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邵珑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妇幼保健院妇科 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将其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例数,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与并发症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妊娠8例,对照组1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采用超声检查并行使腹腔镜下子宫病灶清除术与清宫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适宜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应用分析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由于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后所留下的子宫瘢痕位置所造成的[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患有切口妊娠症状的产妇也逐渐增多。本次实验以介入治疗作为参照,对腹腔镜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于2013年4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

对照组年龄在21岁到41岁之间,平均(32.34±4.65)岁,其中剖宫史在1到2次之间,妊娠史在2到4次之间。截止实验时间为止,距剖宫手术最短者11个月,最长者4年。

实验组年龄在20岁到42岁之间,平均(36.92±5.32)岁,其中剖宫史在1到3次之间,妊娠史在2到5次之间。截止实验时间为止,距剖宫手术最短者1年,最长者4年。

实验符合伦理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观察患者宫腔形态,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形态进行检查,关注子宫前壁的CSP病灶,镜下确定妊娠物的大小。注射缩宫素10U与垂体后叶素6U后,进行扩宫,并用刮匙在B超监控下进行轻柔清宫。

经B超提示子宫切口妊娠部位肌层厚度少于3mm,使用病灶清除术。选择患者脐下3cm处左方3cm,置械进行手术穿刺。将患者膀胱进行下推,并对包块周围组织进行分离,对子宫切口妊娠部位肌层厚度少于3mm者当中的子宫创口破裂患者,使用钳刮术刮出,随后对子宫瘢痕创口进行缝合。

经B超提示子宫切口妊娠部位肌层厚度大于3mm,对其使用清宫术。探查子宫绒毛组织与阴道血流的活动性。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血HGG进行复查,并给予其抗生素与缩宫素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全麻,体位选择高膀胱截石位,对手术区域皮肤以及患者阴道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置镜穿刺位置选择患者脐轮上缘。于左下腹,做5mmTroca,共2个,于右下腹做5mmTroca1个。在12-14mmHg的腹内压下,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将膀胱与子宫下段的粘连分离。将膀胱下推,并注射6U垂体后叶素,将瘢痕用单极电钩切开,将病灶取出。修剪瘢痕后将子宫肌层缝合。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HG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病灶缩小时间与术后妊娠例数;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3]。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若P<0.05,则说明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实验组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并发症4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月经复潮时间、病灶缩小时间以及HGG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见表2。两组疗效在上述各项方面的对比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确定[2],可能的原因是孕卵的运行过快,使得子宫内膜间质蜕膜因剖宫产的影响而导致缺乏。或者受精卵在瘢痕处位置着床,从而损伤底蜕膜[3]。该疾病没有特殊性临床表现,因此对其诊断治疗较为困难。通常只能够根据患者的停经史、剖宫产史以及血HGG等对症状进行判断,而诊断中较为可靠的方式就是超声诊断法。

剖宫产切口妊娠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所以一旦诊断确认,就需要及时入院治疗。由于女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部位,血运丰富,周围组织较薄,因此在开腹手术中,出现大出血的可能性极大。严重者会造成患者子宫切除。并且,在术前无法对患者病灶的血运状况进行直接评估[4]。

腹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切口小,创伤轻微,且术后的康复速度快,术中探查不会伤及病变部位。能彻底清除胚胎物残留,防止病情出现迁延,使瘢痕部位腔隙减小,降低了复发率,促使妊娠恢复正常。对两侧的子宫动脉进行电凝,改善病灶位置周围血供情况。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

实验组患者通过超声对切口妊娠部分肌层厚度进行探查,对于瘢痕妊娠病灶在2mm以下者,建议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其中肌层厚度在3mm以下的,由于其胚胎活性大,所以对其展开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与修补术。其中肌层厚度在3mm以上的患者,则行使宫腔镜下的清宫术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有8例患者术后再孕,优于对照组再孕者仅1例。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治疗中,使用超声检查结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与清宫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无严重并发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前要对患者症状明确诊断,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清宫术或者人工流产,从而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生育功能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闵晓凤.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0(27):53-54.

[2]刘玉敏,朱秀玲,李金英,等.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3):342-343.

[3]刘晓芳,李秋明,戴常平.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398-399.

[4]孙广范,林霞,尚雪,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5(3):62-65..

论文作者:邵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邵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