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由空想向科学转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想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要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这个问题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时起就已悄然摆在了人们面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条件变化,它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掀开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
马克思以其非凡的睿智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列宁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然而,马克思只解决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问题,列宁也只解决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的问题,至于社会主义建立起来以后怎样巩固和发展,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建设等一系列关系着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限于历史条件,他们都未能预见和解决。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决不是建立起来以后就自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社会主义社会从建立时候起,就把与资本主义的对抗从意识形态领域扩大到了政治、经济等更广阔的范围。在旧世界的包围与冲击中,社会主义能不能发展自己,如何才能发展自己?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从诞生起就曲折多艰。它并没有象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产生于生产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在经济更高的台阶上起步而自然表现出它的巨大优势。恰恰相反,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它的诞生和发展要比马克思的预想困难得多。社会主义终究要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推论,只给我们指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还不是必然的具体现实。要在与资本主义并存并在落后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中战胜资本主义还必须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得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物质精神文明。因此,实现现代化就必然成为社会主义选择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事实上,自人类工业文明出现以来,现代化潮流即以不可阻挡之势将世界各不同国家和地区先后纳入自己的进程。工业文明以其强大的生产力存在和更高的文化发展征服并取代了农业文明。社会主义国家从它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现代化征途上走过了一段路程,但它所达到的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社会主义要超过资本主义的目标,就不能仅仅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还必须有量化尺度的追求即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和生产力水平。
寻找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个问题与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和列宁又使之由理论转化为现实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解决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不要说社会主义最终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会落空,就连自身的生存也会面临险境。列宁在社会主义建立初期也意识到了寻找一条正确建设道路的重要性。但从列宁当时所处的情况看,还不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
二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是从斯大林时代开始的。斯大林把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及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放在实现单一公有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完全化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实现高于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的目的,客观上把生产力发展降到服从生产关系需要的地位。尽管他一再强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但对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什么样的生产力性质相适应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真正搞清楚,以为高度公有化的生产关系能完全适合于苏联落后的生产力现状,能够促进和加快生产力的提高。结果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实际上走到了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去。
斯大林之所以会这样去认识和实践,完全与他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有密切关系。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公有制,要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就必须“把生产资料公有化”(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选集》1979年12月第1版下卷第542页),并把能不能用公有制全面取代私有制视同苏维埃制度能否巩固,社会主义能否胜利来看待。他认为“要巩固苏维埃制度并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获得胜利,单是工业社会主义化是完全不够的。为此还必须从工业社会主义化进到整个农业社会主义化。”(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7 页)苏维埃制度不能建立在“社会主义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7页)“这两种不同的基础上”, 因为“只要产生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的个体农民经济在国内还占优势,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就会存在。”(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7 页)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这就必然导致他在经济建设中不顾生产力现状及其发展要求去强制推行公有制单一形式。
但是,公有制的实现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完成,只是为战胜资本主义扫除障碍,要“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还必须做到“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典范,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75 页)斯大林认为这个问题取决于社会制度,只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社会主义完全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典范”,因为“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懂得他们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不是为资本家而是为自己劳动人民做工的”(注:《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280页),懂得“我们这里工业的收入,不是用来使个人发财致富,而是用来进一步扩大工业,用来改善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文化生活状况,用来减低工农所必需的工业品价格也就是用来改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注:《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107 页)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必然会表现出高度主人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苏联实施的“按劳分配”制度也正是这种设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可惜苏联没有找到正确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有效方式,使得社会劳动成果与个人实际物质利益在相当大程度上相脱节,降低了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最终没能做到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更高的“劳动典范”。
同时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也完全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调动和支配,避免盲目和浪费。他说:“我们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地积累资财,并且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合理地加以分配。我们不患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这就是我们和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有决定意义的地方。”(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269 页)他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越性加以强调,把市场经济存在的自由竞争现象及市场调节作用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否定,创造出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取得了“工人阶级的灾难——失业现象消失了”(注:《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296页)的成就, 但是用行政手段消灭失业毕竟是以牺牲效益为代价的。这种模式尽管也暂时有效地推动了苏联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苏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赶上西方,为日后有力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保卫苏联社会主义成果及发展为超级大国起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效益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等一系列问题。
