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论文,其对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分类 F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文化相近、体制相同、水平相似的地理近邻国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它以牺牲一定的国家主权为代价,以期获得更多的比较成本收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直至形成区域内统一的经贸政策和经济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它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是各国之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表现,又是促使其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动因。因为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经济呈跳跃式发展,旧的均衡被打破,新的均势在形成,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到均衡再到失衡的动态过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恢复昔日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或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更有效地利用国际竞争,往往走上区域经济联合的道路,直至建立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贸集团。可以说,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沃土。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为恢复遭战争破坏的世界经济,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贸联系和经济合作,成立了一系列国际金融与贸易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关贸总协定(1947)等,其目的都在于降低关税税率,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但由于世界各国各方面条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差异太大,不能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也难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统一的经贸政策,因此,上述国际经济组织实际上只是少数发达国家的经济俱乐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有限,各国所能做到的是实用主义的次优选择,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建经济贸易合作集团,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区域范围内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加快区域贸易的发展。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李嘉图早就论证过,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者获得比较利益优势。建立区域经贸合作组织能使生产要素在该区域内得到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使成员国获取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扩大效应,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经济福利。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也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东西方严重对峙的冷战时期,几乎所有国家的民族经济利益都让位于冷战的需要,单个国家的利益受到抑制并服从于整体利益,共同的安全需要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即使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欧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也不敢贸然组成自己的区域经贸集团,在经济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国家的安全都强烈地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并在政治经济上追随美国的全球战略,即为了防止苏联的扩张,阻止苏联输出革命,也为了自身的安全,美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与苏联抗衡,并与西方强国组成军事对抗集团——北约。随着冷战的结束、华约的解散、苏联的解体和雅尔塔体系的崩溃,西方各国对以美国为首的安全保障体系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美国作为西方盟主的霸权地位也受到削弱,世界由以前的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趋势明显,经济因素上升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棘手的国内经济问题,如失业、经济增长、通胀和社会保障。因此,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并加强起来,如欧盟、东盟不仅扩大了成员规模,而且提高了内部一体化程度,近年来世界上还成立了一系列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集团。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发展起来的。

二战结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于50年至60年代,当时建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有比荷卢经济联盟(1948)、经互会(1949)、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4)、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拉美自由贸易联盟(1961)、东非共同体(1961)、中非各国联盟(1964)、阿拉伯共同市场(1965)、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等。

80年代以来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次高潮,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它不仅在成员国规模的扩大上,而且在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上均走在了其它各国各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列。这是因为,一方面,欧共体有着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良好条件,如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而且都比较高,文化习俗及宗教传统也相同,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另一方面,西欧诸国又面临着美日经济的强劲竞争,且与其差距较大,如1989年美国GNP为5.25万亿美元,西欧国家中GNP最高的德国也只有1.19亿美元,特别是在高精尖技术产品方面,美日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当时的西欧共同体认为共同体内部非关税贸易壁垒因素的存在,阻碍着各国、各企业、各行业之间的有效竞争,也是阻碍欧共体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要赶超美日技术强国,就必须建立统一的欧洲市场。为此欧共体于1985年决定,在1992年底以前实现成员国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即对内自由,为成员国经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外保护,排斥来自美日强国的竞争优势。此外,欧共体还商定建立欧洲联盟,并于1992年2月7日各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在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加快成员国经济一体化步伐,形成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对外经贸政策。从1995年元旦开始,奥地利、芬兰、瑞典三国经全民公决同意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的巨大区域经贸集团,并且欧共体还计划向中欧东欧扩大成员规模。现在的欧盟,成员越来越多,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较其规模的扩大更具现实意义。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其声音越来越响,影响越来越大,其国际地位也大大超过单个成员国的“能量”与“能力”范围,成为与美日抗衡的三巨头之一。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有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现在印度洋沿岸国家正在讨论准备建立环印度洋经济共同体;西欧诸国与北美国家也在讨论准备建立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现在共有18个成员国,已连续举行了三届非正式首脑会议,最近一次是1995年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开幕的非正式首脑会议,并通过了“大阪宣言”和“行动议程”,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行动议程则制定出了一整套根本性原则,拟定亚太经合组织将从1996年开始向自由化大步迈进,以推动亚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共同繁荣。

