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区域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53(2013)03-0344-06
修回日期:2012-12-2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和政府适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明确要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步推进,将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已从东部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中-西兼顾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转变,正经历着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跨越,因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06年,胡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同年国务院将此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当前我国区域创新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典型表现在四个方面:中科院、科技部、军工、教育部等创新资源融合困难,政府、企业、院所等多元创新主体转换困难,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多内容的集成困难,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与环境创新的多路径选择困难。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1],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系统性理论溯源梳理研究,导致区域创新体系原理性阐述出现混沌状态,难以自成体系;二是由于缺乏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正统理论支撑,导致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众说纷纭,未能达成一致共识;三是鲜有运用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从动态视角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导致其系统运行与演化理论尚有较大研究空间。因此,有必要依据老三论、新三论科学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系统性梳理其定义、结构、运行及演化理论,进而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1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
区域创新体系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方面,其理论溯源也相应地来自于经济学、系统学、创新学等多学科的集成。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产生的历程来看,其理论溯源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系统论三个方面,其中区域经济理论揭示了区域创新体系诞生的最本质经济原理,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动态研究范式;创新经济学诠释了区域创新体系内涵与运行发展模式,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部分理论框架;创新系统学以中观分析为主,微观、宏观分析相融通的研究范式,将区域创新体系引入系统研究范畴。
1.1 区域经济理论
在区域创新体系本质研究方面,区域经济理论与其存在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区域经济理论解释了区域创新体系三大方面的经济本质问题:区域创新体系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区域创新体系如何在空间上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如何动态演化,相应区域经济理论溯源点也被划分为三大部分:区域增长理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演化经济学,如表1所示。
区域增长理论在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的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分工理论、区位理论后,产生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区域经济增长受到资本与储蓄的影响,经过新古典经济学的索罗-米德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修正和完善,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还要受到人力、技术进步等要素影响。区域增长理论中关于资本、人力、技术三大方面的论述,为区域创新体系投入要素提供了经济理论解释。区域增长与区域发展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后者理论范围更宽[2]。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中的区域非均衡理论运用经济语言解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空间聚集过程是以创新增长极为源头,通过创新的梯度推移或反梯度推移,从核心区扩散到边缘区,从而完成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集聚,形成二元经济并存的结构;同时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新产业区理论正是基于类似硅谷的创新区域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理论[3],从而又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实证研究支持。随着对新古典经济学简化论、还原论、决定论等哲学观的反思与批判,演化论被引入到经济理论中,提供了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同的研究范式。在演化经济论中,坚持同一体论主张运用达尔文主义的变异、选择、遗传和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来阐述经济演化过程,而反对同一体论采用新熊彼特主义论述经济演化过程。演化经济学由于能够真实地表现经济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动态研究的核心思想之一[4]。
1.2 创新经济学
相对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溯源关系更进一层,主要集中体现在内涵与运行方面。从整个创新经济学范畴来看,大体经历了创新基础理论、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三大阶段,相应地也诠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部分内涵、运行模式、扩散发展原理,如表2所示。
20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将创新内涵界定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来源、新组织五大方面,开创了熊彼特式创新理论。从国内外文献综述来看[1],研究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大多是源于以上五方面改进而来的,因此在区域创新体系内涵方面,熊彼特式创新理论有着深厚的溯源关系。随着后来学者进一步细化研究,熊彼特式创新理论逐渐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分支;二是以制度变革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分支。在经济演化论复苏的背景下,两条分支逐渐融合成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中,获得了一批对创新过程再认识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两大基本创新内容,新熊彼特创新理论为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内容认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长期创新推动因素争论中,产生了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技术-市场二元论、需求-资源模式等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但由于忽略了反馈线路、组织复杂性等因素,受到许多学者质疑,经过修正衍生出集成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开放创新模式、网路创新模式等非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当前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正从单一简单模式向复杂系统模式转变,而非线性创新行为中集成、协同、开放、网络模式,很好地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创新扩散一直是区域创新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区域创新体系成效的关键点,而创新经济学中的S型扩散模型、创新-模仿扩散模式、时间替代模型等为区域创新体系扩散发展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1.3 创新系统论
