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苯结构探究性教学实践_分子式论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苯的结构的探究性教学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实践论文,现代信息技术论文,探究性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任务

上课之前我利用了两周的时间,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制作了有关网页,并链接上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网站,还准备了这节课可能用到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药品。

为了使学生对有关“苯”的学习产生兴趣,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进入学校的局域网,找到与苯的发现史相关的网页,让学生阅读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学家因此发现了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并称之为苯的史实,然后让学生根据桌子上苯的样品,观察苯的有关物理性质,在学生对苯的物理性质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如何确定苯的分子结构?

这节课以苯的发现史为切入点,创设了探究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启发探究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探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若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你应该获取哪些信息?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析,并且不断的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修正,最后达成一致:要先确定分子式,根据分子式,提出分子结构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最终来确定分子结构。

明确了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后,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如何确定苯的分子式上来了,全班七个小组的学生就开始在网页上进行搜索,并对所搜寻到的相关信息进行讨论,我边巡视,边参与他们的讨论。学生根据从网页上介绍的信息,很快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网页上介绍的首先进行定性实验,根据苯的燃烧产物确定组成苯的元素种类,然后再进行定量实验,确定出苯的分子式;另一种是网页上介绍的采用仪器分析,确定苯的分子式的方法。当方案确定以后,学生从网页中继续搜集相关信息,并对所搜集到的信息筛选、分析,很顺利的确定出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这时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求知欲更强了。

三、设置新疑,深入探究

确定苯的分子式以后,该提出苯的分子结构假说了,我又适时地提出了新的问题:根据苯的分子式,你能写出哪些结构式?针对此问题,各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此之前我已经向学生介绍过有关不饱和度的概念,学生们很快算出苯分子中有4个不饱和度,各组学生纷纷提出了苯的结构假说,并在BBS讨论区进行全班范围的讨论、交流,在充分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的苯的分子结构假说达8种之多:

8种苯的结构假说中哪种是正确的呢?学生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根据所学过累积双键不稳定,很容易的排除掉了⑥、⑦式,但对于剩下的6个结构式哪个是合理的这一问题,学生们有些不知所措了,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观察剩下的苯的结构式,推测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用化学实验来验证苯的化学性质与哪种结构式相吻合,从而确定出苯的正确结构式。

学生有了新的探究方向,各小组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讨论,他们认为余下的6种苯的结构假说中,都存在着双键或叁键,由此可断定出苯肯定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一定会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于是他们进行了实验验证,将苯分别加入到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中,却出乎意料地发现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与他们推测的结果大相径庭,有的组的同学怀疑实验做错了,又反复地做了几遍,结果还是一样,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面面相觑,紧接着他们又激烈地讨论起来,一致认为上面所提出来的有关苯的结构假说,都不符合苯的实际结构。

当同学们用实验否定了以上6种推断后,又不知如何继续探究了,我再次引导学生到网页寻找相应的信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苯的结构假说,通过化学实验验证来确定或推翻物质结构的假说,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在网页中我事先列出了苯的一些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实验的信息。例如:实验①苯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②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且它的一溴取代物质有一种,苯的邻位二元溴代物没有出现同分异构体;实验③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C[,6]H[,12];实验④苯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等。

学生们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各个小组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之声不绝于耳。第四组的同学首先提出了他们小组的意见,认为根据实验②苯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所以苯分子当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不可能为链状,应该是环状结构,而且为满足实验①的事实,提出苯的结构式为,对于第四组同学所提出的苯的结构假说,同学们一下子争论起来,第一组的同学首先发言,认为这个结构式虽然满足实验①和实验②的部分要求,但这种结构式的不饱和度只有一个,故不符合苯的分子式,而且也不能解释实验③的现象。第一组同学发言之后,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各小组同学纷纷发言,在肯定苯应为环状结构的基础上,为解决实验③的现象,同时为满足苯应有四个不饱和度,断定在环上应存在三个双键或一个参键和一个双键,提出了苯的结构假说可能有(Ⅰ)(Ⅱ)两种情况。针对Ⅰ式与Ⅱ式学生们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经过争论同学们发现Ⅰ式与Ⅱ式的共同点:都满足苯的分子式,符合实验③的事实,都不符合实验①的事实,Ⅰ式和Ⅱ式苯的结构假说再一次被否定了。

学生进一步在网页上查询有关苯的结构的信息:苯分子键长、键角、键能以及单键、双键、叁键的相应参数,通过比较、分析、讨论,各组达成了一致意见,即苯分子中的共价键既不是单键也不是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所以应既能表现出一些单键的性质又能表现出一些双键的性质。这种解释既符合大家对苯的分子结构的理论推测,也符合化学实验验证的结果,最后把苯的分子结构修正为

探究至此,本节课已接近尾声,随着学生的疑团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开,同学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同时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反复求证、不断求真的过程。

四、回顾历史,了解探究

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复杂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我又提出了新问题:历史上科学家是怎样探究苯的结构式的?有人认为凯库勒的发现纯属巧合,是因为上帝赐给他一个“美妙”的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们利用网页及其相关网站进行检索,阅读有关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的信息,了解这段化学史,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五、总结收获,体会探究

这节课上完后,我的收获也很大,成功之处有:①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在课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100%学生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很好地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上探究这一过程中,当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以后,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这样做不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强调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标签:;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苯结构探究性教学实践_分子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