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性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分析有效、科学管理预防控制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月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5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数据显示,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科室主要为手术科室,占65.38%,护士在职业暴露人员具有最高发生率,大约是69.23%,医生为26.92%,保洁人员3.85%,乙肝、梅毒、HIV、丙肝、不明暴露源占据职业暴露发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占51.92%、15.38%、3.84、3.84%和1.92%,锐器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方式。结论: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的关键就是培训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提升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17-02
职业暴露实际上是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劳动者经眼、鼻、口、破损皮肤、粘膜等和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接触的情况。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生涯中十分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同时也是诱发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关键影响因素[1],污染的锐器伤或者针刺伤为主要暴露方式,粘膜和破损皮肤和患者血液或者体液接触导致感染。针刺伤属于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严重威胁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怎样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以及感染的出现,改善医务人员防护意识,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同时也成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的关键内容,因此需要采取有效且科学的方式降低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月—2017年12月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现对情况通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上报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监测。
1.2 方法
1.2.1登记及评价、预防用药 根据《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设计使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暴露者一般情况、职业类别、暴露方式、暴露部位、致锐器伤种类、暴露后相应处理、源患者情况、预防性用药等进行登记。
1.2.2监测与随访 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通过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抽出的源患者和暴露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需要进行梅毒血清实验的血液标本使用梅毒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根据血清学病原标志物结果,确定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血清学病原标志物的监测项目与监测时间。对需要预防性用药者同时监测其用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依从性。
2.结果
2.1 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情况
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科室分布,手术系列科室最多,占65.38%,并且在总体科室中急症情况较多的科室暴露人数较多,如普外科、神经外科和急诊科。职业暴露人员中以护士为主,占 69.23%,见表1。
2.3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临床上需要立即处理发生职业暴露的现场,并且从近心端朝着远心段进行挤血,同时以生理盐水或者流动水进行冲洗,通过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和包扎等,后之后及时报告到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备。本院立即现场处理了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具有100%的处理率。
3.讨论
3.1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策略
3.1.1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 预防职业暴露过程中加强防护知识是主要措施,医务人员不能足够认知职业暴露危害,没有足够的职业防护意识,等容易诱发职业暴露。本次数据显示,新上岗的护士大约有91.00%不了解什么是标准预防,大约52.90%护士不了解医院职业危害的相关影响因素。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让医护人员构建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全面了解防护相关知识,确保医护人员可以自觉遵守防护标准,科学的处理职业暴露后的流程,并且及时对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备[2]。
3.1.2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 规范医护人员才做是防止发生失误的主要要求。经大量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2%至68%的锐器伤可依据规范诊疗操作进行有效预防。依据规范操作标准实施相关处理,可防止医护人员紧急情况下因慌乱导致锐器伤。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携带治疗车等一些必备物品,不可用手直接接触带有血迹的一些锐器。
3.1.3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预防过程中标准预防属于最佳的一种措施[3]。临床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出现体液或者血液喷溅的现象,因此采取手卫生、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戴手套、戴防护面屏等标准预防方式,可将血液或者体液暴露有效避免。特别是门诊患者等一些存在不清楚血清学阳性结果的患者,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带手套操作,不大能够避免暴露或者穿孔,也不大会对手的灵巧度造成很大影响。
3.1.4合理配置防护用品 职业暴露出现率降低的物质保证是置必要的防护用品配。职业暴露防护中防护用品具有最显著的影响。在科室医务人员容易看见的位置放置防护用品,并且让医护人员实施交接班管理,同时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中将防护用品配置当做必查项目。
【参考文献】
[1]孙玉鑫.产科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风险调查与防护策略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
[2]段秀琴.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70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9(12):902-903.
[3]邱有霞,李露.22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6,11,36卷第11期增刊.194.
论文作者:何蓉,刘华英,陈晓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
标签:职业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防护论文; 血源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科室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