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重视理论修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共产党人论文,中国论文,修养论文,重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题,既向人们展示了充满光辉的美好前景,也使人们领悟到了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实现这一主题,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学习,重视理论修养,努力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有效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没有理论感,科学社会主义就不能深入人们的血肉,工人运动就不能发展并取得胜利。
理论感,是指对理论的需求感和兴趣感,对理论较强的悟性,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自觉性。理论感是理论素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重视理论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理论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恩格斯就曾把理论斗争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并列。指出,这三种斗争形式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有计划地进行,才能使工人运动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马克思主义者也十分注重提高革命群众的理论感,把理论感作为衡量无产阶级运动水平和无产阶级战士觉悟的重要标志。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在理论方面的优越之处作为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在《德国农民战争》的序言中,恩格斯还曾把当时的德国工人运动与英、法等国工人运动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他指出,英、法等国工人运动之所以前进得很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一切理论的漠视或是发生理论上的混乱和动摇。而德国工人运动之所以处于有利的地位,处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其一大优越之处就是“他们属于欧洲最有理论修养的民族,他们保持了德国那些所谓‘有教养的人’几乎完全丧失了的理论感。……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635页)恩格斯认为,“这个优越之处无限重大”,它可以使德国工人阶级以罕见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而使德国工人运动“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他还认为,“将来如果有意外严重的考验或者重大的事变要求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和毅力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有充分的准备。”(同上,637页)恩格斯的话果然有先见之明,几年之后,德国工人遇到了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这样意外的严重考验,而德国工人确实是有充分准备地迎接了这次考验,并且胜利地通过了这次考验。列宁继承了马、恩的思想,他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通过对俄国党内经济派的论战,深刻地阐明了提高理论感、重视理论修养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在《怎么办》中指出,俄国党内近年来人们对理论兴趣的减弱,对理论思想发展的冷淡和无能,使得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活动的偏向同时髦的机会主义说教结合在一起,这个轻视理论的错误“可能引起极其可悲的后果”,甚至“可能决定俄国社会民主党许多许多年的前途”。所以列宁大声疾呼:决不能贬低理论的意义,决不能丧失对理论的兴趣。他强调,在人们对理论漠视的情况下,加强理论修养显得更为重要。* 是在这一背景下,列宁提出了两句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选集》,第1卷,241、242页)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
第一,理论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本质的要求。恩格斯当年在高度赞扬和评价德国工人阶级理论感的时候,就曾提醒人们时刻牢记,社会主义自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没有理论感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也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感产生的精神成果,而理论感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第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论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感,“就无法摆脱政治上摇摆不定,目光短浅和幼稚可笑”,就无法承担“历史所赋予我们的种种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
第三,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理论感是党坚强有力,能经受各种严峻考验,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前途的一个思想基础和优势。丧失了这一点,党也就丧失了生机和后劲。而这一思想优势在实践中的物质转化,则必将大大推进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不断地增强全党的理论意识,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第四,在无产阶级运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注意理论感淡化的倾向,不断摆脱“蔑视一切理论,怀疑一切思维的最肤浅的经验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00页)尤其要注意防止和避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可能出现的理论水平有所降低,理论兴趣有所减弱的问题。忽视这一点,将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无穷损害。
(二)
历史经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重视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70多年党的历史就是这种结合的历史,而70多年结合的过程也正是党在理论上不断成熟,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两大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成果。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则是这种结合的物质成果。我们党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从国情和党情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尤其十分注重全党理论水平的提高。其主要特点:
第一,把学习提到了思想的、政治的、战略的高度。把增强理论感,提高全党的理论素质同增强党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同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实现党的历史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越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转折关头或是党的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求全党要加强学习。1938年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为了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成为领导人民的坚强核心,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提高马列主义的修养。全国革命胜利前夕,为了使党适应地位、环境、任务的新变化,领导新中国的建设,毛泽东同志又号召全党要重新学习。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这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新世纪的历史责任出发,提出了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的号召,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
第三,加强理论学习,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当年毛泽东同志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时就提出,在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方面,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邓小平同志当年提出在“全党造成学习空气”时,也突出强调首先提倡干部的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号召全党掀起学习热潮,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时,再次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了要求。领导干部增强理论感,加强理论学习之所以重要,之所以迫切,是领导干部所肩负的责任使然。首先,能否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增强领导干部的理论感,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深入他们的血肉,他们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按照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其次,能否不断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关键也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如同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一样,邓小平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推向新的发展,同样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庄严的责任。
总之,“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三代党中央领导核心反复强调、倡导的口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郑重的党的历史,也是不断学习、不断以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历史。
(三)
时代要求: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增强理论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有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习固然重要,但说一千,道一万,还得靠干。我们说,社会主义确实是干出来的,但干和理论学习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也从来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过去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的发展还将证明这一点。毫无疑问,学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来说,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将出现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竞争极为激烈的局面。因此,加强学习,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资本。从我国现实来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是别人认为走不通的路,也是我们必须走而且要走成功的路。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以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这一切都对党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级领导者必须具备与时代要求同步的思维能力,并具有如下思维特点:第一,清醒的思维,有政治家的深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矛盾面前,能有深刻洞察力和较强的应变力。第二,超前性思维,有战略家的睿智。能正确把握全局,预测未来,提出具有前瞻性、全方位的决策和设计。第三,创造性思维,具有科学家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奋力开拓,能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一历史先河的跋涉中,开辟一条通向胜利彼岸的成功之路。领导者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刻苦学习,没有广博而精深的理论功底是绝对不行的。实践证明,理论越深厚,功底越扎实,人的视野也就越广阔,实践也就越富有创造性。所以说,提高干部素质千条万条,最重要的一条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然而,“仕”而不学、玩风太盛、心态浮躁,在一些干部中反映十分突出。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5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在一些地方、部门和一部分干部中,仍然存在着轻视理论,钻研理论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空气不浓的情况”。一些人满足于忙忙碌碌,淹没于文山会海,热衷于迎来送往,甚至陶醉于灯红酒绿。虽知之不多,却又感觉良好,对理论既无功底,却又缺乏兴趣。浅尝辄止甚至坐不住,看不进,反映了他们学习时的状态;而跟着经验找感觉,跟着感觉找出路,则又反映了他们工作中的状态。由于理论感丧失或缺乏,致使有的人认识浮浅,工作没有新高度,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出现了政治上或经济上、生活上的错误。可见,“学习”的口号,常常被喊得最响,称之为最重要,但现实中又常常最容易被忽视,被冲击,被视为无所谓。然而,就是这无所谓的“小事”,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则可能反映出其根本的决定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觉悟程度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就愈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这要算是一个定理。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增强理论感。要从思想的、政治的高度认识理论学习的意义,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看成是共产党人的一种政治行为和政治需求。要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把邓小平理论自觉地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总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的良性循环中,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将不断提高,迈向新世纪的步伐将更加坚定。历史将证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于时代的重托,无愧于人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