从创新系统论发展历程来看,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范式渊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企业创新系统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解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部分创新内容及其存在意义,其中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是溯源关系中最近的两层理论。
随着创新过程的复杂化和综合化,系统范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得以诞生与应用,从而将创新研究视角引入到企业、产业、国家等多层次系统范畴。创新理论诞生之初,其研究视角隐含前提就是从微观系统角度揭示企业创新行为,衍生出了产品创新理论、管理创新理论等,为区域创新体系微观产出和部分创新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企业创新行为聚集和创新链的形成,创新理论研究的系统范式也逐渐上升到产业层面,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环境创新系统理论相继形成,从而对区域创新体系的中观产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逐渐成为创新系统范式中最为成熟的理论分支,产生了以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论、国家制度创新系统论、国家知识创新系统论为代表的学派,为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宏观意义提供了依据。
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框架
2.1 区域创新体系内涵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国外以Cooke[43]、Asheim[44]、Autio[45]的观点为代表,国内以胡志坚[46]、黄鲁成[47、柳卸林[48]的观点为代表。由于各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但大多包含了四大方面内涵[49]:(1)区域创新体系需要一定的主体参与,目前讨论较多的有政府主体、企业主体、院所(包含科研机构和中介结构)主体等;(2)区域创新体系是依托一定投入资源支撑的,大多涉及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3)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对象范围内展开的,包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4)区域创新体系结果是创新产出的输出,大多认为存在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基于此,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可以界定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实现预定的创新发展目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人才、资金、技术投入,推动制度、科技、管理等内容创新,不断优化环境、创新产品、提升产业而形成的创新主体相互转换、创新内容相互作用、创新投入相互支撑的系统。
2.2 区域创新体系结构
系统论认为系统结构的形成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二是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三是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产生整体功能。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综述过程中,梳理出了资金、技术、人才三大创新投入要素;技术、制度、管理三大创新内容要素;产品、产业、环境三大创新产出要素,同时融入政府、企业、院所三大创新主体要素,从而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十二大系统要素。这些要素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组合形式,形成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内容子系统、创新产出子系统、创新主体子系统共存的层次结构,从而产生了推动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系统功能,形成了遵循系统论的区域创新体系初级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论下区域新体系结构
控制论认为体系与外界的相互联系是采取输入和输出的方式来控制进行的,伴随存在着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其内部结构的黑箱。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外界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形成了其创新投入控制部分,区域创新体系对外界影响形成了其创新产出控制部分,而企业、政府、院所等创新主体如何推动制度、科技、管理等内容创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预知的黑箱板块。同时信息论认为信息流在系统中存在传输、变换、储存、处理、显示和识别过程,具备正负反馈效果。而区域创新体系中信息流以资金、技术、人才为源头,由创新投入子系统输入到整个系统内,经过传输、变换等,由创新产出子系统输出,进而又反馈至创新投入子系统,形成遵循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控制论、信息论下区域新体系结构
通过梳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点,综合遵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老三论的基本原理,共同演化出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四大子系统及各子系统中三大要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最终的整体结构,本文称之为区域创新体系“四三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老三论下区域新体系四三结构
2.3 区域创新体系运行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协同论认为系统要素间会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等方式相互联动,达到单要素资源所无法产生的协同效应。而区域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十二要素也正是通过协调合作与优化组合,遵循着要素协同运行机制,展现出一种系统整体效应。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其运行存在着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保持了有序性的非平衡结构,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和特征。耗散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会随着需求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从原有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但随着内部阻碍的反馈和外界不可控因素输入,系统又会进入紊乱状态。区域创新体系正是基于产品、产业、环境创新需求,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引入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促使体系从无序进入有序,随着内部熵增的反馈输出和随机因素的扰动,区域创新体系又进入不平衡状态,整个过程体现出耗散结构运行的需求导向机制和循环反馈机制。从区域创新体系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其运行又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突变论认为系统在受到偶然干扰因素作用下,会在渐变和连续的变化中出现突然变化或跃迁现象。而区域创新体系在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会经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升级或衰退阶段,但每一阶段的功能需求却有显著的差异,迫使区域创新体系运行遵循主体转换机制,从而实现功能有效衔接。协同论、耗散论、突变论在创新活动中所遵循的要素协同机制、需求导向机制、循环反馈机制、主体转换机制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图4 新三论下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3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意义
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三大转换:高消耗的资源经济向高附加的知识经济转换、被动的区位经济向主动的一体化经济转换、空心化的引进型经济向自主的内生型经济转换,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国家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跨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理论层面来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将延续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区域层面的发展,承担起创新系统论中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理论衔接,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在创新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