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的开发利用-以三明市为例论文

新形势下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的开发利用-以三明市为例论文

新形势下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的开发利用
——以三明市为例

苏雅文

(三明市博物馆,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 馆藏文物数量少、特色藏品单薄,馆舍“先天不足”、陈列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弱化,专家型人才缺乏、专业队伍薄弱是地方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地方博物馆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研与开发,整合优势文物,以实现博物馆功能的多元化开发利用。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功能开发;多元化利用

自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各级博物馆均得到中央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色和馆藏文物特点,“提升博物馆专业化水平,激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加快博物馆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博物馆界共同关注和积极实践的重大命题”[1]。笔者以三明市为例对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一、基层博物馆的现状

三明市现有县市级综合性和遗址类博物馆13个,基本陈列34个,临时展览47个,参观人次152万;举办社教活动170场(次),参加人数11.025万;2017年投入资金3 595万元,运行经费3 283万元[2]。自2008年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各级博物馆均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图片和文物相结合的陈列展览方式。多数展厅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新技术,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使馆藏文物得以更好地展示。但是,受地方经济、城市建设和参观人次等因素影响,博物馆在日常运行上仍面临极大的挑战。

(一)地方特色藏品单薄

文物藏品可以体现出一座博物馆的性质和特色。目前三明市博物馆在文物藏品收集方面主动性仍较缺乏,与当地文化、历史关系密切的藏品单薄,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割裂,难以与观众形成共鸣,进而影响了文化传播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陈列展览功能较弱

1.展览用房面积小。三明市的13个博物馆大都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的馆至今没有独立的馆舍、展厅;有的馆则依托于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与当地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用于陈列的展厅非常有限;有的馆虽然建有馆舍,但是建筑面积偏小,达不到国家三级博物馆的面积要求。

2.基本陈列展览单薄。由于馆藏文物、策展人、改版经费缺乏等原因,导致大多数馆的固定陈列展览长年不变,依旧停留在建馆初期的原始陈列展览状态,影响了陈列展览的功能发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很难吸引观众再次走进博物馆,“回头客”少。

(三)专业队伍薄弱

鉴于药品行业的特殊性,在政府全面放开药品定价的当下,如何构建完善的药品价格垄断规制框架、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保障药品行业平稳有序发展,是当前最需要探索的课题。

(四)社会教育功能薄弱

长期以来,文物藏品的收集、整理、研究和陈列都被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职能和重点工作。2015年3月20日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确立了博物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并就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提供社会教育和服务、开展教育教学、支持科学研究等职能做出明确规定。然而,当前基层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尚未得到深层次的利用和开发,教育活动的互动性与体验性方面仍然不佳,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社会教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1.2.3 吸附热力学 于50 mL的聚乙烯离心管中放置(2.000±0.000 2)g土壤样品,并分别加入10 mL不同浓度Cd溶液(0 mg/L、0.5 mg/L、1 mg/L、5 mg/L、10 mg/L和20 mg/L),分别在15℃、25℃、35℃(±0.5℃)恒温下振荡,其他步骤同上述试验。

由于城市GDP是评价城市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8],因此,当城市政府作为港口的实际投资者时,其投资的主要目标是增加GDP,需量化港口投资对GDP的拉动效果与港口城市的投资收益函数。

二、基层博物馆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珍贵馆藏文物数量少

博物馆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收藏保管文物。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是界定博物馆好坏的标准之一,也是博物馆等级评定的衡量标准之一。近30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社会捐赠和省内调拨等,全市13个博物馆收藏文物藏品数量共计22 81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211件、三级文物9 206件[2]。馆藏文物单薄,博物馆“不博”,只能算作展览馆。博物馆应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收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物,拓展文物征集领域和途径,不断丰富馆藏文物。目前,将乐窑瓷器、红色革命文物、客家民俗文物已初具特色,只要加大征集力度和经费投入,便能自成体系,形成地方特色。

调查群落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数比为124∶145,株数比为1632∶1730,常绿乔木占48.5%,常绿乔木比例略低于落叶乔木。调查的群落中乔木覆盖度大多集中在2~4这个级别中,过密的乔木使得空间封闭,缺乏通透性,同时也对下层灌木及草本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二)馆舍“先天不足”

1.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应健全博物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决策机制,通过科学的决策和管理达到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目的,推动博物馆功能的开发利用,使其公益属性得以充分体现。其次,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运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纳入绩效考核,以完善激励机制。

(三)科研能力薄弱

三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投入文(博)物事业经费有限,除了保证博物馆日常运行的基本经费外,考古、文物征集、科研、陈列、交流展览等专项经费相对较少,文创产品的开发至今尚无专项经费。目前,除了市博物馆每年有30万元的文物征集经费预算外,其他12个县级博物馆均无此项预算。随着收藏品市场的发展,文物市场的逐渐火热,文物价格成倍增长,经费的捉襟见肘导致每年征集的文物数量极为有限,新增馆藏品数量少之又少。

