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 要】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HBO)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BI)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SB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脱水、吸氧、降颅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刻给予HBO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HBO综合护理。HBO治疗为10d/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7d,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HBO治疗中断次数(4.25±1.23)次、中断治疗时间(12.14±3.54)d分别较对照组(7.38±2.14)次、(16.42±5.11)d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91.89%较对照组70.27%高,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观察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8.11%、消化道出血5.41%分别较对照组32.43%、24.32%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O治疗SBI过程中给予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BO治疗的安全性和连贯性,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关键词】SBI;HBO;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颅脑损伤(SBI)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所引起的损伤。SBI由于伤情程度较重,患者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出血、脑水肿和出血坏死,使得临床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1]。HBO是目前临床治疗SBI的重要手段,对改善SBI患者大脑缺氧状态、恢复脑功能、抑制肺部感染效果较好[2]。但HBO治疗时患者气管切开,呼吸通道的改变也增加了并发症感染风险,这给临床HBO治疗的操作规范性提供了新的难度。本次研究从HBO综合护理角度,观察其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优化治疗寻找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SBI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17—63岁,平均(41.2±6.1)岁;病程1.1h—17.2h,平均(6.7±2.1)h;受伤原因:意外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9例,打击伤8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8例,广泛脑挫裂伤14例,脑干损伤5例。观察组男28例,女9例;年龄16—65岁,平均(41.5±6.4)岁;病程0.8h—16.5h,平均(6.5±2.3)h;意外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8例,打击伤10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广泛脑挫裂伤12例,脑干损伤7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纳入标准(1)入院后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2)有明确的外伤史;(3)病程≤24h,常规检查如体温、血压、脉搏等明显异常。
1.3 排除标准(1)存在HBO治疗禁忌症。(2)患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SBI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降颅压、脱水、抗感染、补液等处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行早期HBO治疗,小型6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2.2ATA,压缩空气缓慢加压25min后开始稳压吸氧,每次维持30min,中间休息5min,吸氧2次,吸氧后缓慢减压25min出舱,治疗总时间115min,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1次/d,10d/疗程,持续治疗约3个疗程。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上述治疗处理基础上给予HBO综合护理:(1)进舱前的护理:氧舱内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入舱前仔细检查呼吸回路连接装置、负压吸引瓶等,准备急救物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舱前行雾化吸入,吸痰处理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换药时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切口处,固定气管套管并保持松紧度适宜。进舱前检查各种导管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或移位。(2)加压期的护理:加压速度均匀且不宜过快,约维持0.003MPa/min的速度加压,指导患者进行咽鼓管张开动作,昏迷者可通过抬高下颌做被动吞咽动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部分气管切开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痰液从套管中喷出等症状应即刻停止加压,待患者恢复平稳后缓慢加压。(3)维持吸氧的稳定期护理:仔细检查呼吸回路装置和患者的气管套管内口等是否形成密闭的供养通道,控制氧流量约为3.3L/min,以患者呼吸平稳为首要前提,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咳嗽咳痰症状时应迅速摘除面罩,让患者咳出或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待患者恢复平稳后给予吸氧。(4)减压期的护理:减压前告知陪舱人员舱内温度下降,做好患者保暖准备,开放引流管并保持引流通畅。减压速度不宜过快,应维持在0.003MPa/min左右,当减压至0.03MPa时易出现颅内压“反跳”现象,因此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减压期间尽量避免吸痰。(5)出舱后的护理:检查患者的瞳孔、意识等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症状,监测颅内压、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仔细检查各导管是否通畅,做好保暖措施和预防感染并发症等处理,给予营养饮食指导。
1.5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HBO治疗中的中断次数和中断治疗时间;(2)比较两组HBO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意识清醒,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MRI或CT检查显示病灶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好转,生活部分自理,有轻度头痛、头晕和可伴有运动功能障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死亡等。总显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3)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持续高热、气压伤等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表示,组间对比行X2、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BO中断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3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因并发症等因素出现中途中断治疗。见表1,观察组HBO治疗的中断次数和中断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SBI患者由于血脑屏障功能破坏、局部微循环障碍等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引发脑细胞出现水肿,颅内压异常升高[3],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易直接导致患者死亡。HBO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气体中毒、创伤等方面,早期给予SBI患者HBO治疗可有效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弥散能力,改善脑组织氧代谢和微循环[4],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管切开引起的病菌感染和低氧血症等的发生风险。但SBI患者受颅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个体体征等差异使得HBO治疗时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给临床护理特别是HBO舱内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5。
综上所述,SBI患者行HBO治疗期间给予进舱至出舱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高压氧专科临床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和规范化治疗,对改善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双印.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104-105.
[2]雷晓峰,金毅,高亮,等.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正常下意外瞳孔散大[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2):111-115.
[3]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等.高压氧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59-160.
[4]葛东明,王爱凤,丁涟沭,等.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高压氧疗安全转运的预见性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205-3207.
[5]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等.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73-975.
论文作者:黄丽,张秀英,徐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体征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气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