可以预料,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今后还会陆续建立各种类型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组成区域经贸集团。这一方面可以促进成员国的经济自由化,加快经贸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又可以抵御来自其它区域经贸组织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经贸垄断。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首先,因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形成的区域经贸集团,对内强调贸易自由化,使成员国的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对外经贸政策,促进了区内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动,增加了成员国的贸易额,从而使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例如,近年来虽然世界贸易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但也要看到,关税水平的下降使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它性约束力减弱了,因为多边贸易体制在没有完全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条件下,或在不能完全以关税作为唯一保护手段的情况下,关税的降低不过是促使区域经贸组织各缔约国寻求非关税保护手段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区域经贸组织各成员国在降低进口关税的同时,非关税壁垒措施在不断增加,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也由以前的以关税为主转向以非关税为主。据《关贸总协定》秘书处统计,全世界现在实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至少有800多种。各国和区域经贸集团对内自由对外强化保护程度,使国与国之间的经贸竞争变成为区域经贸集团间的竞争。

由于区域外国家无法享受区域内成员国的种种优惠政策,使区域外非成员国难以进入该区域市场,使其面临与区域内成员国的不公平竞争。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合作形成多种多样,从相互减免关税到消除全部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到区域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形成,更发展到全部生产要素和商品劳务的完全自由流动,使区域内外国家间的不平等竞争的态势日益明显,这有可能使世界市场被几个分割的区域经贸垄断组织所取代和左右。一方面,这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和经济大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和分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如果建立的区域经贸组织所增加的贸易创造、转移和扩散效应,从而增加的贸易总额大于因其对外垄断和封闭而带来的贸易总额的减少,那么这种一体化就能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福利,特别是在目前各国客观条件、主观想法差异太大,没有可能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次优选择,即先在某个区域范围内,逐步消除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逐渐促成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虽然这种一体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不如达成世界经济一体化来得多些大些,但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在水平相当、经济具有互补性的几个地理近邻国家间实行资源自由配置和自由贸易,因此,区域经贸组织的操作性强、阻力小,风效快,易于取得一致意见,形成统一的对内对外经贸政策,提高区内一体化程度。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超前探索和尝试。可以预料,未来的全部经济一体化,将是在为数不多的区域经贸组织之间而不是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和一体化,这比一下子在联合国所有185个成员国之间达成一致的经贸政策要简单易行和来得快得多,这是经济实用主义原则在各国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尚不完善和作用有限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和有效补充。

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如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及巴拉圭4国组成了拉美南锥共同体。1993年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增加到80亿美元,几乎比该计划刚提出来时的1985年翻了三番。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扩大了对区内产品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对区外产品的需求,即需求的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特别是在90年代初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成员国提供了较好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条件,使区域内的各缔约国免受或少受民办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利影响,促使成员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如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在大多数邻国出现经济负增长时,1993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5%和7%,成为南美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

其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成员国进出口贸易急速扩大、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使各国生产经营更加专业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之前,各国面对的是情况差异甚大的众多国家,各国要发展对外贸易,就必须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对各国出口贸易的需要,并从中获得比较利益。区域经贸组织成立之后,各国面临的成员有限的贸易对象国,再加上区域内各成员国关税税率的下降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减少,增强了区域内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各国因此增加了对本国具有相对优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成员国之间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区域内成员国间的专业化的加强,也强化了整个区域经贸集团间的生产专业化。联合国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分工和经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所替代,即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区域专业化分工,由世界各国的生产专业化逐渐演变成区域经贸集团间的专业化分工。国际生产经营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强化和具体化,符合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的客观发展趋势。在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内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走向国际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表现与结果,它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推动了全球生产和资本一体化进程,因而有利于提高国际劳动生产率水平,增加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福利。

三、结束语

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各类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内部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号召力,成为成员国争取国家民族利益和增加社会经济财富的有效手段,也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霸权、改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理近邻国家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或关税同盟,其目的主要是要促使成员国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因为自由贸易能形成国际间的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可以促使生产者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数量。

如果说,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贸易自由化,能使所有国家获得比较利益优势,但在达不到这种最优选择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现在可以作到的较佳选择,因而也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在全球范围内还不能普遍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的现实约束情况下,我们所能采取的现实可行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最有效措施,因为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组织内,成员国有限的几个国家能比较及时而有效地制订统一的经贸政策,消除贸易障碍,使自由贸易能率先在一定区域范围中实行起来,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补充,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可缺少的贡献。

标签:;  ;  ;  ;  ;  ;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