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教学案例
滕孝芹 山东省烟台二十四中 264000
这一年来,我反复学习、研究了“脑科学与教育”,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用科学的用脑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运用“科学用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用脑”的教学理念展现了充满成功希望的前景。“科学用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其在校期间更加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使其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明智的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师将“科学用脑”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去,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思维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能够从教师那儿学会运用自己奇妙和独特大脑的学生是幸运的,学习的成功将伴随他们一生。
二、“科学用脑”的初中政治课“开场白”的实践
1.“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重大时事,如学生安全时政、一带一路、总统选举等等;班风建设,如拾金不昧、文明礼仪、常规考核等等;还有新书推荐、家乡巨变等等。另外,教师也可以事先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新闻”,便于导入新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几点要求。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开场白”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的目的:快速地改变学生的状态,使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力。其次,精心设计,有序开展。再次,体现公平,照顾“差生”。最后,持之以恒,不断完善。
“科学用脑”的教学理念认为,音乐的使用无处不在,而且神奇无比。音乐能够调节情绪。平静的音乐可以立刻为你的课堂营造有益的自然而轻松的课堂气氛。
2.音乐结合语言。一次记忆犹新的教训:一节政治公开课,我“开场白”播放了《天路》的音乐。课后,教研员问我:“你播放音乐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达到没有?你选择的音乐恰当吗?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听音乐吗?是不是播放了一段音乐就叫友善用脑?”我茫然。
音乐的选择:为了让身体平静和头脑清醒,采用2—3分钟的心跳节奏的乐曲进行放松,例如中国民族轻音乐《化蝶》。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选择和再制作。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应当上网查阅资料,或向音乐教师请教,或看一些课件。音乐的使用:尝试使用音乐时要循序渐进,保证学生都明白这样做的目的。说“音乐是为了帮助我们进入良好的状态,不用仔细聆听,顺其自然。”如果你能够发现班级中有学生擅长吹奏器乐曲,由他吹奏一个片段,也许会收到奇妙的效果。当音乐响起,教师或学生用平静、缓和的语气谈一谈上节课内容的关键词,或将要学习的几个问题,或轻轻朗诵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联的歌词、名言警句。
“科学用脑”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计划安排课堂内容的一部分作为运动,能使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有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力能集中到学习上去,从而提高学生在教室学习的动力。
3.健脑操运动。健脑操是一套简单的身体运动。用健脑操释放压力和促进身体、大脑平衡。健脑操有三种主要的运动形式:交叉运动、伸展运动、兴奋运动。通常说来,最好是从三组中选择一组,做其中一到两节,让大脑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作为教师应当向学生说明做健脑操可以减轻紧张带来的生理影响,可以促进放松的思考和学习,激发学习的动机。让做健脑操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并能认真按要求做好。教师应当和学生一同做健脑操,起示范作用,同时注意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动作,也可以安排一名学生在前面领操。
三、“科学用脑”教学实践的思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的三本书《指导学生学习》、《学会如何学习》、《父母家庭作业手册》的对象正好涉及了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相互关联的三个主要因素。科学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提高教学质量,掀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准确把握,注重宣传。为了准确地把握“科学用脑”教学方法,我认真学习有关“科学用脑”的书籍,看相关课件,进课堂听课,开“科学用脑”的公开课。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用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科学用脑”的运用。在工作中,我组织学生成立学习“科学用脑”的兴趣小组,定计划、定时间、定要求;利用家长会和家校通平台,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用脑”,做好“科学用脑”的“启蒙运动”。
变革观念,收获惊喜。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在活动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学生的精神境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沮丧厌倦和漫不经心的情绪消失了。“动”出了激情,“动”出了自信,“动”出了能力。
“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科学用脑”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只有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上课时的压力减少了,才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学用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
论文作者:滕孝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音乐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