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建工系,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结构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结构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了概念设计的应用形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师中概念设计意识。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控制;设计创新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较之于一般性的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则需要非常高的施工技术,这主要是由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功能多以及结构复杂等特点决定的,因此应当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空作业时,经常存在着建筑物资运送不方便,工作人员处境比较危险等情况。这时应当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工具以及相关的材料运输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以免造成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对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期间的通讯、防火、用水用电以及施工安全防护等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尤其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和工具的高空坠落。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多数的高层建筑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因此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业已成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应当进行现场浇筑,并对钢筋的连接、结构安装以及工业化模板等技术进行细致的研究。目前来看,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加,施工设备也要求更加的先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适应这种变化要求,高层建筑结构的造型、功能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也应当有所突破,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正如上文所言,高层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因此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至关重要。据调查显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三类工程之中,分别分析如下:
2.1模板工程
2.2.1剪力墙模板:它是用满堂架整体连接、定位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是钢筋验收、墙内止水条的安置、限位撑筋安装、内侧膜安装、用满堂架进行校正、外模及对拉杆的安装以及校正加固。墙筋验收后,可在挡土墙上预先安装一些遇水就会膨胀的止水条,而在非挡土墙处应安装与墙体厚度相仿的模板限位撑筋;先安装墙体的内模,用满堂架将其校正、加固。设置拉杆以后再进行墙体外模安装,非挡土墙应当年先安装外模,再通过穿孔安装对拉杆和PVC套管。旋紧对拉杆螺母,利用横向的斜支撑将墙体二次校正、加固,其中斜支撑应当保证小于两米一道,并与满堂架之间拉结牢固,由专业工长及质检员检查验收。
2.2.2柱模板:柱模板安装工艺和剪力墙模板的安装工艺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柱模的四周一定要设置一些柱间剪力撑,且与满堂架形成整体拉结力。圆柱定形钢模一般是在场外进行事先拼装,再经塔吊吊装并加固完成以后形成的,其施工工艺流程一般为柱钢筋的验收、柱模板的安装、柱间剪力撑的加设以及校正加固。
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
(一)控制机构缺乏合理性
有很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之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施工阶段,进而放松了设计阶段的控制工作,同时在该阶段的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机构设置之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平行于其他职能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造成所制定的控制手段和措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而且机构的合理性缺乏也会影响造价数据,造价估计失误而不得不返工,在一定程度之上增加了企业成本。
(二)控制目标不明确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大部分的企业制定之时只有较为笼统的条款,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具体表现为,要么缺乏具体的控制目标,要么所制定的目标并没有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目标不明确不科学,与现实脱节。进而使得在完成控制目标之时难度系数较大,且统一性不强。
1.2 建筑设计与环境相结合
现代建筑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建筑设计师必须注意到建筑的外部场所及环境对建筑整体美观度的影响,这在设计构思中必须被考虑到。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是建筑设计思维创新的重要体现和首要环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是一种艺术。但是这件艺术品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时刻提醒我们环境质量的重要性。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其中找到平衡点,这样我们的居住环境才会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体现建筑内在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尊重环境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这既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城市文脉和环境文理的充分尊重与认同。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过程
2.1 准备阶段
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创新客体的考察,此时,创新思维主体已经确定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收集信息,并试着使它系统化和概括化,同时寻找和开始尝试新的解决手段,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不可行,解决问题出现停滞状态。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筑计划,建筑师渐渐进入设计者角色,开始着眼在消化理解项目工程任务书,研究调查设计目标,掌握和了解各类相关的客观状况和外部条件完成前期的准备,这是对于外部信息采取处理和加载的必要过程。其资料至少应该包括:城市规划要求、自然条件、使用者要求、市政环境、工程经济估算依据、拟建建筑的特殊要求、人文背景和历史文化特征等等。这个阶段所有看似不重要的信息都会带来有价值的设计成果。一旦在设计初期,注意到有价值的微小信息,创新的思维就会迅速激发,构思并随之开始。
2.2 构思阶段
构思阶段分为酝酿阶段和明朗阶段,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酝酿阶段对应建筑设计构思的前半段,主要的工作目标是信息的选择和设计问题的提出。在这个阶段,见者设计师的思维特征应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一面,常常以记录性的程序性思考和以总结、归纳为主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面。选择信息是在信息不完备的状态进行决断,此时思维逻辑有利于设计者进行理性选择。明朗阶段对应于建筑构思设计的收尾,突然间建筑师被特殊情形下的某个特殊启迪打动,创新意识骤然产生。此时,往往很可能有较好的建筑作品的产生。明朗阶段带有强烈的情绪并能较为明显地变化,这一变化的情绪是在一瞬间产生的,是强烈的、突然的,能给与建筑师很大的刺激。
2.3 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是为了检验方案是否正确。在建筑方案确定基本构思之后,考虑到前面所述的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各类问题对设计作最终调整,使建筑设计更趋于美观接下来的工程和这个阶段密切联系,特别注意对一些技术问题的综合考虑,这个阶段要与各专业密切合作,如果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对整个设计构思的否定。
4.结语
综上可以看到,建筑物是建立在结构空间的基础之上的,建筑物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建筑中每个构件通过组接的方式发挥出了整体合力作用同时,它们也以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存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不仅要利用计算机保证结构设计的精明,还要根据重视经验性的概念设计来完善建筑结构,充分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涂其付.建筑结构中概念设计应用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1,(02).
论文作者:廖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构思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