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探讨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的必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具体阐述了建筑工程楼板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及补救方法,以期避免楼面板裂缝现象。
关键词:现浇楼板;施工裂缝;原因;技术措施
1 裂纹形成要点分析
根据热应力,热应力可分为热应力裂纹缺陷、设计缺陷和施工。热应力是产生现浇砼楼板裂缝的主要因素。因为物理作用,砼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当外在热量与内在热量发生转变,砼就会出现变化,假如发生变化过程受到排挤,建筑物内部就会出现应力,当应力大于砼最大受力时即出现热力裂缝。
砼凝结过程中水泥产生大量热量,混凝土里面不断产生热量,在表层产生拉应力。当温度下降时,此时混凝土内部收缩产生拉应力,则只能借助混凝土自身来承受。然而在施工作业时混凝土最高温度下降到运转期间的正常温度,通常在混凝土里面产生比较大的拉应力。可见热应力有时是可以超过其它不可预知的荷载应力,所以利用好热应力的转变规律对预防现浇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设计方面
建筑方面设计不合理是因为楼板产生裂缝。但往往责任会被追究到施工方,导致设计根本问题不被发现。
1.2 建筑设计缺陷中的裂缝
为了改善土地的使用,膨胀节通常不设或不合理,但膨胀节会导致以下的影响。建筑之美。因此,在设计环节中,通常强调伸缩缝的设置,避免了膨胀节的设置。这就导致了热膨胀和变形。材料的收缩和裂纹的形成。室内与室外的温差是一种自然现象。当设计被设计时,它应该考虑到建筑的质量是否受到温差的影响,在一般的设计中,如果是热岛的话,热计算往往会被忽略。设计不好。冷热会引起地板开裂。建筑物承载力不足已成为目前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
1.2.1 建筑设计缺陷产生的裂缝
①为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通常伸缩缝未设或不合理设置,然而设置伸缩缝会导致影响建筑的美观。因此,在设计环节中通常注重美观避免设置伸缩缝。这样导致材料的热胀冷缩引起变形,造成裂缝的产生。
②房屋内部与外部,昼与夜的温度差别都属于自然现象,设计时就应把这一问题考虑进去,看在这种温差下是否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影响,而一般的建筑设计中,往往都忽略了热工计算,如果保温层设计不好,骤冷、骤热都会造成楼面的开裂。
③建筑物承重能力考虑不足已成为目前结构设计最常见的问题。
④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通常是由不同两部分独立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建筑设计人员为过分追求建筑效果而忽略了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即使建筑设计的方案最终要通过结构验算,但,这只是在假设的荷载作用下结构是安全的。但当建筑的荷载超过假设的荷载,很可能发生裂缝,后果将不堪设想。
1.3 施工作业中的缺陷
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操作,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和施工持续如果它不符合规定的兵力;为了降低成本,材料的使用减少,消耗不足,人员配备不足,以加快分站的建设,以便下一次施工活动,如物料吊装和运输,将在混凝土浇筑在地板上的情况不佳后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话,它很像表明建筑混凝土在不硬化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材料加载和卸载的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
2 防裂措施
2.1 设计阶段的关键阶段是防止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设计中,重点应放在设计和结构设计。应密切合作,建筑师必须掌握的内容与结构的设计。
2.1.1 建筑设计长度的建筑施工方案和简化控制,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应控制的程度。当建筑物长度不太长,那么可以考虑带调整后的铸造方法。当后浇带不能满足要求,按照要求设置,对美的追求是无可指责的。然而,考虑到设计和拓扑结构,首先是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筑。因此,减少室内外的温度,采取保温措施。
2.1.2 结构强调结构筋它被放置在结构的抗裂性。有很大的影响,连续两层楼板,采用连续配筋,设置在隧道洞口加固,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尺寸,以控制板的厚度不应属有交叉,超过120 mm.加强筋为热轧和加强筋,而不是使用圆形钢筋的应变量。增加形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筋和分布,,裂缝控制。当越来越多的两端和3.9m,双钢筋双向设置在正强化不应超过150 毫米间距范围距离地板框架之间的正角度大于3.9m。
2.2 建筑领域
2.2.1 科学合理配置之前,必须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了不追求进度和施工要求的太快,那是必要的。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固化时间无干扰,保证了混凝土板的强度。施工前做的博没有工作,科学合理的各种交叉作业时间。
2.2.2 负担太重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负的主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引起的裂缝。因此,建设N负荷应控制。当模板安装时,浆料应避免集中放置,材料被分散,从而降低钼变形。如果需要,加强措施。为了提高模板空间卸货区材料堆放区的结构支撑刚度,提出了一种方法,提高模板支撑架的刚度。使用加密提前杆和托梁支承刚度的增加模板的刚度增加支撑架。降低变形振动冲击载荷增加在该地区。
3 裂纹处理措施
当楼板出现裂缝时,要赶快修复裂缝,然后进行装修。如果建筑物地表表层的混凝土填平层较厚,可以在混凝土中加上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对于板底裂缝应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如果表面的混凝土过厚,可以用钢丝网对混凝土进行加固。当裂缝压力较大时,建议采用碳纤维键合。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的粘结宽度适用于350 mm-400 mm,这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抗拉强度作用。
4 结论
预防和避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问题出现,就应该预防与防治相结合。从混凝土的制作过程、运送、灌注,到整个设计过程,乃至最后的整个施工作业过程都属于预防裂缝阶段,相比较亡羊补牢,发现问题再处理,做好预防裂缝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本人认为要预防和避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问题出现,就应该预防与防治相结合。从混凝土的制作过程、运送、灌注,到整个设计过程,乃至最后的整个施工作业过程都属于预防裂缝阶段,相比较亡羊补牢,发现问题再处理,做好预防裂缝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和控制对策[J]. 赵丽娜,李静.科技信息(研).2007(28).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何杰.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05).
[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 刘云龙.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4]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浅析[J]. 邢瑞.科技信息.2010(10).
[5]住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J]. 彭浩.四川建筑.2004(03).
论文作者:孟令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裂缝论文; 楼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现浇论文; 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