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论文_谭文斌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论文_谭文斌

(贵州省石阡县五德镇小学,贵州 铜仁 5551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性作用十分重要,它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更改固有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时期,是学生求学路上的起始,这个时间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会对之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实际的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创新型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引言:

传统的数学课堂更注重教师的教学,忽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创造性与自主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制定全新的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新的教学目标。

一、背景分析

小学数学着重发展学生对于数字的感知,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培育,着重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之前的教学习惯,教师仍然占据教学以及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强制灌输知识的位置,与新课程标准的目的相悖。数学学科知识所代表的理想能力与学生实际情况严重不匹配。没有有效地创建一个良好氛围的课堂是现今课堂的第一个不足,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根本性摒弃唯“成绩至上”观点是第二个不足,师生关系没有达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主体和教师引导的良好关系”是第三个不足。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教师要读懂新课标传递的理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新时期新师生关系。再次,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最后,做好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活跃度。

二、对策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解决以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丰富性与活跃性,注重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达到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转化的教学目标[1]。

(一)明确新课标传递的理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颁布时间不短,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将新课标束之高阁或者是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在课堂上仍然采用旧模式应对新时代。所以首要的是,读懂新课标,只有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按照新课标来实行教学计划,学生才能发挥好主体作用。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突出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建立学生对于数字运算的概念。传统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不断练习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字的肌肉记忆。然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大量的练习是不提倡的。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灵活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数学初始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数学知识来带领学生。例如,学生使用五角硬币购买铅笔,或者吃掉五颗糖中的一颗还剩多少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些较为浅显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在《20以内加减法》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就能触类旁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达到我们新课标的目标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新时期新师生关系

现代社会除了智力因素,许多非智力因素是更加考察人能力的因素。尤其是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等等。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候,他们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自我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学习,完善的、有效的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创新教学理念的主要是依据[2]。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小学学生的第一位朋友就是朝夕相处的教师,数学教师在小学学生的生活中,存在感很高。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新时期师生关系对于实施新课标和教育儿童都是十分关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是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教师引导的对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然而在引路过程中,路仍然是学生自己在走,教师不能强加干预,也因此,很多教师不敢于信任自己的学生可以自己“走”,就想“推波助澜”,这反而是有害的。作为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探索钻研,教师从旁指导。这样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受益终身。

(三)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

在传统落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是单一的,一节课的内容主要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3]。课堂上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教师要勇于尝试新模式,才能彻底丢弃旧观念,让新课标彻底融入学校,融入教师,融入学生。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班级授课制成为主流课堂模式,也因此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在新课标没有形成前。教师常常一个人面向全体,这样难免因为学生学情不同而产生结果不一致。在新课标产生后,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小组互帮互助形式和一对一结对子模式,片段教学都要勇于尝试,尤其在考试压力没有特别大得小学阶段,教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受益终身的。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效率,把好起点式教学关卡,就一定要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4]。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专注力的前提,如果教师能够将课堂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数学知识为乐,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容易,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时,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导课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生活情景或者动手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形的认识包括正方形,圆,长方形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这些图形,教师再从图形的特征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其目的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不断创新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趋向于新颖的教学方案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环节。在保证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情况下,保证数学学习的高效与准确。

参考文献

[1]李辉.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77.

[2]沈友林.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6):52+54.

[3]高全长.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学周刊,2018(08):21-22.

[4]陈艺.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90.

论文作者:谭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论文_谭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