(四)专项经费不足

文博的六大环节,即收藏、鉴定、保管、研究、展览和教育都需要专家型人才的指导把关。文博队伍好不好,专家型人才、领军人物是关键。专家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可以带动文博专业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水平。但目前,全市文博高级专业人员比例不足10%,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严重,青黄不接现象突出,尤其在各领域各环节上的专业领军人物极为匮乏。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物藏品即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研究,及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上。薄弱的专业技术力量导致研发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质量、文创产品开发及宣传效果。

三、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制度

(四)个案访谈:调查结束后,我们对部分留学生进行了访谈。参加访谈的留学生共有12名,其中初级班学生4名,中级班学生5名,高级班学生3名。本次访谈的目的有两个:了解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看法,以及选择某些题项的原因;了解他们对语用能力、语用失误及语用知识的教学等的看法,推断出他们的语用意识程度。

“利用古建筑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旧建筑,经过适当的维修和扩建,作为博物馆馆址,是多、快、好、省地建设博物馆的一条途径。”[3]三明市县级博物馆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当时大多数馆舍主要是依托古建筑或旧建筑而修建的,如原三明市博物馆就建在正顺庙古建筑内、永安市博物馆建在文庙内、泰宁博物馆建在尚书第古建筑群内。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展厅和文物库房大多数设在文物保护区域内,馆舍条件差,防火、防盗、防潮、防霉、防震、防虫害不达标,安全隐患多。由于大部分县级博物馆建筑年代已久,展厅面积小,通风除湿条件差,加之展示手段落后,展览效果不佳。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可以通过“外引内培”的办法培养专家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外引”,即通过引进文博领域急需专业人才和技工人才,以及返聘退休文博专家,发挥他们的指导、顾问作用,带领新人,充实和提高人才队伍。目前省文化厅正在制定文化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三明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应该尽快出台。“内培”,即博物馆通过改革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有效利用绩效考评制度促进人才成长。一方面,鼓励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文博职称评聘,以此促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选派人员参加文博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修,并积极与高校联合培养紧缺型人才。同时,发展和培养一批较稳定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充实和壮大文博人才队伍。

3.建立和完善文物征集制度。近几年,三明市文物增长以征集为主要来源,征集的文物除了需要进行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的评估外,还需要进行价格的认定。但目前,“社会层面尚无与之相匹配的咨询机构能够作为文物征集的第三方,致使国有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游离于相关法规制度之外”[4]。鉴于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文物征集管理办法尤为重要,唯有完善的制度方能规范操作流程,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三明市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博物馆条例》《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制定《三明市文物征集管理办法》。同时,各馆应通过循序渐进地加大文物征集经费的投入,征集与本馆主题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品以建立各馆特有的文物征集体系。如客家博物馆,可通过对客家饮食、服饰、民俗、农耕、建筑等文物的征集,以自成体系。

目前全市博物馆从业人员196人,高级专业人员比例不到10%,低于博物馆20%的高级专业职数比例要求。近年来,随着大批老文博专家陆续退出工作岗位,文博专业队伍出现年龄结构断层、青黄不接现象。尤其在考古、收藏保管、征集鉴定、古建筑、研究开发、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极为突出,博物馆中很多项目和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博物馆功能弱化。

实验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完善的制度能够为博物馆功能的开发提供保障。基层博物馆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制订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为博物馆功能的开发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助推当地文化建设。

4.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藏品进博物馆。《博物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博物馆可以依法以举办者或者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博物馆的馆舍或者其他设施;非国有博物馆还可以依法以举办者或者捐赠者的姓名、名称作为博物馆馆名。”[5]因此,除了考古发掘、划拨、社会征集等方式外,博物馆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和个人收藏家捐赠的办法以增加馆藏。目前,三明市各个博物馆虽然接受捐赠的范围窄,缺乏长期性、持续性和可预见性,但是可以通过出台民间私人收藏文物的借展、暂存(提供免费存放)政策,来丰富馆藏文物,增加陈列展览珍贵文物数量。

(二)加强科研与开发

1.充分挖掘开发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对馆藏文物进行仔细梳理和深入研究,把馆藏文物潜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挖掘出来,用文物来说历史、说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三明市博物馆馆藏的刺绣、金银器、铜锁、擂茶器皿等客家民俗文物,保留了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演化痕迹,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反映了三明客家人的独特智慧和审美观念。通过对这些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将三明客家人在古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充分展示出来,做到了让文物来说客家人的故事。

