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姗姗
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探究将尼莫地平应用于患者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抽选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有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选择其中一般资料相似度较高的患者64例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命名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90.63%(29/3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仅为71.88%(23/32),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来说,也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方案;临床疗效
脑出血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这种病症在所有脑卒中患者的20~%30%左右是非外伤性的脑部血管破裂病症会导致患者的脑实质出现自发性出血,这种病症的发生与患者脑部血管病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多种临床慢性病都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脑出血状况[1]。由于脑出血病正在发生后,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极快,患者在发病后对其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这种病症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其致死率可达30~%40%左右[2]。同时在发病后患者脑出血状况会大大降低,脑部血流量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缺血性脑损伤,最终形成脑梗死对于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3]。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尼莫地平应用于患者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及临床应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数据库中抽选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有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选择其中一般资料相似度较高的患者64例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命名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其中,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19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为43-70岁,平均年龄为(58.2±1.5)岁。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18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57.1±1.1)岁。
所有患者经CT检查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在入院前未见其他重大疾病或精神病史。排除肝肾障碍患者。本次实验患者经临床诊断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具有良好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对患者进行降颅压和脱水等综合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案调整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进行。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作为治疗药物,尼莫地平每日用药总量控制在120mg左右,用药次数为3-4次/d。根据患者的具体生命状况以及病情变化,可适当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患者在持续治疗2周后对其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痊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生活;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本次实验期间,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计量资料,而卡方则用于文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计数资料,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90.63%(29/3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仅为71.88%(23/32),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而在治疗后2周以及4周的时间点,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脑出血的发病是在各种因素下导致的患者脑部血管撕裂,患者在发病后脑部会出现大量淤血,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引起患者发生头痛和头晕状况,严重时患者可感明显肢体麻木,甚至会出现偏瘫,而脑出血患者在出血部位主要表现为血肿现象[4].这样的临床特点会大大,降低患者脑部血流量,进而引起患者脑供血不足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极大的损伤。而脑出血在发病后极容易引起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损伤,当患者发生脑损伤后对于患者健康状况会造成极大威胁,甚至还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应当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降低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5]。
尼莫地平属于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这种药物能够结合患者体内的细胞膜相关受体,促进患者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并将细胞内钙离子排出,进而降低患者细胞内发生钙离子超载状况,而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其主要药理作用是增加患者的脑部血流量达到保护脑组织的功效[6]。但总体来说,尼莫地平在应用过程中是一种对患者脑组织进行保护的辅助治疗药物,虽然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应用常规治疗即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时配合尼莫地平的应用,能够保护患者的脑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其它药物的药效,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来说,也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皓月,付智渊.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8):32-34.
[2]张云,白雅.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9):120-121.
[3]沈琦.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103-105.
[4]王玮玮,张秀芬.尼莫地平在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113.
[5]吴爽.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05-106.
[6]杜文.早期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7):82+84.
论文作者:胡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患者论文; 尼莫地平论文; 脑出血论文; 缺血性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损伤论文; 有效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