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县中医医院 山西岢岚 036300)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2.51±14.48)min,肛门排气的时间为(15.48±7.01)h,术中出血量(293.59±36.01)ml以及住院时间(6.81±3.8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1±12.48)min、(36.57±13.01)h、(429.61±11.02)ml与(13.51±5.09)d;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治疗上消化道穿孔临床上首选腹腔镜进行治疗,其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71-02
消化道出血可由自身炎症、肿瘤、血管病变以及机械性损伤等因素造,也可由消化道、全身性疾病或者邻近器官的病变导致。其中,上消化道穿孔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各种溃疡中较常见,溃疡严重时会深入并损伤浆膜层,从而引发上消化道穿孔,是常见的临床消化道急症[1]。在进行触诊时有明显的反跳痛或压痛,患者的腹部呈现出木板样,且肠鸣音不见,进行透视时能见游离的膈下气体,病情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休克,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危害其健康[3]。本次主要对我院100例上消化道穿孔分别采用传统外科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10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55例为男性,有45例为女性,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41岁,平均为年龄(35.98±4.24)岁,穿孔时间最短的为0.5h,最长的为24h,平均穿孔时间为(5.24±0.28)h;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40岁,平均为年龄(35.57±4.28)岁,穿孔时间最短的为0.4h,最长的为24h,平均穿孔时间为(5.21±0.18)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方式治疗,依照检查的结果对所有患者行开腹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验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全麻,并在脐上缘行气腹建立,确定穿孔的部位后,在脐部置入腹腔镜观察孔,同时在脐右侧的5厘米处放入吸引器,使用腹腔缝合器来缝合。其后使用温氯化钠溶液0.9%反复冲洗患者的腹腔,将积液吸除干净,确保腹腔的内部无废液残渣,此外,在右下腹部与右肝下方处行腹腔引流,完成后镜下使用7号丝线,在距离穿孔边缘5mm且垂直于消化道的纵轴横向缝合三针,其后将大网膜固定覆盖在穿孔处,手术结束。嘱患者术后禁食并给予适当的抗炎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三个月行内镜复查,其后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的效果。
1.3 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与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统计患者术后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 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值检验,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实际情况以及住院的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平均为(42.51±14.48)min、术中的出血量为(293.59±36.01)ml、肛门排气的时间为(15.48±7.01)h与住院的时间为(6.81±3.89)d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8.61±12.48)min、术中的出血量(429.61±11.02)ml、肛门排气的时间(36.57±13.01)h与住院的时间(13.51±5.09)d,P<0.05,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可比性,符合统计学意义。
2.2 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得出,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术后感染患者有24例,感染率为48%(24/50);实验组患者中,术后出现感染的有10例,感染率为20%(10/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出现3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患者出现18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18/5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讨论
临床疾病中,上消化道穿孔是一种急性病,患者大多数发病迅速,且情况严重。在上消化道出现穿孔情况时,食物残渣、胆汁与胃酸等均会进入到腹腔内,从而引起各种炎症,且在细菌病毒入侵时会发生严重的感染。上消化道穿孔好发于青年人中,也有部分患者因癌症造成穿孔,通常来说,情绪变化与不合理的饮食均会诱发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初期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腹部突发性疼痛、脉搏加快、四肢冰冷、冷汗乏力、面色苍白、疼痛难忍且剧烈如刀绞[3]。疼痛的部位首先位于上腹部,其后遍及整个腹部,而最严重的依旧为上腹部,其治疗原则为尽快通过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一旦推迟治疗,特别是超过了24小时,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死亡,因此必须对患者的症状和腹部体征的变化进行严格的观察,手术前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穿孔时间和部位、腹腔污染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来选取最合理的方案。通常情况病情较差且伴心肺等疾病,穿孔的时间高于7h~14h,以及腹腔炎症较重、水肿情况较严重的患者,活性检验穿孔周边后的结果显示为阴性,则适用于穿孔修补手术,即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两种方式。患者术后需注意饮食的合理,并加强身体所需的营养,心情愉悦,遵照医嘱合理使用消炎、抑酸类的药物。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42.51±14.48)min少于对照组的(48.61±12.48)min、术中的出血量(293.59±36.01)ml少于对照组的(429.61±11.02)ml、肛门排气的时间(15.48±7.01)h低于对照组的(36.57±13.01)h外加住院的时间(6.81±3.89)d较对照组的(13.51±5.09)d相比明显要少,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48%)和并发症的发生率(36%)均高于实验组的(20%)、(6%),由此得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相比,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感染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炽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62-63.
[2]袁军.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59-60.
[3]石书宏.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2):279-280.
论文作者:杜茂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