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得以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混凝土以其适应性强、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必须要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当然,工程质量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混凝土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关系着桥梁道路的质量,因此,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道路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问题
1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效率,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为施工技术的开展打下基础。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工作,包括图纸设计和材料审查。施工图纸可以指导工程项目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且在施工前,联系各参建单位共同审核,根据各自的要求找出图纸设计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根据图纸设计的要求,检查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保证材料质量过关且符合建设要求。其次,细化施工内容,从部分入手,找出各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并提前做好预案,避免突发状况。同时做好材料规划,把控各环节所需材料,做到材料齐全。另外,明确任务,在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了解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的施工操作。同时要检查并维修施工设备,保证其能政常开展工作。最后,考察周围环境,地质状况和自然环境等都会对混凝土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了解施工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准备好应急方案。
2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施工出现的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耐久性的问题
耐久性曾被认为是普通混凝土的优点,随着普遍的应用后问题的出现,以及科技的进步,发现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不强,反而较弱。耐久性包括三个方面:
①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还是非常强的;②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的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的完整性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很弱,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就会出现裂缝;③抗侵蚀性,指在酸、碱、盐等环境中对水泥石的侵蚀所表现出现的免疫力。随着环境的恶化,再加上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容易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从而减弱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2.2收缩变形的问题
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也将发生收缩变化。然而,收缩容易导致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会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硬,结硬之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子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变形也较大,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快,内部损失慢,就产生了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3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合理配置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合比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其配置要求如下:第一,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在七到八小时左右。第二,控制含气量,百分之一点七以下的含气量是较为合适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控制坍落度,坍落度范围一般控制在九十到一百毫米。第三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首先,掺合料的选择,矿物掺合料具有比较优势,矿物掺合料不但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活性,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是掺合料的首要选择。其次,水泥的选择,要保证水泥的强度,硅酸盐类的水泥具有良好的效果,要着重考虑。最后,细骨料的选择,细骨料中的杂质含量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不含杂质为宜。细度模数要控制在二点五以上,含泥量要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粗骨料的选择,要及时清理杂质,含泥量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粒径的范围一般在五至三十一点五毫米。第四,外加剂的选择,在使用外加剂时要综合考虑其性能、质量,选用性能高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五,粉煤灰的选择,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是比较重要的材料,要保证其细度模数控制在二级以上,保证粉煤灰的内里没有杂质。
3.2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是当前人们广泛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视,提高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的两个关键部分就是浇筑和振捣,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从这两部分进行。
混凝土浇筑环节,首先,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为了更好的融合上下层,要选择上下层凝固之前浇筑,减少横向分层现象。同时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送料。其次,为了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严禁将别的材料加入配好的混凝土当中。另外,遵照施工方案来处理施工缝,增加路面的平整度。最后,浇筑前,要确认原有的混凝土颜色,保证浇筑后的效果。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严加控制每层的浇筑厚度。
混凝土振捣环节,有效振捣可以帮助混凝土摊铺,提高填充效果,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振捣的次数和频率不是由操作人员自己决定的,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充分的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要求。第二点,为了提高振捣的有效性,要选取合理的设备,行两次振捣。第三点,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提高上下层之间的整体性,让整个路面更加密实和平整。
3.3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
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模板设计必须要合理,除了考虑模板本身的平整性、强度和硬度外,还要保证安装方便、拆除便利、稳定支撑。第二点,模板材料要符合相关要求,一般情况下,模板多选择平整性好、光滑度高、吸水性强且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当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件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板的材料。如复杂构建要尽量使用竹胶模板材料,圆形构件则使用钢模板,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钢模板时,为了增加其光滑度,要进行抛光处理。
3.4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问题
从混凝土施工到其发挥功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它会逐渐硬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严重流失,极有可能会导致裂缝和色差的产生,降低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养护工作必不可少。首先,要注意模板的拆除时间,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当试压块的强度达到预期之后才能拆除构件的模板。其次,通过浇水的方式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使用养护剂、养护膜、遮盖物等减缓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另外,养护时间,具体的养护时间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决定,一般情况而言,要保持12h小时以上。最后,在养护时要重点修补一些包括混凝土泌水、模板漏浆在内的施工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日趋增多,而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常用的施工技术,因此要想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安全出行,就必须提高其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蓝少洪.如何加强城市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7).
[2]李军.加强城市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8).
[3]黄木良.浅谈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论文作者:王一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模板论文; 桥梁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