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管理创新刍议论文_王燕

大学图书馆管理创新刍议论文_王燕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山东 济南 265600

摘 要:我们在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大学图书馆的开放普及程度、分级采购管理制度、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联机联合目录共建等日常管理制度都走在世界前列,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知共享,为市民的终身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指出我国的大学图书馆事业有很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管理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关键。传统的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是人与纸质文献的结合,或者是以书本为媒介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图书馆必须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还有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图书馆员的智力知识,是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培养知识型馆员是互联网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建立一支思想领先、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是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制定,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为出发点,有着太多的约束。这种太严的规则致使图书馆管理趋于僵化,限制了馆员的创造精神。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时代。一项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技的优势,而决定人才和科技优势的是创新,所以把创新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当代大学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关键。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信息服务机构日趋庞大,其服务手段及内容已延伸到大学图书馆的各种服务领域。而大学图书馆长期形成的垄断性服务及其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大学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新的运行特点,然而图书馆员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相应的专业知识依然是大学图书馆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资源。一般来讲,图书馆管理创新就是在对本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创新,它需要运用到科学管理的诸多理论,在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管理思想、体系方法等相关方面来处理一系列活动。它的目的是要积极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最终提高图书馆管理与运行水平。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成绩,这种进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服务理念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2.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和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趋势逐年加快。

然而,冷静分析后,可以看到我国图书馆在管理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管理机构臃肿。由于人为的对图书馆职责过度细分,造成了大量的部门被设置,而这些结构往往又由于拥有很多重复的职能,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推诿,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2)图书馆管理缺乏优秀人才。

二、组织结构创新

图书馆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必须借鉴和吸收管理科学的最新理论,以丰富现代图书馆管理理论,指导新形势下的大学图书馆管理与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现代大学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要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建立决策权下移的扁平分权化的组织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灵活的、柔性的和开放型组织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应具有的特征,消除传统的“金字塔”等级链结构的弊端,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提升图书馆的应变能力,给予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当今的经济环境与信息环境正在发生剧变,所以大学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建立充满活力的知识型团队组织,从而达到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效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确保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手段创新

要加强大学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大学图书馆协作网是大学图书馆合作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各平台上,各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馆藏、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信息检索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所以,要根据平等、互利和自愿的原则,加强地区性大学图书馆协作网的建设,为大学馆际之间的合作打好基础。

长期以来,许多大学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基础阶段,只满足于编制馆藏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检索来满足读者的一般阅读需求。由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对一二次文献加以分析研究,创编各种专题参考资料等检索工具,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另外,大学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加工、贮存、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有用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并将其快速、准确地提供给用户。因此,大学图书馆必须采取专业培训、外出进修等措施强化员工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同时,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建立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以确保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服务模式创新

1.变“浅层次文献服务”为“深加工信息服务”。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以收藏、加工和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质文献信息为主。随着现代化手段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已不可能一一阅读原始海量的文献信息,这就要求对原始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大学图书馆应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从而形成书目、文摘等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使读者能通过网络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方式,变“浅层次文献服务”为“深加工信息服务”。

2.变“单纯服务型”为“多样型服务”。

传统的大学图书馆主要是给到馆的读者提供单一的借阅服务,读者把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渠道都放在图书馆,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方式也比较单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模式,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能够开展文献借阅、读书娱乐、信息检索、举办会议等多种服务的多功能活动场所,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多样型服务”,如代查、代检、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等文献信息服务,不断提升广大读者的满意度。

3.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中的能力。

图书馆不仅担负着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生队伍的责任。所以说要加强图书馆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图书馆自身的人才创新能力。要加强图书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人才流动秩序,优化创新人才环境。大学图书馆要结合实际,形成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社会招聘、引荐、聘请高层次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千方百计挖掘、开发、培养,提高馆员的素质和岗位能力,形成图书馆人才队伍的梯形结构。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直接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信息职能,负有特殊的教育使命。文章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以及服务方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沈波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与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82。

[2]宋增月 浅议图书馆管理与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0,(2):168-168。

[3]姜仁珍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管理研究[J].晋图学刊,2004,(03)。

[4]丁丽杰 简论图书馆管理创新[J].克山师专学报,2003,(03)。

论文作者: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大学图书馆管理创新刍议论文_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