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潜能的开发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邓红琼

小学生数学计算潜能的开发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邓红琼

邓红琼(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红军小学 湖北 巴东 4443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效率和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小学是学生最懵懂的阶段,更加需要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文通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潜能;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42-01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1、对小学和数学教学的了解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小学,是学生进入学习殿堂的第一步,幼儿园时期,更多的是玩闹嬉戏,进入小学,不再是单纯的玩闹,作为小学生,逐渐需要面对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而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是一定不能缺少的一门主课,也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学科。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更加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伽利略说:“大自然是一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学写的。”不懂数学就无法真正认识大自然。学习数学能使人们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更精确、更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增强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

2、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挖掘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从一开始,所有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是未知的,起初,我们需要借助手指,借助木棒等工具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这些需要我们去挖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挖掘离不开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无味,并且产生厌烦的不良情感。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是授课过程中必要的,当然,书面知识的学习不可缺少的。通过教学新方法,教师需要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形象借用幻灯片,视频,游戏,互动等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能够专注于学习当中,在听老师讲课的同时,你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计算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陈旧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无法集中,学生容易分神,搞小动作,甚至扰乱课堂,更不用说计算能力了。所以,计算能力的挖掘离不开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室需要通过独特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从而使小学生喜欢上计算。喜欢计算的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逐渐提高。

3、注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学生的初始状态。从学生练习情况来看,如简便运算265-102时,有的小学生这样计算:265-100+2,这其中的误区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发现。其次是除法简便运算中除数分解时,不会运用连除方法计算,往往变成先除再乘,如简便运算210÷42时有的学生这样计算:210÷7×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是小学生做题时出现的常见错误。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爱上计算。其次,重视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每堂课前准备好十道口算题,让学生抢答,或是让学生写在小本子上,统一核对答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当然,分层教学在教育中也逐渐融入了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进行教导,采取合适的方式去扬长补短,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耐心

在小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后就会慢慢地对计算类题目产生排斥心理,从而使他们对计算失去耐心,所以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适当地培养小学生对计算类题目的耐心,帮助他们建立对计算的兴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是他们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教师就应对此进行利用。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班级内的计算能力竞赛,并对计算的速度与正确度作出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还应对其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就可以大大地帮助小学生提升对计算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在以后遇到计算类题目时能够保持耐心,不浮不躁。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就应当对此进行引导。对于计算的步骤以及法则教师首先要对其进行讲解,并要对此进行适当的练习,帮助小学生将计算的步骤与法则熟记于心。另外,在本人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没有使用草稿纸的习惯,他们习惯于在书本的空白处打草稿,或者在桌子上进行计算,甚至会出现在手掌上打草稿的情况,对此,教师就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者定期为小学生下发计算草稿纸,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另一方面,一部分小学生在草稿纸上演算的时候特别凌乱,甚至会出现找不到计算结果的情况,对此教师就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醒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应当保持演算的整齐。小学生计算的过程是他们思维体现的一个过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

6.夯实小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能力是进行计算的前提。帮助小学生夯实计算的基础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当从计算公式、法则、步骤方面着手,帮助小学生将计算的基本定律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以后进行更加快捷的计算。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对计算的准确度进行培养,帮助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减少出错率,只有保证了计算的准确度,才能成功地完成一项计算。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能够帮助小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起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工作,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佩.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7)

[2]林新华,钟业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

[3]侯凤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14)

论文作者:邓红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小学生数学计算潜能的开发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邓红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