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示范小学 云南 南涧 675700
在一个金秋时节的新学年,我中途接了一个特殊班级。这个班共有53人,其中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有20多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有4人。从教多年来,我曾接手过很多班级,但这次的心情尤为复杂,真不知如何去开始与这个班的同学相处?突然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关,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我着手新班级的教学工作之前,认真分析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由于各方面原因,加之教师连续更换,致使该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相应影响,学生们对数学成绩的高低特别敏感。
多年的教学也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一个大胆的尝试开始在我心里翻腾……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时,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就给学生办了一个“银行”,一个给我的学生贷分的“银行”,我给学生设置了短期“贷分”和长期“贷分”两种服务项目;短期的是二至三个月,长期的是一至二年,“贷分”的方式和条件是在上一次测试成绩未公布之前,经本人口头申请,以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作为“偿还”能力,在自己的“偿还”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分”,同时还以记录为证,记录仅限于科任教师和学生本人知晓,最后将原始成绩和“借贷”进行合成,所得到的成绩就是本人告知家长和公布于班级的“最终成绩”。在经过一翻细致的讲解之后,我鼓动学生以前一次测试的卷面分数作为参考,然后比照自己心中的目标成绩,将其间的分值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数额,并以此作为告知家长和公布于班级的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时,出乎意料的情景出现在我的眼前,教室里变得异常热闹,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当然也有的学生对这突如其来的“行长”的做法似乎不理解;最后,53名同学中有49名向我“贷”了分。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贷分”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的同学出现了大的变化,我就在他们的作业本上或夹带小纸条的方式给他们提示,“还记得你的目标是什么吗?加油!”、“近期表现不错,继续!”……
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迎来了贷分教学的首次检验,学校统一组织了期中测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中上。通过考后的仔细评阅,我发现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两天后,我把试卷发还给了学生,并在每个同学的试卷上都一一写上了评语。
小碟同学的四年级期末测试时的卷面成绩是76分,两个月前,她向“银行”借贷了14分,在期中测试中,她得到了92分。于是我在她的评语中写道:“谢谢你的利息,继续加油!”
另一名叫小宇的男生,四年级期末测试时的卷面成绩是86分,他也试探性地向“银行”借贷了2分,测试中,他得到了87分,我就在评语中写到:“假如不改变听课方式,下次可能会87分变为80分以下哦,但我更相信你会把87分变成97分。”
在我把试卷发还给学生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在试卷上写一句话,同时请家长也给他们写上一句话;就这样,通过一种教学方式的尝试,有效地将学生家长、学生和老师的信任与鼓励糅合在了一起,共同帮助孩子们朝着一个方向恒久努力,而不至于像从梭鱼。一学期过去了,我发现,许多向“银行”贷分的同学都得到了稳步上升。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也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与学,用真诚拥抱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智慧点燃每一盏明灯。学生出现问题时,不用责备的语言,而是在“随风潜入夜”中“润物细无声”。用期望、用爱心去探究一道道解不完的教学难题,为孩子们创设稚嫩心灵的避风港!
作者简介:自凤花,1973年10月出生,女,彝族,一级教师。1992年7月毕业于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8月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函授毕业,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南涧县示范小学,2008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曾多次在省级、州级、县级的比赛中获奖。
论文作者:自凤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学生论文; 成绩论文; 的是论文; 同学论文; 卷面论文; 教师论文; 银行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