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庄苏霞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庄苏霞

导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房屋建筑结构逐渐朝着高层、地下方向迈进,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施工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各种现代化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不断进入工程场地,为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也给建筑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生命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主的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结构是框架,框架与剪力墙结构的结合,使得其具完善的承受力。框架结构所用到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梁和柱。梁柱构成的框架使得建筑具有超强的荷载力,同时还可以啊,充当围护和分隔建筑的功能,以及提升布置的灵活性和施工的效率。框架结构具有角度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过于集中的中节点应力,不达标准的侧向刚度等。而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构成为由剪力墙,其优点正好互补了框架结构的不足,同时也使其结构既能承受竖向和横向的负载,提升了建筑的空间和利用率。

2 剪力墙的优点和缺点

(1)剪力墙虽然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性,这种局限性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重点注意。因为剪力墙一对施工材料要求比较多,其是通过混凝土的浇筑而成,因此使得建一筑的整体重量增加,给地基带来的压力,称重量变大,如果没有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压力试验,在发生地震时很容易出现倒塌的状况,所以如果确定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剪力墙,那么就要注意对地基的加一固,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剪力墙的承重能力,相对于其他墙体的一分散承重能力来说,剪力墙的承重性相对集中,所以说如果主要的一墙体施工出现了问题,那么其承重性也会大大的下降。

(2)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设计性对于其他墙体的设计更具复杂一性,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高。以往剪力墙所使用的钢筋浇筑方式更合理,而且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比较少,从而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成本,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效益。另外剪力墙的对建一筑的结构影响也比较小,不会影响整个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同时也一不会占用过多的室内空间,使得建筑的结构更具有合理性和美观一性。

3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 钢筋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一项关键内容,在实际施工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做好钢筋工程施工,具体表现如下:

(1)节点处施工。钢筋节点处施工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具体施工期间的一项难点内容,特别是在钢筋密集的柱和梁处,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正确的施工顺序,完成相应的施工操作,避免施工期间,节点发生位移等不良现象,对工程最终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避免节点钢筋移动。通过人工方式对钢筋框进行固定,对于钢筋的位置的控制可以利用水平和竖向墙完成,这样可以确保钢筋在指定位置处,不会发生位移。

(3)选择性能良好的钢筋材料。施工人员应当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用途和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钢筋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次商住两用的建筑工程全部为混凝土建筑工程,因此施工量相对比较庞大,而出于保障混凝土施工具有较高质量水平的目的,在工程当中施工人员分别采用了两种混凝土施工方式,即分层施工和分段施工。通过严格参照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的基础之上,对工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区域进行有效明确,并逐次将其连接起来,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中断而影响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另外,考虑到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水泥水化作用,容易因温度变化而出现收缩裂缝,从而破坏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性。因此在施工当中,施工人员通过使用硅酸盐水泥,并按照516:679:1134的比例在每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施工区域当中,依次掺加硅酸盐水泥、砂料以及碎石,并适当向其中掺加了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后进行充分均匀搅拌。在这一优化配比下,混凝土的水热量得以大大减小,在有效降低其出现收缩裂缝可能性的同时,还起到了控制混凝土离析的效用。在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要求分层和分段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对其进行洒水养护,随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草垫对其进行为期两周的养护。始终保持被覆盖的混凝土内部存有凝结水,从而使得本次建筑工程框架建立墙结构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工程无任何裂缝、开裂问题的出现。

3.3 模板工程技术

模板工程技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当中举足轻重。施实模板工程技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设置内外侧模板。内外侧模板配置时,内测的魔法要短于外侧模板,其相差的长度可以控制在200至300毫米之间,以保证配置到精确的内外侧模板。利用浇筑的墙体支模时,确保外侧模板和墙体的紧密平整性。第二,固定内侧模板。内测模板是否完全固定,直接影响的准确性。为了预防内侧模板或墙根向内和向外的移动,可在内侧模板设置短钢筋头,提高内测模板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第三,加强模板和楼板间的紧密性。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它不利于保持模板的稳定性。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有很多,只可以在缝隙的地方填满水泥后者泥沙浆。第四,吊装墙模。墙模的吊装需要高稳定性和紧缺型,因此,适合在白天进行这项工作,此吊装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选择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吊装操作,在吊装过程中,确保钢筋不会碰到墙膜,从而提高楼板的稳定性。本工程中,其采用的模板是新多层胶合模板,模板的厚度为18毫米,具体根据其层高进行组拼接,次龙骨所选用的木方尺寸是50×100毫米,主龙骨所选用的木方尺寸为100×100毫米,以门市架支撑体系为主。

4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支剪力墙结构得以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使得建筑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还可以对建筑设计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剪力墙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为灵活多样,满足了设计审美需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得以简化,不仅施工进度加快了,而且还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萍.浅议房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房屋建筑,2017,11(05):82.

[2]张宏.关于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探究[J].门窗,2018,(11):117-118.

[3]韩小雷,季静.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42-149.

[4]侯小芳.浅议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7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5]孙国峰,张刚.刍议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256.

论文作者:庄苏霞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庄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