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较早出现于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手段,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出行安全快捷,载客量大和方便管理等优点,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交通的重要部分。纵观国内外城市的建设历史,只有采用地铁和轻轨并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才能最大程度上减缓城市内部交通拥挤的状态,而我国的地铁建设还处于不断摸索的状态,即是技术手段成熟了但是管理运营手段还远未成熟,还需要吸取更多的先进经验来不断完善自身,给予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出行体验。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概况;地铁行车组织
引言:
轨道交通是一种利用轨道列车来进行人员运输的交通产物,在城市内部一般的轨道交通一般是地铁和轻轨列车,相比地面的交通具有更为节能环保和出行安全快捷的好处,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运行手段还远未成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城市轨道的交通概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利用客流量与地铁行车组织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更好的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历史是从一九六五年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为出发点,多个城市踊跃响应轨道交通的建设开始的,历时四十余年,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武汉等城市先后开通了线路,地铁进入新世纪发展以来,许多城市也进入了地铁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如下图1所示。
城市的交通发展是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蓝图的,是要适应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许多地区的地铁建设是随着城市建设一起的,在不断的更改自己的区位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站内的设计要求,不断进步来满足城市给予自己的新要求,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来缓解日益增加的地面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可以利用最小的资源来进行最大限量的客流运输,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缓解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减少地面汽车的排放量,坚决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分布特性及影响下的列车组织计划
(一)时间层面上的客流分布分析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中,客流量的管理是轨道交通运行的重要部门。外界的许多因素影响着客流量的变化,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客流量的高峰时期一般出现在早晚两个时间节点,即为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由工作人群形成的客流量高峰在我国各大城市都很常见,随着城市内工作班数的不同可能出现三峰和四峰的情况,只是相较于早晚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在一天内以南京地铁为例客流量占比如下图2所示。
受时间影响下的列车组织计划可以在高峰时间段内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列车运行次数,根据客流量在一天内时间分布的节点来进行列车运行次数的分配,在列车运行高峰时间段内增加列车次数,在列车非高峰时间段内,如果出现大规模的空车现象,就要适当的减少的该时间段内的列车次数,保证列车资源的合理使用,地铁管理的运行部门要及时的管理地铁站内的客流量数据,保证第一时间内得到最新的客流信息。
三、城市交通行车组织的策略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组织工作,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编组形式进行分析,从列车编组形式出发来进行城市交通行车组织的论述。
(一)动拖单元编组形式
动拖单元编组形式是指在一辆列车内部分配出不同的动拖单元来进行整车质量的调整,通过一些拖车和动车两个部分的合理分布来进行调整,保证整个列车的质量能够得到均匀的分配,两者在一定的科学前提下进行灵活的结合,列车内部的动车组设备可以充分得到利用,符合现代轨道交通列车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运行成本的降低。、
(二)全动车组编组形式
由字面意思得出的,全动车组编组形式是整个列车全部由动车进行编组,整个列车由于动车组的方式而变得十分灵活。在动车内车头和车尾都设有司机的驾驶室,同时在各个列车之间,全动车组的编组形式使得他们的组成部分相同,可以灵活的进行动车的编辑,这也是全动车组编组形式的重要优势。但是全动车组内部设备数量较多,一些设备不能充分得以使用,并且会大幅度的增加列车的运行成本。
(三)动拖混合编组形式
现阶段的地铁列车一般采用的都是动拖混合的编组形式,是指将动车和拖车按一定比例科学合理的进行编排,相交于全动车组编组模式来讲,这样更能有效的利用动车组内部的设备,极大程度上的减少动车运行的成本。但是由于动车和拖车内部结构不同,动车组包含着大量的机动设备,质量和拖车相比较大,容易导致列车出现质量分配不均的情况,还有一点是动车和拖车的内部结构不同,也给予了修理人员很大的难题。
四、结束语
我国的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门,是为解决地面交通流量,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程。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运营是一个整体的部分,要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多层次的考量,根据轨道交通的不同要求,要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列车的行车组织和车辆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张城.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概况与地铁行车组织[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20).
[2]余大本.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概况及组织、调度方式[J]. 大观周刊, 2012(2):44-44.
论文作者:孔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列车论文; 车组论文; 地铁论文; 客流量论文; 交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