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吴涛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吴涛

东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黑龙江牡丹江 157299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了解,在所有阶段都要增强混凝土质量管理。提升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增强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由于混凝土需要多种材料基于一定的配制比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因此,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作业规程以及技术规范性文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工民建项目的设计要求及使用年限要求。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规程以及技术规则,极易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诱发安全事故。混凝土浇筑技术含有分段分层技术、分层技术等,不同技术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也不同。

2概述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

通常,混凝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比如:外加剂以及粗细骨料等等,属于人工合成材料,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裂缝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原材料质量以及混凝土配制技术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处理,导致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很有可能碰到温度迅速改变的情况,混凝土成型主要是借助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行,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和混凝土自身的材料有密切联系,水泥水化作用与外界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外界环境温度上升,水化作用就会日益加强,进而导致混凝土慢慢凝结。然而因为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造成水泥水化作用出现不正常,进而造成裂缝情况存在。就混凝土材料来讲,在浇筑中若质量控制效果不显著,就很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重视浇筑质量的有效控制,而且重视原材料质量的检验,不断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

3混凝土配制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混凝土配制本身涉及到比较多的环节,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分析,力求确保混凝土配制施工质量。首先,在选购各种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期间,施工单位要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校核工作,如要对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粒径以及级配情况进行仔细校核,或者仔细地校核水泥的成分构成与品质等。其次,要采取计算与实验室检测的方式,科学地确定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然后以此为依据,对混凝土配置中各种原材料的投放次序以及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后,要通过坍落度试验、强度检测试验等试验检测,提前检测所配置施工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劣质混凝土应用于后续施工中。

4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还要注意科学地设计模板施工体系。在设计模板施工体系期间,施工单位要立足于现阶段的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如混凝土浇筑特征以及工民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图等,科学地制定模板施工方案,期间要确保模板搭建、拆除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比如,在选择模板面料期间,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的工民建工程建设需求,确保模板强度、刚度以及硬度等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此外,在安装施工所用模板期间,施工单位要注意相应地采取一些防护对策,旨在全面确保其安装的精度满足规定要求,避免因为模板之间的过大缝隙而造成漏浆问题。

5混凝土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钢筋工程也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确保整体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钢筋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也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在应用钢筋材料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对钢筋的型号、质量、数量等基本资料进行仔细校核,确保现场中所用的全部钢筋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要对钢筋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定等进行仔细地校核与控制。比如,针对钢筋连接的方式,要结合具体工民建工程建设施工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绑扎、焊接等方式;针对钢筋接头部位的搭接尺寸,要符合钢筋施工技术标准等。

6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中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倾倒高度,力求使其保持适中状态,避免过高或过低操作而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均性。比如,过高的浇筑高度容易使混凝土浇筑出现串筒或离析问题,过低的浇筑高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均性。其次,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实际浇筑时间,力求在短时间内连续浇筑混凝土,避免过长浇筑间隔而影响浇筑施工的质量。再次,针对梁、板、柱等建筑关键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必须要遵从相应的浇筑施工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全面确保浇筑施工质量。比如,在成排柱子浇筑期间,要同时浇筑两端的排柱,之后依次向中间进行推进浇筑,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旨在确保排柱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7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在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开展有效振捣施工,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首先,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期间,施工单位要灵活地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并采取垂直振捣施工方式,确保混凝土振捣之后的表面保持良好平整度与坚实性。如果采取斜向振捣方式,那么混凝土表层与振捣棒之间的夹角适宜控制在40°~50°,同时要确保振捣点位设置的全面性与均性,避免出现漏振问题。其次,施工单位要结合工民建工程施工中钢筋与模板设置的实际情况,如结合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等,科学地确定振捣设备的移动间距,避免因为过大移动间距而影响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比如,在遇到轻骨料类型的混凝土时,为了确保振捣施工质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要控制在有效振捣半径的1/2范围之内。后,在振捣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以表层混凝土不再下沉或不在冒泡为主,力求全面确保振捣施工的质量。

8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是进一步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施工技术,可以分成自然养护、洒水养护等多种施工技术类型,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特征等进行合理选择。比如,针对自然养护而言,施工单位要确保养护温湿度设置的适宜性,尽量遵从自然的气候变化特性。而洒水养护则是在外界环境中的气温超过25℃之后,要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之后的6h内开展,尤其是干硬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立刻开展养护施工。此外,一般类型的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一般适宜控制在7d左右时间,而如果对抗渗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相应的养护时长一般不得少于14d。

9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出现诸多问题,比如:配制混凝土以及养护混凝土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必须要重视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工民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瑛.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23.

[2]赵利.探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22):258~259.

[3]冯大勇,白毅峰,苏小涛.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

[4]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论文作者:吴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吴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