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在经营过程中,愈加重视营销的服务质量,这对提高销售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而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为了满足新时期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电力营销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以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服务质量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构建服务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体系;问题研究
引言
伴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力用户数目也在逐步增加,电力企业中,电网管理也逐渐趋向于智能化的管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使得中国智能化电网也在持续进行革新,中国的电力营销在智能化这一背景下应当努力建立新的营销模式,借此来适应持续发展的电力营销改革。
1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背景
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电网企业在市场电力营销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大。基于“大营销”的理念,对电力营销事件进行全面性的协调和调度指挥愈加备受重视并引起深入的研究。电力营销工作具有点多面广、作业分散、流程复杂、时效性高、与客户接触点多等特点,加强对关键节点和指标的过程监控,是减少差错、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基于营销大数据集中,通过构建电力营销服务平台以“全面整合电力营销资源,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电力营销指挥能力,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为核心目标,面向“电网企业市场电力营销”,以“电力营销指挥业务”为主导,针对电力营销的“数据”“流程”和“事件”,实现“监督稽查”“沟通协调”及“调度指挥”的功能。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体系,对电力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实施集中监控与调度,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营销业务的管控力、日常业务的执行力、客户服务的监督力,实现电力营销管理向集中精细化的进一步转变,促进电力营销整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电力营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部分电网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主要包括电力安装、收费和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方面。面对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电力营销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2.1电力企业营销体系意识淡薄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大部分电力企业把电力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却忽视了电力营销管理,营销意识薄弱,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供电服务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电力产品销售,导致用电客户的流失。
2.2电力营销体系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逐步提高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水平是适应发展要求的必经之路。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仍采用为传统的电力营销体制,存在运行管理程序繁琐、营销方式复杂等诸多缺陷,使得很多营销业务工作不能有序推进。
2.3电力营销体系风险隐患
电力营销体系存在较多风险隐患。在技术方面,营销系统设计初期就埋下一些隐患,比如,部分电力企业营销系统漏洞较多,容易被黑客入侵,导致电费计算错误;在人员方面,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差,误操作为电力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3构建现代化的电力营销体系措施
3.1提高薪酬体系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现有薪酬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的现状,电力企业要加大对薪酬体系的改进力度,改变原先单一的报酬机制,做好员工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薪酬标准,保证每位员工得到的报酬都是合理和公平的。同时,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职位还要做好薪酬考评工作,建立完善的统一化测评体系,将薪酬津贴或岗位福利尽可能的向那些处于艰苦岗位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工作难度要求较高的员工倾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薪酬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积极的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实施多元化激励方式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力企业在建立长远战略规划目标下得以长足进步和发展,必须在实施多元化激励方式下,使个人价值与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首先,制定具有价值回报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展开多维动态管理,使员工工资既能展示出业绩导向,同时还能突出驱动要素与价值效用。其次,实施与价值评估相结合的薪酬管理方式,这既能最大程度地衡量出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同时还能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再次,薪酬管理还应与价值开发相结合,以有利于激励员工的自我成长,既可将岗位培训与薪酬标准相结合,还可以实施轮训调考,并在设立专项奖励下增强员工学习积极性。最后,搭建多维平台,全面展开薪酬激励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激励还需要依靠团队文化建设以及增强合作能力的途径得以进一步实现,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在良好的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中发挥最大价值[3]。
3.3实施差异化的电力营销策略
差异化营销是现代营销理念中一种常用的营销策略,它是指在成熟的市场中,企业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市场,针对子市场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措施,包括制定并实施不同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充分服务于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质客户,才能不断提升营销效果。因此,电网企业要对所辖地区的用电客户的用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比如,用电量、用电的潜在需求量、电费价格、电费回收情况、所在电压等级等,并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大数据方法,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结合分类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服务,特别是优质用户,要提供优先主动的服务,从而锁定市场份额并扩大市场收益。
3.4电力销售服务新模式
电力营销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电力商品的正常销售,核心要素是电价,所以创新电力销售服务模式要紧紧抓住创新电价形成机制这个关键点。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电价不再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而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电价对于用户数量和交易容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和利润。要针对用户的消费心理和多层次的用电需求,加快推行以菜单电价为核心的电价新体系,制定适应电力市场需求的主流类型电价菜单,包括固定电价、分时电价、极端峰时电价、可变峰时电价、实时电价等。进行电力营销时,把电价菜单推介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一种电价模式进行电力消费。
3.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中的各个电力企业也积极地制定了一些服务措施。电力企业就必须要积极地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电力营销工作的主要位置,不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充分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要想完善营销服务,开拓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还需要创新服务措施,改进服务项目,比方说通过服务热线人工服务等功能来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化的咨询服务、保修服务等。并且,电力企业也可以加强与银行、电信等机构的合作,尽量让客户的电费缴纳、查询等变得更加方便,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结束语
电力营销智能化体制构建可以给电力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带来巨大的变革,一则,能够提升电力企业营销工作效率,二则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与使用的满意度,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各方面的用电需求,保证用户用电安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利用网络对电力营销体系管理开展大数据化的管理,大大提升了用户与企业的信息安全,可以有效推进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胜.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低碳世界,2019(03):103-104.
[2]田丽莉.“互联网+电力营销”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213.
[3]张翔,张乐,王艺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研究及战略转变[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3):147.
[4]唐俏丹.论电力营销监控体系建设[J].智库时代,2019(08):37-38.
[5]钟立华,李飞伟,杨悦群,张文冰,袁志聪.电力营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1):29-33.
[6]张忠军.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策略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0):99-100.
论文作者:梁彩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电力论文; 电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体系论文; 电网论文; 客户论文; 薪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