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论文

试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论文

试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

穆扎伊提·艾比卜拉,方原

(西北工业大学 学生处,陕西 西安)

摘 要: 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努力,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促进国家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意义重大。在预科生高校自主培养背景下,探索加强平台建设,培育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推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 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的历史方位,各项事业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点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简单来言,不仅是民族认同,同时还是国家认同,属于一种共同体认同[1]。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少数民族预科生“五个认同”,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在工业生产的运行过程中,变频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保证变频器运行安全稳定并且尽可能的延长变频器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因此,对电压稳定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虽然电网的运行越来越稳定,但为了保障工业生产与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只有掌握了变频器受电网波动影响的预防措施,及时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使它真正稳定运行,对能源节约与设备设施的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意义

从目前我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观察发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仍存在较多的冲突问题,通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可很好地对这些冲突问题进行解决,可很好地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结合。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如何归并包括预科生在内的各民族利益,其重要机制的要点是通过积极探索使得各民族正确认知本民族的利益,从而使得各民族在民族利益方面形成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就是对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和准则进行协调统一的一个过程。对各民族的共同体精神进行构建还旨在对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互帮互助和平等团结的关系进行维护巩固,从而使得各民族之间形成团结精神,互相帮助,在高校形成民族团结和谐氛围,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坚实的精神支撑。构建各个民族共同体精神关键在于使各个民族人员自主的认同“属于一个国家”与“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精神,直到让各个民族的人员形成一种潜意识共同体观念。高校预科生作为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知识分子,加强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将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渗入城市生活的精神支柱。据有关研究报道,外来人口在融入新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当其的心理层面需求得到满足后,其才可很好地融合到这一新城市中,对这个城市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积极地参与,从而为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良好的助力[2]。因此,构建预科生在内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心理层面可成为其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一个“调和器”的认同,此类认同可有效改善和缓解现代价值与民族传统价值之间产生的冲突,同时还有益于对各民族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多元化价值冲突进行调节,为预科生更好地在城市学习生活创造有利保障。

二 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

(一) 强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增进“五个认同”为目标

对于解决好新疆籍学生英语零基础,预科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和民族工作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根据预科学生发展特点,进一步探索教育培养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根”理念,完善“五大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精准管理服务能力,促进预科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一批胜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石榴籽”。

(二) “共筑中国梦”思想教育平台

高校高度重视预科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内派教师的作用。安排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学业指导。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文化认同作为主线,在学生新生教育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宣讲。组织系列实践活动,增强“五个认同”观念。重视预科学生党建工作,进行重点培养学生骨干,构建“信念引领、文化滋养、实践锤炼”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利用高校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学风建设。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制定本科兼容预科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终身学习、提升素质”的预科学生培养模式。配备最好的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在教育部教学大纲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适时适当调整,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适用于本校预科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三) “卓越个性化”教学培养平台

父本、母本均采用水播水育,父本每公顷用种量6.0 kg,播量 300.0 kg。 母本每公顷用种量 22.5 kg,播量375~450 kg。播种前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处理。

积极搭建本科生预科生学习交流互助平台,促进线上线下互动,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本科生预科生相互交友交心的民族团结氛围。

(四) 开展专业认同教育

挖掘多民族文化荟萃校园的资源和优势,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兴趣爱好和文体特长,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预科学生特色品牌活动,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鼓励预科学生根据特长和兴趣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加入特色学生社团。增强预科学生人际交往、交流融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校内文体社团在开展活动时不以民族作为分组的标准与要求,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过程中能团结一致、并肩奋战,并建立难忘的“革命友谊”,以此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尽快实现民族文化由接触到整合的过度。

构建内部——外部交互路径,提升群体开放性能:内部文章从外部做起,突破现有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能量单向注入困境,在少数民族预科生认同提升基础上,增强汉族学生自觉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意识,加强汉族学生主动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交往交流,形成少数民族预科生群体能量交换的开放环境。

(五) “共享荣光”学习交流平台

[18] HELCOM, 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f the Baltic Sea Area, http://www.helcom.fi/Documents/About%20us/Convention%20and%20commitments/Ministerial%20declarations/MinDecl1988.pdf.

(六) “心连心”人文关怀平台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精神。预科生新生入学,实施家庭经济困难“绿色通道”,学费全部可按照文史类标准收取。组织召开座谈会、家长见面会,师生交朋友,走进教室、食堂、宿舍等方式充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完善资助体系,搭建帮扶平台,切实解决学生经济困难,优化共同体意识培养情景环境。

(七) “手拉手”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与各专业学院提前对接,组织参观专业学院实验室,邀请相关专业老师开展专业介绍,班主任开展学业指导,培养预科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的激情,鼓励学生投入为中华民族崛起奋进之列。

(八) 平台构建原则

高分辨的CT扫描,相对于常规性扫描而言,其CT影响的分辨率更高,而清晰度也得以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扫描过程中,也会因为患者出现呼吸不均匀的情况,而导致扫描时错过病灶。相当来说,常规性的扫描速度更加快,在一次的屏住气的情况下,就能顺利而较为完整的进行一次全面扫描。但是,凡事具有正反两面性。常规性的扫描,小结节的特征效果差,因而效果不佳。高分辨的CT扫描,综合了多种优势所在,改进了常规性扫描的局限性,因而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

构建思想——行动交互路径,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思想的文章从行动做起,突破现有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能量注入理论灌输模式,从行动入手,为学生搭建行动平台,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中思想接受与生活行为不符的问题。

构建学生——教师交互路径,提升能量注入有效指向:学生文章从教师做起,突破少数民族预科生群体内化培养薄弱困境,强化教师引导以及在培养过程正能量发挥,提升教育效果。

构建平等交互路径:平等的交流与交往是消除民族偏见、民族敌意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共同的“协作经历”作为交流的主要目标,排除不必要的形式主义,以此强化各民族的共同目标意识。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新阶段,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们必须坚定教育自信,加强高校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刘春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培育[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1-85.

[2] 娜拉.“各民族共创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认同基础[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2-16.

[3]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3-94.

[4] 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J].红旗文稿 ,2016(10):29-30.

本文引用格式: 穆扎伊提·艾比卜拉,等.试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J]. 教育现代化 ,2019,6(32):112-11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2.046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创新类项目“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G2018KY0203)。

作者简介: 穆扎伊提,男,新疆喀什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方原,男,陕西西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标签:;  ;  ;  ;  

试论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平台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