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教育路径探讨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教育路径探讨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2)04-0019-05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人生走向和价值追求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和主导价值的传承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人的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必须要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形成过程,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形成过程

所谓“认同”(identity)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本文认为,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因此,认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反应。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这种反应既表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即认同过程),也体现出一种静态过程(即认同结果)。动态过程则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过程;静态过程则表现为表层认同或深层认同。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过程,是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有效性路径的前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动态过程

首先,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价值哲学意义上的认知是与价值评价相区别的价值认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人们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产生价值认同之前,首先要对这一价值体系有一般的认识和了解。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受深层次的、根本的认知变化的推动,也就是说,青少年推理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的认同系统产生发展和变化。因此,要让大学生形成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首先必须让大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本质,这是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前提。当大学生接受来自教育者传授的教育信息时,通过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加工这些教育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依据自身主观或客观的评价标准,比较、筛选、分析和判断这些教育信息,将新获得的知识信息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大学生只有通过联想、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因此,实现认知认同从感性认同向理性认同转化是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关键。因为感性认同只是一种表面的、初级的认同,它具有直接性、表面性和不全面性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理性认同是在感性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分析、加工和处理教育信息,并通过判断、推理进行一定的评价和选择,知其所以然。因而理性认同具有间接性、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把感性认同转化为理性认同。这是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认识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选择时所产生的满意、喜爱、肯定等主观体验。人的情感认同与认知认同是既相联系区别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是伴随着其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而产生发展的。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就会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起着引导和深化的作用,并对其行为践行有巨大的催化、强化作用。

大学生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的阶段不仅包括简单的价值认知,还包括一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成分,它是大学生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由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发展到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的过程。

最后,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即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这一价值体系的过程。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过程中,只有使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产生行为认同,才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一旦产生,就会加强、固化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价值行为方式经过实践得以巩固成为习惯之后,亦有可能在新的情境中发生迁移作用,能自动按照已经习惯化的价值行为方式行动。因此,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是认同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形成的静态过程

首先,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表层认同。表层认同是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表面认同,这种认同因受价值体系认识的局限,仅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来自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领会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源于教育者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讲解不透彻、不深刻,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理解不到位。其结果是,大学生学习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这样,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就非常肤浅,更谈不上会自觉体现在行为上。

其次,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认同。深层认同是大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深刻认同,这是基于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基础上而产生的认同。这一层次认同,不仅表现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把这一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以此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标准。深层认同效果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追求的目标。[2]

把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形成的过程分为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目的就是要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一个复杂过程,探索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能够使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活动,并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由表层认同向深层认同发展,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领域中的行动指南。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第一,现行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与大学生内在心理接受机制存在突出矛盾;第二,大学生浓厚朴实的民族和爱国精神与信仰缺失同时存在甚至相互背离;第三,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知、价值认同与价值实践存在割裂现象;第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出双重性特点,即存在着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观念共生现象。[3]究其原因:一是有的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和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个性差异、情趣爱好等日益多样化的特点来开展教育;二是由于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而高校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力度还不够;三是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仅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没有把它融入到个体的价值体系中,作为自身实践行为的指南。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探索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有效性路径。

(一)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

要解决认知问题,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以及各种辅导报告,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把握。

第一,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利用好这一途径帮助大学生明确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本质和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已基本上融入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由于每门课程都包含有这一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解读,大多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进行适当分解,明确责任,适当分工,根据每一门课程的特点来着重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目标是着重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那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就应该由这门课程的教师侧重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门课程就应着重讲清楚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那么,该课程就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做遵纪守法的公民。那么,该课程就要着重讲清楚“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讲清为什么要以“八荣八耻”作为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只有每一门课程各有侧重,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深刻的把握,教师有精力着重深入钻研如何把这一内容讲解透彻,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每门课程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讲解,责任不明,相互推诿。诚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内容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每一门课程中都会有相关内容的简单介绍,每一门各有自己重点讲授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教师的智慧,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讲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四个层面的表述看似简单,但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和把握其内涵和实质,能够入耳、入脑、入心,则需要下大功夫。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快、越来越丰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者的必然要求。教育者应加强自身对各种网络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及驾驭能力,把大量的教育信息、抽象理论赋予其丰富的表达形式以及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给大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与此同时,当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教育要更加彰显其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其个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大学生乐于参与教育活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所传播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大学生关注、理解、接受和认同。

