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工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力论文,量为论文,物质论文,力量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往,人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已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对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转换机制则较少探求。本文拟从系统工程角度来探讨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转换机制问题,以期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
一、关于精神范畴
“精神”这个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自古以来,精神既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外国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重要概念。由于“精神”是多学科的用语,又是各种哲学争论的对象,因此,人们关于精神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揭示精神本质,可得到如下一些结论。其一,精神渊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是高度进化、高度发达、高度组织化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其二,人类精神的发生是集体的、是社会的。其三,精神发生的逻辑起点是物质,而精神发展的动力则是实践。其运行机制是物质——精神——物质;实践——认识——实践。当精神主体与精神客体一经形成,二者间既相互生成,又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并以其中介(工具、信息、符号、语言)力量,推动人类精神活动不断走向更高级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证明,不论是精神主体,还是精神客体和精神活动中介,都是无限发展着的巨复杂系统。因此,精神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系统的范畴。就是说,精神虽然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又是遵循着系统演化的逻辑。
那么,什么是精神呢?精神,是包容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精神因素及精神现象的集合体。一般地说,我们可将精神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精神、元精神和外化精神。人的本能精神是伴随着人的本能活动而发生的。人的本能活动是不被思维主体所意识到的,也不能被意识所控制,它是依据生存需要,按固定格式进行的。这种本能性活动,一般地说“还不能在思维中被运用”(皮西杰《认识发生论原理》第27页)。因此,本能精神只是下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属于非理性范畴。人的元精神是人走向社会,无论对自我的意识,还是对外界物质的意识,都能自觉地纳入“思维中被运用”后,而逐渐形成的。如自觉意识、思维、认识、心理、智力、才能等精神现象。这一系列精神现象都遵守着逻辑的“格”,即都以大脑神经元网络为主要物质栽体,并按某种必然规律稳固下来的,是已超出本能精神那种自然态势而不断生长着的。同时,这种元精神协同本能精神又成了外化精神的源泉。人的外化精神是凭借着本能精神和元精神,在社会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区域条件等制约下形成的。这种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时代性、稳定性、继承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功能性等特征。人的外化精神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知、情、意;二是指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伦理、道德、信仰、法则等一切意识文化现象。可见,精神范畴是一种内涵丰富、细腻入微、而外延又不断扩展、无限发展着的概念。
二、精神的建构机制
精神建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精神建构工程包括精神发生过程中的大脑神经元的网络建构,又包括精神主体反映精神客体过程中的逻辑“格”和非逻辑“格”的建构,还包括精神主体已存信息原型与新输入信息材料间的同化、顺应,重组的建构。
其一,大脑神经元的网络建构,是一种“反映——选择”的自组织建构过程。大脑的这种“反映——选择”的自组织建构过程,是随着反映信息量的增加和大脑神经元有选择的增殖,而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现代神经生理学和意识神精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反映——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按照自组织理论观点,人脑的这种反映过程就是不断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自组织过程,使之合目的的信息有序化,便促成有意识、有目的、有功能的精神生成。而承担这种精神生成载体的人脑,又是以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活动方式协同着这种“反映——选择”过程的。其中,大脑神经元是物质基础,反映是条件,选择是强化这种反映条件的措施。人脑内有140-150亿个神经元,它虽是遗传、结构、功能单位,但没有“反映”刺激也不会作功的。而作有用功,还是作无用功,都决定于选择的价值取向。因为,大脑存储的信息量可达1000万亿(10[,15])比特,其密度又为10[,12]比特/cm[,3]。这样就必须有目的、有选择地筛选加工、处理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符合逻辑的精神得以发生和发展。“反映—选择”的自组织建构过程,往往经历着有序——无序——有序或清晰——模糊——清晰的交替发生的过程。
其二,精神主体反映和认识精神客体过程中的逻辑“格”和非逻辑“格”的建构,是一种“认知——理性”的协同建构。人的精神生产不是像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式的那样呆板,而是一种能动的认知建构过程。这种精神的建构是自觉的、能动的、多维的。其中介环节主要是实践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在这里,马克思很形象地揭示了,人的精神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这种认知建构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人的这种理性认知建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协同过程,包括认知建构中的物理(化学)阶段、神经生理阶段、认知心理阶段和认知模式阶段。由于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世界服从同样的规律,因此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就规定着这种理性认知模式的多样性。一般地说,表现在理性认知模式上,一方面承担生产精神的形式逻辑的格(逻辑“格”),体现着大脑神经元间的线性作用。另一方面又承担生产精神的非形式逻辑的格(非逻辑“格”),体现着大脑神经元的非线性作用。精神主体反映精神客体,主要是靠认知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这两种“格”,即两种作用关系完成的。当然,这种协同建构,还包括认知过程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多维协同建构活动。就是说,精神的这种建构是与物质系统的建构、实践系统的建构、社会系统的建构等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因此,精神系统的任何一种建构方式都不是孤立系统,而是精神系统内外多种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
其三,精神主体进一步同化、修正、升华精神材料、精神形态、精神功能的建构,是一种“创造——组合”的整体建构。人类的一切外化精神,包括人的知、情、意和时代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信仰、法则等文化精神现象,都是人类靠集体智慧创造的,都是靠创造后的系统综合而实现的。这一切外化精神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传播性和社会功能性,同时,还会使某种文化精神打上时代或阶级的烙印。“创造——组合”的整体建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既包含新旧文化精神的斗争、转化和更替,又包含文化精神的扬弃与同化、完善与修正、丰富与发展、发现与升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自然、社会和文化等诸因素的作用,一种精神的产生和另一种精神消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精神建构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一切精神建构机制的存在都是以自然结构的存在为前提的,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精神建构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时,任何一种精神建构又都是受社会结构所制约的,离开了社会结构的精神体系是不存在的。
人类精神演化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生命力的精神体系,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在综合使用精神建构方式与方法时,第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精神建构活动只能在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中求解、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精神建构活动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础上寻求答案。第二,要坚持精神主体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0页)可见,精神主体虽分为个体精神主体、群体精神主体和社会精神主体,但人都是社会的人,都在社会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公共关系等交往中,凭借着信息媒介和社会思维作用,实现着各精神主体间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第三,要坚持精神发生发展的思维道路与实践道路的统一。精神的建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科学思维的道路,一方面又要坚持实践的道路。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科学思维的整合过程就是精神的建构过程,科学思维的整合表明精神主体认识的不断升华,这种认识升华是精神客体向精神主体的内化,是思维的对象化。同时建构的过程,也是精神主体向客体的外化过程。而这一系列思维过程,又必须在实践中去实现。思维与实践的结合,是精神发生发展的最可靠的道路。