2.提升原创的基本陈列展览水平,打造博物馆品牌。陈列展览是连接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是文博社会教育和宣传功能的体现,而原创主题的展览在内容上具有唯一性,更能产生社会效益。“通俗易懂,生动优美,简洁流畅,富有趣味的文字说明,可以将陈列展览的内容主题、时代特征、文化寓意以学术观点清晰的描述,使观众准确、快捷、方便地获取博物馆文化信息”[6]。如三明的万寿岩从考古发掘到保护,从博物馆建设到遗址公园建设,就是遵循了这一原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利用考古发掘现场,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还原当时古人在人工石铺地面上烤火取食、取暖的生活情景,立体、直观地把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和衣、食、住等生活形态完整地展示出来,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全景。万寿岩遗址已经从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考古遗址,变身为集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传播、闽台文化渊源研究为一体的前沿阵地,已然成为三明城市文化的标志。[7]万寿岩遗址的陈列展览,极大地增强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宣传功能,成了地方文博的一个品牌。因此,不断地提升博物馆原创主题陈列展览的水平,是今后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基层博物馆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馆藏文物,策划特色陈列或专题馆,以取得在同级同类馆竞争中的特色优势。

3.整合优势文物,突出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应以陈列展览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藏资源和交流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凸显社会教育功能。有故事、有内涵的展览才能吸引观众多次进入博物馆参观,“使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相和谐,使博物馆文化与民众文化需求相协调,使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6]。同时,博物馆应积极与其他组织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争取全社会支持与参与,彼此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让更多的民众分享博物馆文化”[6]。如永安市博物馆积极探索,依托安贞堡客家民居的建筑艺术、强大的防御功能特点和永安抗战旧址群文物点,深度挖掘富有特色的土堡文化和抗战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永安经典旅游线路,既突显出了社会教育功能,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强交流与协作

1.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博物馆地位。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利用文物普查新发现和考古发掘新成果举办各种交流展览和流动展览,改变原有基本陈列展览陈旧状况,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博物馆,共享博物馆文化。如三明市博物馆推出具有三明特色的《客家民俗文物展》和《锁之韵》客家文化展览,通过“走出去”把三明文化向全国各地推送,使得更多人了解三明、了解三明客家人。在“走出去”交流的同时,把对方文物展览“引进来”,利用不同地域的不同习俗、不同文化来弥补馆藏文物不足,拓展了文化资源,丰富了馆藏陈列展览,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公众二次甚至多次走进博物馆;同时,通过举办流动展览,让展览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乡村,大大地扩大了受众范围。三明市博物馆,举办各类流动展览,观展人数由每年10万人次增长到30多万人次。

2.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把博物馆“藏品”带回家。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既是未来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需求,又是提升博物馆品牌影响力的需要。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地方博物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挖掘、开发文化资源既是传递文化信息,同时也要结合人们的需求,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8]。文创项目立足于馆藏文物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在充分挖掘馆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大众需求进行产品设计,能够不同程度地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观众在参观之后,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享,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社会价值,进而推动博物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但地方博物馆现有文创研发力量普遍单薄,在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下,需要改变观念,报团取暖,合力发展,借助外力实现博物馆文创产品零的突破。同时,可以尝试与相关机构(设计公司或是文化传媒公司等)合作,由博物馆提供馆藏文物的IP(即知识产权、版权、版权形象或故事)授权,相关机构负责研发设计,推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可以说,馆藏文物能够不断启发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又能够推动博物馆进入市场的步伐,这种互动正在催生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

新形势下,博物馆资金的筹集渠道应由原来单一的依靠财政拨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是继续依托国家政策支持,争取财政资金。唯有立足自身发展,努力提升博物馆等级,方能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来保障博物馆的运行。二是利用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馆藏文物内涵的充分发掘,开发富有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使之成为博物馆新的经济增长点[9]。三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融入当地产业发展,如泰宁县博物馆利用古建筑、建宁县博物馆利用红色文化,通过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来增加事业性收入。四是充分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物举办流动展览,增加事业性收入,如三明市博物馆面向全国推出《客家民俗文物展》和《锁之韵》,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增补了预算外文物保护资金。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加强与完善[N].中国文物报,2010-11-13(3).

[2]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化文物暨文化市场统计资料汇编[G]. 福州:[出版者不详],2017.

[3]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04.

[4]安康.用制度创新破解文物征集中的痛点[N].中国文物报,2017-08-25(3).

[5]国家文物局.博物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98.

[6]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四川文物,2011(1):3-18.

[7]福建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福建省文化厅.文脉流芳:福建文化遗产保护读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218.

[8]郑荣健.故宫文化创产品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访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N].中国艺术报,2017-03-10(2).

[9]纪远新.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81-82.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functions of local museum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 case study in Sanming City

SU Ya-wen
(Sanming Museum,Sanming,Fujian,365000,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in local museums such as small number of collections, thin collection of special features,deficient buildings, weak exhibiting functions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lack of expert talents,and weak professional teams.Under the new situat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 the superior cultural rel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functions of museums.

Key words: local museum;function development;diversifie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G269.275.73S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823(2019)02-0103-05

doi: 10.3969/j.issn.1673-4823.2019.02.024

[收稿日期] 2018-09-06

[作者简介] 苏雅文(1978— ),女,福建古田人,文博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博)物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和研究。

责任编辑:王玫武

标签:;  ;  ;  ;  

新形势下基层博物馆功能多元化的开发利用-以三明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