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 宋立滨 0543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浓缩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是简单地证明事实,而是努力使学生获得发现,获得体验,形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应用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体验,即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最终认识之、掌握之。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大胆分析,进行有理有据地猜想、推理,并不断变换角度、背景重新审视、修正,甚至否定。这样反复思辩,在自我否定与肯定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找到问题的实质,最终得到合理结论。
一、加强应用性研究的内涵。
加强应用性研究不仅指教师把原有教材中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应用题换成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还要求教师要有一种整体的思想,以数学的知识为教学载体,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提炼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学习的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增加信息量,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堂实施的策略。
(一)建立整体的观念,在不同教学内容中体现应用意识
整合现有教材的内容,改变现在学计算时只练加、减法或四则混合运算;学习概念、定理时只要求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选择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学生面对问题,能主动想办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且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改变应用题设置呆板,增加开放性。
1、呈现方式多样化
应用题应更多地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数学题型。这样教师就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时可以灵活处理。当然教师应注意学习材料应来自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尽可能蕴涵与新知学习密切的数学问题,尽可能增加信息量,而且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信息提供的主体,改变以往学生等待信息为主动地学习者,使学生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提供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搭拼式的呈现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熟悉的一些条件让学生进行搭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如,教学“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运用题,呈现时可以提供下列条件:①一瓶药有30粒;②平均每天吃6粒;③吃了4天;④吃了24粒。让学生选择其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一瓶药原来有30粒,吃了24粒,还剩多少粒?②平均每天吃6粒,吃了4天,吃了多少粒?③一瓶药原来有30粒,平均每天吃6粒,可以吃多少天?④一瓶药原来有30粒,每天吃6粒,吃了4天,还剩多少粒?再让学生口答这些应用题。由于①-③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很快能回答,但第④题有一定的的难度,已是本节课准备探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暂时的困惑。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层追求成功的欲望。”这样开放性的呈现方式,既沟通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激发学习继续探究的愿望。
(2)填充式(残缺形)的呈现方式
教师提供的情境是有缺陷的或不完整的,需要学生参与提供信息或问题,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数学中去,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让学生先猜测老师的年龄(32岁)然后教师提供一个信息,老师师傅的年龄是方老师的2倍少5岁,师傅今年多少岁?在此基础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写下来,提供与老师师傅的年龄是方老师的2倍少5岁,相类似的信息,让同学们一起算一算这位同学的年龄,如提供方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多4岁等,让学生进行解答,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从而主动地探索知新知,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信息的提供者,起点也常常较低,使得智力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一些问题,避免“依题分析”“模仿数学”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提供让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
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就是: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线段找出数量关系再解答,很少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探究空间,不重视探求不同层次的、多种水平的解答方法,如何才能给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呢?我们教师应首先力求转变角色,变教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数学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另外教师在提供学生探究的材料时(提供的问题)可以是少条件的,多余条件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样是多样的,答案也应该允许有各种各样的,甚至是“不存在”答案的或者是无错误答案。
三、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蕴涵着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成为可能。如何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准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时机,促进学生有效的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在下列情况时,选用研究性学习效果更佳。
1、在结论探求处。受“旁观者知识观”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喜欢为学生预设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的求证。于是,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学生的不同见解被“巧妙”地搁置。当真理以独断的方式呈现时,儿童习得的是独断。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学习理论为教师教学指明了一条科学路径。
2、在观点交锋处。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有高档,有拙劣;有简捷,有繁琐······如何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如果采取简单地告诉,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创设争辩情境,让学生在争辩中“别同异”、“辩是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往往事半而功倍。
论文作者:宋立滨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应用题论文; 吃了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