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_范海军

电力企业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_范海军

摘 要: 如何紧紧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加快信息、通信资源重组整合,构建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和运维体系”的总体要求,按照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无缝衔接、安全运行、深化提升”的原则,构建信通业务新模式,承担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信息通信重要支撑任务,推进信通工作集约精益管理,实现“人员最精化、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的目标,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关键词:探索 信息 通信体系

1引言

为加快构建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和运维体系,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坚持信息应用以通信为平台,通信管理以信息为支撑,安全第一,一体化融合发展。公司扎实开展信息通信资源整合工作,以推动信息通信专业深度融合为重点,以单个专业为基础,相互融合为手段,并驾齐驱,提高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水平,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可靠运行。实现信息通信运维与检修工作科学有序联动,实现信息通信专业间及专业内部的协同配合、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应用集成、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2目标

分三个阶段,一是启动阶段:完成了信息通信机构的有机融合,信息、通信专业已按照新模式平稳运转。二是融合创新阶段:通过尝试信息通信系统联合检修、信息通信联合反事故演习等措施,为两个专业的有效融合开拓了良好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化发展阶段:通过“信息应用以通信为平台,通信管理以信息为支撑”的崭新运行模式,加强县级信息通信网络管理,从坚固信息通信系统支撑保障角度出发,通过专业间交叉培训、联合技能竞赛、相互参与现场实训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措施,促进市县两个层面及信息、通信两个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配合默契、检修高效、技术融合、相互提升的运行水平。

3设计理念

以推进信息通信业务“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目标,以更好服务于公司安全生产、电网发展为宗旨,实现信息通信的技术支撑保障工作。依照“先立后破、积极稳妥”原则,以单个专业为基础,相互融合为手段,并驾齐驱。

4主要内容

4.1调整组织架构,适应信息通信融合需求

长期以来,信息专业与通信专业一直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业务范围、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模式。两个专业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为二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供了潜力和空间。但是信息通信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或单纯的人员流动,更不是专业间的吞噬,而是循序渐进的实现信息通信集约化管理和精益化管控的生态性过程,我们要以专业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服务,推动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和发展。

4.2完成工程项目的统一管控

鉴于原有的信息、通信项目在工作思路、管理流程上的不一致,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管控,公司提出了在建设信通项目时实行“管理链条最短化,现场管控规范化”理念。通过建立信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的统一管理,现场施工的统一管控,并以项目分类、数量、资金情况、进度等多维度进行项目管理融合,通过最短化的管理链条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

4.3信息通信实现一体化运维

其基本思路是引进调运管理体系,加大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以业务应用为导向,加速信息通信无缝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体化运维主要从统一的运维值班调度、统一的运行维护巡检、统一的缺陷处理和统一的安全管控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4.3.1统一的运维值班调度。通过建立“领导带班、专责值班、班员配合”三层值班组织模式,实现信通专业无缝融合。在这种模式下,运维值班的统筹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3.2统一的运行维护巡检。信息通信两个专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学习借鉴信息专业机房巡视利用机房监控系统远程进行巡视的技术手段,采用信息集成技术,对信通机房动力环境、安防监控、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对信通调度日常工作日志、故障受理实现过程化、可视化管理,实现对跨信通专业、跨信息系统的监控与管理。

4.3.3统一的故障缺陷管理。依托信息综合管理(IMS)系统、通信综合管理(TMS)系统,规范信息、通信专业缺陷管理,为公司统一集中协调解决信息通信设备问题、集采设备选型等工作提供依据。

4.3.4统一的信息通信安全管控。公司为提高全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公司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通过“两承诺”、“十不准”、“七字诀”、“一单”、“一标准”、“上岗证”、“网络准入”等八项活动,普及全员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增强信息安全责任意识。

4.4信息通信客服管理融合

在信息通信融合的过程中,对信通通信组织架构进行了扁平化处理。信息通信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负责公司的信息、通信职能管理与运维管理,负责组织安排检修管理、缺陷及网络优化管理等工作,在信息通信日常运行工作中,行使应急管理、紧急故障下的协调指挥工作。实现报修服务的统一管理与融合,为信息、通信业务申请及报修提供“首问负责制”及“一站式”服务。

5成效分析

5.1作用分析

信息通信业务的融合是全面支撑公司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的必然要求,信息通信的深度融合更是突出企业“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开展信息通信的业务融合,构建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信息通信全方位融合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实现信息通信运维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信息通信融合业务新模式,实现两大专业的融合发展,确保电网安全生产与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2)实现智能化支撑平台的建设。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和设备监控终端合并的方式实现信息通信统一管理,建设适合进行统一监控的基础平台,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统一监视和控制。(3)实现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队伍建设融合。

5.2效益分析

为有效促进信息通信业务深度融合,公司按照“深化融合、强化管理、优化流程、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打破专业壁垒,建立统一、标准、高效的信息通信协同运作机制,完善信息通信管控系统平台建设和信息通信业务保障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运维由事后抢修向事前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信息通信保障能力,巩固提升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水平,保障信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融合、稳定、高效的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为公司业务应用高效运转提供坚实的信息通信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志宇.南京配电通信一体化管理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2013(19) .

论文作者:范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_范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