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有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有效资产管理水平论文_刘子君,王晓影

优化有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有效资产管理水平论文_刘子君,王晓影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 242300

摘要:随着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的深入,管理精细化要求公司加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设备管理协调,账卡物一致,资产设备信息及时联动,做实、做细有效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来说,电网资产具有价值高、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并且设备多在野外,资产种类多样、设备资产承受的内外部风险比较大,设备资产的寿命周期长等特点;另外电网企业存量资产数量多,基建、技改等资本性支出项目新增资产及时性差、账卡物不一致的情况普遍、业财融合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导致公司管理现状与改革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柔性和敏捷性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电网企业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管理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资产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有效资产是指企业中正在运营或有潜在运营能力,并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发挥作用的资产。宁国公司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进行区分,将企业的无效资产单独剥离出去,作为独立的部分进行单独处理,重点关注有效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电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资产管理方式下设备寿命短、使用效率低、技改投入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柔性和敏捷性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电网企业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宁国公司统筹协调资产全寿命周期规划、建设、运维、报废等各个环节,控制源头、管控过程、监督处置,以电网资产实物“ID”建设为契机,摸清家底厘清资产,强化精准投入,降低资产维护检修成本,延长有效资产使用时间,提高有效资产利用率,促进电网长期健康发展。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有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正是从全局和长远着眼,立足于解决降低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和提高资产利用率之间的矛盾,在保障资产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的基础上降低资产的维修费用。通过对资产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方案、新增资产的采购建设、期间的运维检修及退役处置等)各个节点进行分析,根据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运行要求,按照系统思维实施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实现业务高度融合、信息高度共享。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项目前期:明确资产管理战略。有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个战略性的、一体化的综合流程,包括财务、管理、工程、运作和维修,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有效资产最大化的寿命周期,利用率和收益。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全局考虑制定一套简便、高效的资产管理策略或方法;有步骤的对资产进行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资产管理理念创新、探索资产管理考核新途径等以适应经营管理新模式的要求。

2、项目立项阶段:深度分析现状水平,优化目标策略。一是优化优化现状评价报告结构及开展方式,以电网实物资产分析、电网发展诊断分析、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年度综合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等为载体,开展各层级资产及资产管理现状诊断,优化目标指标体系。二是以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关键业绩指标为参考依据,按照横向协同、纵向承接的分解原则,对各层级执行目标进行逐级分解。三是优化策略制定方式,以《“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各层级指导意见及行动方案、设备相关制度标准等形式阐明电网发展策略、职能策略、寿命周期策略,收集、汇总策略相关的记录信息。

3、规划设计阶段:选择最优电网规划方案

持续开展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的规划方案评选。在原建设投资、运维费用、废弃处置费用、损耗费用的主要成本因素基础上,纳入土地机会成本、环保因素及故障停电损失费用的量化计算;综合评估规划方案,力争选出可靠性、经济性、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综合评价最优的电网规划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采购建设阶段:实现全过程在线闭环管控

设计招标后,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工作,输出项目里程碑进度计划;基于工程部门在ERP系统提报的项目物资需求,物资部门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按照物资规范流程要求进行招标采购,在部分物资采购到货验收后,工程部门进行开工准备,根据施工计划开展项目建设、安全、治理、进度和造价管理;工程结算完成后,工程管理部门将审计后的工程决算资料传递到财务部门,依据工程建设情况形成资产移交清单,对照固定资产目录,由设备部门在PMS系统创建新设备,并发起集成至ERP系统形成资产卡片,实现工程从立项到转资的全过程在线闭环管控,从源头上确保工程建设形成的资产账卡物一致性。

5、运维检修阶段:

开展运营数据资产运维和数据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创新构建数据资产管理全寿命周期模型和管理机制,实现数据资产规划、存储、归档、查询、监控和价值转化的全寿命管理,开展管理工具和可视化功能系统固化。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工程验收申请,开展设备现场清点和验收,输出设备移交清单,形成设备运行记录。运检、调控部门通过监控设备运行,分析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以形成巡检维护计划,记录检修成本信息,为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归集提供依据。宁国公司业务上以《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检修成本定额(试行)》为依据,制定人工、材料等成本归集标准,规范前端检修工单成本分摊准确性,为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精益化管理奠定基础。

6、退役处置阶段:

开展电网资产退役处置及再利用联动机制研究,通过优化退役设备再利用的管理流程,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同时辅助信息化系统支撑实现退役设备再利用管理的系统化、动态化的统筹管理。力争对资产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直至退役全过程的系统化、动态化统筹管理,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使项目整体效能最大化、周期成本最小化,达到效益最优的目的。

近年来宁国公司农网升级改造投资金额大、项目多,资产设备退役、报废的较多,针对该种状况,宁国公司区别对待,一是组织实物管理部门状态评估或技术鉴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退役、拆除设备转备品再利用或报废等处置方式,并及时将有关处置结论、对应设备清单等书面通知财务部门;二是资产报废管理关口前移,加强退役资产拆除计划管理,仔细梳理各类工程项目的各种废旧物资,按类造册登记。开工、交底前必须再次复核,确保各种废旧物资应收、必收到库,有效降低退库物资与实际拆除物资不一致情况;三是完善资产退役报废流程,加强对废旧物资处置工作的考核和评价。

三、取得的成效

1、体系与业务更加融合

通过开展体系文件优化,体系标准化研究及时间等工作,进一步减少资产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与业务的交叉冲突,避免体系与业务的“两张皮”现象,分析的各专业管理中相关制度、标准、业务表单等与体系管理要求的匹配程度,逐步形成了全口径、全业务的资产管理工作标准,实现了资产管理体系要求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固化落地。

2、协同能力持续提升

资产管理模式逐步由“分条线、分阶段的职能管理”向“以流程管理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联动机制和协同效应”方向转变。促进电网运行、检修维护等专业将电网风险、设备质量、供应商服务等信息向规划、物资、建设等专业高效反馈,各部门管理目标协调统一,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对称和充分共享促使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全方位管理。

3、科学决策不断优化

灵活运用状态评估、风险评价、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制定电网发展、设备周期寿命等各类型管理策略,开展规划方案比选、工程设计方案比选、低效及无效资产调整利用等一些列专题研究,成果应用深度及广度持续扩大。

论文作者:刘子君,王晓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优化有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升有效资产管理水平论文_刘子君,王晓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