此外,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敏捷、乐于且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远程教育、BBC、QQ、SKYPE、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技术传媒手段,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拓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空间。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报告,包括聘请校外专家、校内专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怎么样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通过辅导报告,扩大学生视野,使大学生明确当今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军事、科技、经济“硬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加强文化建设,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风校貌、校园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精神财富以及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精心策划组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通过富有教育意义和强烈艺术魅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深刻体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力量,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课堂。

第二,不断拓展校园文化载体。自高校执行学分制以来,很多课程已经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范围,在一个课堂里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相应地,校园文化载体应从传统的行政班级拓展到课程班级。此外,校园文化载体还要从校园向学生公寓、社区拓展,从活动空间向网络空间拓展。因为,学生公寓、社区是大学生课外生活、娱乐、学习的另一个空间,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课外生活中,有时候会收到课堂教学所无法获得的效果。

第三,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在校园制度建设方面,亦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校园制度既有利于教职员工的发展,更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另一方面校园制度建设要科学合理,从国情、校情出发,讲求政策的科学性,既要体现广大师生的意志,也要体现创新意识,更要遵循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规律。同时,校园制度建设还要倡导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以“八荣八耻”作为师生行为的基本规范要求。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正确认识形成发展的源泉。大学生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认同。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则必须是在行为上能够践行其所信奉的价值体系,这就必须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实践。

比如,老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问题,才能减少走弯路,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学校通过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民主选举活动才能体会到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的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才能体会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快乐,体会到个体自身的社会价值;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劳动才能树立劳动光荣、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理念,等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不仅能够深刻领会价值体系的内容,而且还能够自觉地把核心价值体系与个人的发展机密联系在一起,最终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结构。

(四)优化社会环境,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固化,顾名思义就是“巩固和转化”,即大学生把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头脑中加以巩固,并不断地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固化的形成有三个条件[4]:一是通过反复践行,形成行为习惯;二是行为实践获得社会正面评价、赞扬及舆论的支持;三是创造反复“表达”已接受了的价值观念的机会和条件。这三个条件都与社会大环境、小环境息息相关。

首先,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固化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小环境。除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硬件设备,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之外,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的建设也对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校园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大学精神,而且还可以通过校园的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寝室和教室设计布局来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学校通过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价值观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实体构成美的设计、空间和谐的布局反映积极向上的审美意向和价值,体现校园和谐的氛围。

其次,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包括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众多棘手问题亟须解决。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处理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信息流变与理性整合的关系问题;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多样化背景下,面临着价值取向多样性与价值主导的关系问题。[5]2009年12月,《人民论坛》“千人调查组”特别策划了题为“中国未来10年10大挑战”的大型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赫然进入中国未来10年的十大严峻挑战之一。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复杂心态。[6]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干扰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价值评价及价值选择。因此,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如何根据我国国情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倡扬什么,摒弃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总之,任何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一个人要反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社会环境、社会力量给予支持。特别是,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时,他就容易把这种思想行为巩固下来。因为社会评价不仅与物质利益相关联,而且还与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关。一个社会倡扬或贬抑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产生一种固化的外部条件。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环境、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学校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环境,创设一个大学生群体之间团结互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共生共长的教育环境;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要求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且要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使之落到实处;要创设良好的社会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大学生者固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维护的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们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上探索的几种路径,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其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之中,成为支配和控制自身行为规范的过程。这一认同过程既是一种“外铄”过程,也是一种“内化”过程,更是一种实践过程。

标签:;  ;  ;  ;  ;  ;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教育路径探讨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