三
戈尔巴乔夫抛弃斯大林模式,开始了以他“新思维”作指导的“改革”。他把苏联突出的政治、经济、民族矛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归之于现存的政治体制,认为要把苏联从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困境中拯救出来,最迫切的问题首先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开始就把注意力和出发点放在政治体制上,企图通过对政治体制的重新构建来推动生产力发展。如果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是为了探索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那么尽管他动机不差,但由于改革走错了方向,最终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究其原因,其中最关键最突出的是如下几方面:
第一,他在改革中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1990年28大召开前,苏共中央召开了二月、三月全会,作了几项重大决定,其中有一项提出要修改苏联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28大的主要内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改变苏共性质,把苏共阶级性质由过去“全民的党,而就其阶级实质和思想体系而言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党”改变为“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的“政治组织”,把苏共是“苏联人民的久经考验的战斗先锋队”改为既是先锋队,又是议会党。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就会完全失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正确方向,其改革失败乃至葬送苏联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第二,改革指导思想上的错误。1988年7月,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召开的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作了新的界定,回避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这就必然导致苏联改革在实践方法上的失误,改革不是从发展生产力开始,而是从政治体制开始。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政治体制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民主机制,为了更好地推进民主化进程,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提出“公开性”,认为“不公开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把扩大公开性提升到“原则性问题”的高度。在这种氛围之下,苏联社会由“意见多元”进一步发展到“政治多元”,各种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纷纷抬头,斯大林时期隐伏下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被进一步激化。苏联的改革探索证明,指导思想上出问题必然会导致政治上出问题。
第三,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改革中丧失。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模式之所以会产生官僚体制,造成个人独裁和专断,出现违反和破坏法律的现象,根源是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监督,其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他提出对民主集中制要“重新考虑”,“重新认识”。在“民主化”、“公开性”的口号下,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受破坏,从过去党内片面强调集中走到片面强调民主,从左的极端走到右的极端,各种社会思潮乃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流行并泛滥开来,造成党内思想混乱,党组织队伍涣散,失去了昔日作为坚强核心的战斗作用。退一步说,哪怕苏联许多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但只要党组织是个坚强整体,苏联社会主义事业无论如何是毁不掉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这是我们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四
与戈尔巴乔夫不同,中国走了另一条改革发展道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旧有模式的各种矛盾和弊端充分暴露,社会主义发展走到了一个历史十字路口。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停止不前等于死亡,走错方向必定死亡,社会主义正面临着一个十分困难艰险而又非作出抉择不可的严峻历史关头。邓小平以其非凡的魄力在中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3页)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主要在于它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科学解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到底是什么,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的困惑和含混给社会实践带来的困扰。公有制成分多一点还是非公有制成分多一点完全取决于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标志,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只有通过谁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客观标准来评判,社会主义要发展并最终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也只能通过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解决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正确方向,为我党把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找到了正确的理论依据,同时也给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找到了正确的出发点。值得强调的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之作,体现着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刻程度。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搞争论,一心一意搞建设,在实践中提高共识,避免思想混乱。这些思想和做法与戈尔巴乔夫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邓小平在战略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和具体问题上的真知卓见。邓小平成功之处在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比别人更深刻,更准确,更具有一个革命家应有的灵活性和胆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可集中归结为两点。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总结过去的经验时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囿于旧有观念,人们一直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来看待,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完全对立起来。为清除这种思想障碍,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在左的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僵化认识。市场经济也有规律,生产和竞争并不盲目也不自由,它受着市场供求关系和科技水平高低的制约。它只能按照社会需要来生产。正因如此,所以它能够促使生产部门为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市场空间,并通过物质利益与从业者自身的紧密联系而把人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不但能起着更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作用,而且能根治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顽症。这就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问题。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页)四项基本原则中,党的领导是核心,是关键,“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9页)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可能完成改革开放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5页)戈尔巴乔夫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他在苏联的改革也就必然失败,这是实践证明了历史事实。所以邓小平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和削弱党的领导,特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关系着党能不能领导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问题,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所以“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邓小平还特别指出:“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才能保证中国继续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走下去,紧抓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邓小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已经走向成熟。
标签:斯大林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