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曾小琼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四川广元 628017)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8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为(3.5±0.7)天,对照组为(6.9±0.6)天。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显著比观察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57-02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多发的常见病,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低,且合并有多脏器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有研究资料提示,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阑尾炎患的临床症状,缓解并稳定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分析,并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16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为对照组,其余为观察组。对照组有80例,女患者43例,男37例,年龄22~70周岁,平均(39.8±11.0)周岁;对照组有女患者41例,男39例,年龄22~74周岁,平均(39.3±10.1)周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常规病情监测、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A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急,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术前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用容易听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手术方式的优点,给予心理疏导,尽量缓解和消除患者产生的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度。B术后护理。给予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术后6h内应平卧,血压平稳后可半卧位。术后应禁饮食,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胃蠕动。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以后,可进食普通流质食物。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做好疼痛护理。若疼痛难忍的,可采用止疼药进行缓解。观察患者的引流液颜色和引流量,若引流量较大,应考虑感染化脓等并发症,并及时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1.4 疗效评价

无效:症状无好转;有效:有稍微的疼痛、有轻微并发症;治愈:争创完全小时,无疼痛、无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研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恢复时间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为(3.5±0.7)天,对照组为(6.9±0.6)天。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显著比观察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与一般阑尾炎具有较大的不同,发病后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目前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有效方式,临床应用广泛。手术后,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恢复,但其效果还需要良好的护理干预进行配合和辅助。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在手术治疗进行中实施的,在提高手术配合,改善手术后效果的有效方式。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近年过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的80例患者给与了围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术前护理以及手术中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康复的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短,且患者的总有效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说明,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其手术治疗的效果。

围手术期护理注重手术前和手术中与医生的工作进行完美配合,通过严格操作、杀菌、消毒等,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条件。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依从性。在手术完成后,又严格按照医嘱采用抗生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手术后患者的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颜色、引流量等,并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干预。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一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车莉,邢春红.观察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04):64.

[2]张爱莲.分析对围手术期急性阑尾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9):282-283.

[3]王吉渝.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69+68.

[4]马玉青.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5):234-235.

[5]陆美华.6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7):197-198.

论文作者:曾小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曾小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