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笔谈,六篇)——邓小平的人才观及其历史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当代中国论文,价值论文,人才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才方略演变的过程,可以发现,邓小平的人才观是这一演变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里程碑作用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的人才观及其实施,当今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就失却了基础和前提。
一、邓小平人才观的起点是解放人才,还人才以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邓小平的人才观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邓小平的话语体系里,“人才”与“知识分子”几乎是同义语。当时我国的知识分子工作在经历了20余年“左”的指导思想失误的影响之后,知识分子作为阶级异己力量,被排在了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的第九位,俗称为“臭老九”,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被长期剥夺工作的权利,在接受工农再教育的体力劳动岗位上耗费着青春。邓小平在主持工作之后,立即着手在一系列方面对知识分子予以解放。
首先是精神上的解放。即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果断推翻“两个估计”,打碎了长期套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将其从“臭老九”的社会定位中解放出来。继而又通过平反冤假错案,使许多长期受迫害的知识分子恢复了应有的人格尊严,重新获得了以自己的知识特长贡献社会的机会。
其次是理论上的解放。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观出发,明确指出:“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不是讲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吗?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确认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强调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认定他们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而且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从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高度,也就是从知识分子社会属性的根本层面上确立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社会地位,走出了我国在知识分子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左”的认识误区,结束了党在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过程中“左”的偏颇的历史。
其三是政治上的解放。“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邓小平就带领全党旗帜鲜明地反思了党曾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发生的“左”的失误,开始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拨乱反正。他曾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他还说:“从政治立场这个基本方面来看,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应该说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的。这样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一支依靠力量。”(《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真心实意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即从政治上给予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结束了20余年知识分子被作为阶级异己力量被打击、被排斥的漫长历史,开创了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
二、邓小平人才观的核心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早在1977年上半年,邓小平就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这是针对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失误导致的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的现象而提出的。1984年,他又就《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说:“《决定》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同时,他先后提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两个著名论断,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使得这一方针能够贯穿于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
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包括着丰富的内涵。
其一,要形成良好的氛围。一是创造党内氛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二是要求形成领导氛围。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人才问题,别的不说了,今天就讲两点。第一,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效。第二,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标志之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三是营造社会氛围。“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其二,要从政治上信任他们。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当作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诸如强调干部要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促使一大批有学历的人才走上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
其三,要从思想感情上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作“国宝”和“财富”,视为国家发展和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其四,要从精神和物质上鼓励他们。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予以重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就指出:“要建立必要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制度。报酬、奖励和荣誉要同个人贡献密切联系起来。对有重大贡献的实行重奖。”(《知识分子工作手册》,党建读物出版社,第20页)
其五,要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他们,切实落实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待遇,主要包括工资政策、住房标准等,不断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邓小平还幽默地称自己愿意做好专家学者的“后勤部长”(《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其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舞台。即对人才要在工作上放手使用,并且力争用其所学,扬其所长。在其所提出的科技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保证专家学者们每周六分之五的工作时间,为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创造了条件。
正是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确立了“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等一系列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开创了我国的知识分子即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三、邓小平的人才观的关键是坚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评价标准
首先,他坚持两点论。即红与专、德和才,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红与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页)其次,他强调重点论,即红是第一位的。诸如他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培育“四有新人”。所谓“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条中有三条都是关于“红”的要求,只有一条是讲“专”。其三,他还创造性地把“红”与“专”的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认为只要自觉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就是“红”。他说,“世界观的重要表现就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另外,他认为,只要对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做出贡献就是红的表现。他讲过,“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再者,他一再强调干部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求以德帅才,以才载德。倡导建设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四、邓小平人才观的重点是坚持制度化、社会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他一再强调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求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去培养人才。他力排众议,建议尽快恢复高考制度,使中断多年的制度化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重新又建立起来。并且适当放宽了77、78、79级的招生年龄,不断扩大了招生规模。在全日制招生的基础上,又实行了函授、电大、夜大、自学考试等一系列成人教育制度,使大批错过接受正规教育年龄的成年人重获学习的机会。他坚持开放,建议大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借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加快我国人才培养步伐的同时,努力提高培养层次。在他的建议下,国家还实行了学位授予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等等,为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养成提供了制度保证。他还将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培育“四有公民”,使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制度化、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实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五、邓小平人才观的立足点是战略性的人才价值思维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由现实到长远的发展过程之后,一系列关于人才的战略性思维命题便应运而生。
其一,关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在坚持制度化、社会化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把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同交通、能源一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在人才培养层次方面,他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强调要建设两支人才队伍,即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其二,关于人才地位的战略思维。他提出了“科技是生产力”、“科技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理论高度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和先导作用。他认为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小和质量的优劣直接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因此要求建设宏大的科技大军。邓小平强调聚集人才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培养人才是振兴中华的百年大计,形成人才辈出的良性机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措施。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人才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创新特色,开放特色、体现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心,以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实践主体论思想,涉及人才素质、人才修养、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教育、人才管理、人才开发等一整套人才思维的命题,对当今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人才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