三、精神力量变为物质力量的工程框架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0页)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的深刻阐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由运动着和可被感知的物质构成的外界客体不能直接地、机械地决定精神,而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即通过人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间接地决定精神。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巨大反作用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的物化功能。动物凭借其本能仅仅能够利用自然,或使自然界有某些改变,但动物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人则不同,人既具有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本领,又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实质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那么,如何将精神力量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呢?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科学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系统建构精神转变为巨大物质大量的“工程框架”。实现精神力量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是一项历史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强调其系统性、历史性、运算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它是融人的目的、动机、目标、决策、行为、方式、方法、反馈为一体的社会系统控制工程。在宏观上,已经自然地、历史地形成了人们实践活动过程的工程控制键: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精神产品)物化为工具世界(科学技术、生产力),并通过生产去创造物质世界(利用与改造自然、人造自然)。这三个子系统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如下图所示:
精神世界的主体是人,具有一定精神的人,一方面要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又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所以,精神与精神生产本身是精神工程的首脑工程系统。其控制程序是:
一要以创造社会条件来凝聚社会精神。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创造凝聚人们社会精神的社会条件,即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生活条件等。然后依据这些社会条件,通过国民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人们的社会精神,包括人的社会意识,社会潜意识,人的意志,动机和愿望,人的理想、信仰和主义,人的心理、伦理和道德。如我们坚持不懈开展的爱我中华、兴我中华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二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的世界观是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总则。它内涵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包括着人们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价值观。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不断在实践中抵制错误思潮的袭扰,在斗争中形成和发展。世界观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这是实现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核心环节。
三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以这种精神支柱凝聚社会力量,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中华民族之魂,就是各民族共同信奉的,有历史影响的,激励人民前进的,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求真务实精神,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求新创造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中国的系统思维方式。为了科技兴国,振兴中华,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弘扬华夏民族精神,并以此为动力,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促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文明”建设的飞跃发展。
四要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利用。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一方面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科学知识,并将其升华为科学、理论、原则、法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另一方面又坚持用已形成的科学规律、革命理论和正确决策来指导人们的行动。这便是由其所构成的精神生产的循环系统。对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利用,是精神工程的中心环节,人们在从事精神生产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利用精神产品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此即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
工具世界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实现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中介系统。也是精神变物质可运算、可操作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是精神以科学理论为桥梁,物化为技术后,才彻底实现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控制和协调这个系统的运行程序是:精神←→科学←→技术←→物质。这个程序系统是个复杂的工程系统。这个工程系统的关键性运行机制是,精神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物化为巨大的生产力量。
其一,工具世界是以技术和技术革命为标志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深感自己力量的不足,于是为延长自己的四肢而发明创造了工具;为弥补自己体力不足而发现使用了动力源;为提高自己思维的力度而研制了电脑。这一系列技术工具革命,都是有意识、有思维、有科学头脑的人创造的。这个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具体运算和操作的过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高科技运作过程,对人及人脑的创造功能要求就更高了。正由于这一系列技术革命,才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创造出人类需要的巨大物质财富,从而又形成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物质力量。所以,精神与精神生产促成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来产业革命,这便是历史的逻辑。
其二,发挥工具系统的中介作用,重点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在构成中,既内涵着能动的精神力量,又包括着物质力量和产生物质力量的潜功能因素。生产力经济学告诉我们,在社会生产力中起推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总是将着眼点放在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如将科学技术以精神形态凝结在劳动者头脑中,形成一种精神生产力,将科学技术以知识形态赋予劳动者,形成一种知识生产力,将科学技术以技术形态物化为工具,形成一种技术生产力,最终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实现着工具世界的革命。
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对象。物质世界及物质生产在“三个世界”的框架中,居于原生世界和被作用世界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化了。同时,人们也深深感到物质世界奥秘无穷。
由于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着、转化着的世界。因此,物质世界派生的精神世界和技术世界的发展和演化自然也是无止境的。按照“人天观”,由精神世界——技术世界——物质世界构成的系统是一个无限发展着的动态系统。“三个世界”间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又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其作用结果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又潜在着。人们对其相互作用规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所以,对“三个世界”相互关系的研究,必须纳入系统工程范畴,通过反馈控制逐步实现协调发展,逐步提高人们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