件,而是看到别村邻户某个项目获利大,就选择某个项目。这种随意性行为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往往大量重复生产,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2.投资行为乏力。农业是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投入产出周期长的产业,农民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普遍偏低。以1994年为例,我国投入农业的全部资金为1 340亿元,而农户投入的资金仅占11 %左右,无力兴建,甚至无力维修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3.经济方式多样化。即一户多营,既经营农业,又经营其它产业。农户兼业的动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农户各方面能力均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农户向非农产业倾斜,必然引起人力(且是高素质人才)、物力、财力从农业产业转移出去,使本来就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分散投入,必然减弱农业生产能力。

4.经营行为短期化。在利益动机驱使下,许多农户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对自然资源及生物资源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的掠夺式经营行为普遍存在,致使农业资源日趋恶化,农业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条件日渐萎缩,极大地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市场行为趋同。农户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户经营行为受市场影响很大。但这个主体在我国现阶段还是只破壳不久的“幼雏”,羽翼未丰。加之我国现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使得农户获得的市场信息往往滞后,这就难免使农户市场行为趋同。哪种商品市场价格高,许多农户都经营该品种,从而带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常常引起供求失衡,“买难”、“卖难”不可避免。

6.科技行为被动、科技视角狭小。在农业科技应用上,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是积极、主动地接受和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是被动的。有的要乡镇干部和科技人员再三动员,甚至硬性规定、下达任务指标,强制实施。同时,绝大多数农户科技能力和科技视角狭小,几乎无农业科研能力。在科技行为上只局限在化肥、农药、种籽和地膜等的应用上,无力、也不愿向更高层次科技攀登。有的农户不仅不重视本人农业知识技术的学习,甚至不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宁肯让孩子辍学在家劳动。

非理性的农户行为,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予以校正调整。校正农户非理性的经营行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农户经营素质。农户经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户经营行为理性与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户经营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提高农户经营素质,就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 (1)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中学、成人中学、乡村文化技校、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基地等),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2)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技术、信息、 经验交流,如定期聚会、举办讲座等。(3)通过各种院校, 加强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四有”农民。总之,要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提高农民的经营素质。

2.增加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在资金方面,充分发挥国家、村社集体、农户等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彻底扭转农业资金严重短缺状况。在科技方面,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农户主动追求并掌握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增加科技投入。

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农业领域市场发育程度。(1)从内容、 功能、空间和时间上完善农业市场结构。在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已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建设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区域性和全国性市场等,解决“卖难”问题,使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2 )大力发展农村交通、通讯事业,改变农村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畅、交易成本高的现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3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市场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尽快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市场管理人才。

4.认真落实农村各项基本政策,确保农户利益。在稳定和完善现行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以下三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1)认真抓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 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从政策上、制度上排除农户经营行为短期化。(2 )进一步落实好减轻农户负担的政策。既严格控制合同内5%的负担, 也要严禁增加合同外的负担,坚决禁止乱收费的现象。以便让农户在收入增长的前提下,有一定的积累资金用以扩大再生产,进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 (3)进一步落实好粮棉收购政策,确保农户利益。同时,进一步控制基本生产资料(如农机、地膜、化肥、农药等)的价格,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或对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补贴。积极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总之,要提高农户收入,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有利可图,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5.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户稳健地走向市场。实践证明,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联结生产和市场的桥梁,是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成社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农户走向市场的有效渠道。(1 )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部门的产前、产中硬件服务。(2)加速软件建设,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加速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保证信息的质和量。(3 )在各乡(镇)村建立咨询点,开展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从而将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6.加强农户的政治思想教育。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宣传,使农民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引导农户行为规范、措施合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收稿日期:1999—07—22

标签:;  ;  ;  ;  ;  ;  ;  

农民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