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采撷生活的花朵论文_陈爱丽

让学生采撷生活的花朵论文_陈爱丽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 陈爱丽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让习作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来,让“生活习作”成为学生有趣的习作生活。这就是生活习作的真谛,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脑之所思,还习作以生活的本来面目,真正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关键词: 观察 生活 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儿童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可见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用心体会,就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生活处处有作文,只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作,走“生活作文”之路,丰富习作素材,激发表达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人文素质和谐发展。下面谈谈我的习作教学的一点儿体会。

一、丰富生活,热爱生活

小学生习作的兴趣源头在于生活,若小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习作来就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解放身心,投入生活。

其中丰富学生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的途径,让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亲身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

为了使之落到实处,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开展多样活动

在教室里开展书法、绘画、合唱训练比赛等各种活动,在操场上进行运球,传球、跳绳、跳舞比赛,培养学生参与竞赛的意识,使他们获得饱含真情实感的习作素材。如在大课间学生学跳集体舞。在学之中,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老师是怎么教的?人家是怎么跳的?学了之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体会?学生写了《学跳舞》、《我学会跳舞了》精彩之作。

2、开展科技比赛活动

如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科幻画……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能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知识与经验的习作素材。其中小制作《美丽的喷水瓶》,学生写下了深刻的体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校内外生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得到了发挥。同时,为学生习作增添了源头活水,并且有情可抒,有言可发,从根本上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丰富学生生活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学生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不应走马观花,任凭自己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如在读书的过程中摘录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搜集一些科普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搜集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笔记式、剪贴式、卡片式都,只要自己使用起来方便就行。听广播、看电视之后,可让学生把听到的或看到的精彩片段讲给同学、老师或家长听,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写好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无论是采用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途径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都会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丰富的生活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要使学生真正写出真情实感,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只有让学生满腔热忱地对待生活,被生活强烈吸引,他们才会产生把美妙生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录下来的冲动,才会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才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观察生活,提高兴趣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钻到他们的脑海中:公鸡打架,校园风波,每天日出日落,家里的趣事……都让他们产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是浅层的,要对所经历的事作深入观察,努力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习作来。

如我在组织完成习作“可爱的校园”时,在布置观察作业前,我问学生:“你喜欢咱们学校的校园吗?你认为校园的哪一点最吸引你?”学生积极思考,因为学生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朝夕相处,所以很容易激起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校园的情感。于是我利用一节语文课,给学生们充满观察校园的时间,然后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次观察的结果足以说明内容是丰富的,出人意料的。有的学生认为学校办公室最吸引人,因为在那里辛苦工作的老师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有的学生认为操场上的那棵香樟树最感动人,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它总是挺直胸膛,刚强不屈。香樟树是义乌的市树,代表了义乌人民勤耕苦读,刚正勇敢,搏击商海创天下,打造出闻名国内外的国际商贸城。有的学生发现老师窗前的吊兰最美丽,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在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时,几乎说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一处景物。这无疑是学生们愉快的心情促进他们产生兴趣,进行细致观察的结果。这样,学生习作便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兴趣倍增。

如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他对任何事都会很感兴趣,这时让他做一件自己平时不愿意做或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会表现得十分认真出色。小学生容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被关注事物上。他们会产生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念头,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细心观察,从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以实现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写出有特色的习作的教学目的。

三、利用生活,开发兴趣

记得一次语文课,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仍然热闹非凡。同学们个个都在窗边看天空,议论纷纷,看上去十分兴奋。我往窗外一看,原来有两条彩虹挂在天空,这种现象,我也才第一次看到,别说孩子们,就是大人又何尝不感到惊奇呢?这是一种很正常的顺乎自然的心理反应。面对教室这一情景,当时,我如果板起面孔,训斥一句,教室也许会马上安静下来,但学生会怎么想呢?他们会立刻集中注意力听课吗?显然,不可能。于是我决定因势利导,临时改变教学内容,笑着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就写一篇观察文章,题目是“雨后的彩虹”。讲完后,同学们高兴地喊一声,便急不可耐地观察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观?这堂课他们格外认真,后来写成习作,条理清楚,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奥妙。这堂课正是老师运用了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规律,抓住了生活中的契机,引导他们的兴趣,把注意力转向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时时、事事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识社会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小学生的生活是多方位、立体的,现实生活可以说“无事不能入文”,生活又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去体验生活,才会摄取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才会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使之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新探》 陆志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论文作者:陈爱丽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让学生采撷生活的花朵论文_陈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