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探讨论文_朱霞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加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及HAMD总分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老年患者;认知性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217-02

抑郁症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表现为情绪低落、躯体不适、思维迟缓以及睡眠障碍等,患者症状具有晨重夜轻的特点,病程迁延绵长,其家庭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1]。同时,老年抑郁症患者理解能力以及听力状况减退,性格愈发固执,不利于临床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分析了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7~84岁,平均年龄(66.2±3.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65.9±4.5)岁。两组患者病情均与ICD-10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相符,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引发的抑郁状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1)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鼓励、支持、劝告以及指导等方式为主,从患者角度出发,听取患者主诉,提出合理的指导建议,充分理解并尊重患者,取得患者信任。强化安全护理,患者入住的病房内设施安全,易观察,光线和通风效果要好,特别要关注那些话语行为中流露出自杀意图的患者,应严加防范,避免出现自杀行为[3]。(2)心理疏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充实患者生活,引导患者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尽量不让患者独处时间太长。让患者不断产生“我可以”、“我能行”的良性感觉,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访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实现认知重建的目的。(3)有效沟通。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自身感受出发,充分体谅患者,以语言、姿态以及眼神表情等表达内心同情和支持,让患者愿意和护理人员交流,舒缓内心焦躁和痛苦情绪。(4)应对技巧。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回避社交场合,选择独处,护理人员应从此点出发,引导患者参加团体娱乐活动,例如健身、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加强人际交往。对于老年患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留给患者充裕的反应时间,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尊重和爱戴。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4]评分,包括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七个维度,以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由患者根据护理体验进行评价,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及HAMD总分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存在密切关联,应尽量消除影响老年患者情绪状态的心理与社会因素[5]。老年患者应对老年期有正确清醒的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和心理平衡状态,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提高自我价值观念。同时,老年人切勿沉溺于某些引起自身不适的事件而导致无法自拔,多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或社交活动。

作为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给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属于常用的一种言语性心理治疗技术,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如下四点:(1)指导患者一同分析思想观念中不合理、不积极的想法;(2)和患者共同讨论这些想法、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作相应的验证;(3)纠正患者这些不合理观念,引导其探索正确的看法与认识;(4)基于正确的认知和指导,帮助患者实现个人思维状态的重新调整,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及HAMD总分明显改善,护理满意率更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开展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值得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考鉴。

综上所述,认知性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春燕,陈长英,王盼盼,张阳,艾建赛.自我超越理论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05):110-113.

[2]蔡木.个体怀旧疗法对老年慢病患者抑郁情绪及孤独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3):85-87.

[3]孙芸,陈丹,刘婷,李卓.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系统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疗效的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1):124-127.

[4]陈伟,刘秀芝.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2):99-100.

[5]蔡平平,毛平,谢建飞,杨金福.国外老年抑郁认知行为干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2):25-28.

[6]隆春玲,贺美玲,李占江,郭志华,马云.认知行为取向小组干预对空巢老人非理性信念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2):125-127.

论文作者:朱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探讨论文_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