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风建设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2)02-0110-05
思想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党90多年的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党的领导人多次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七大以来,全党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活动,思想作风建设同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1]10,进一步对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加以强调。当前,深入研究我们党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促进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整体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颇为必要。
一、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至关紧要
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党所有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对党员、干部具备优良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都具有基础性地位,起着支配与调控作用。
本质上说,作风是一个人、一个政党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内在素质,是个体和群体所固有与潜藏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外在表现,是个体与群体释放出来、可被人感知和认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内在素质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作风的特殊矛盾,也揭示了作风的根本性质。在政党那里,作风即党风,是其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反映与表现。在我国,由于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干部特别是40多万名中高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因此党员、干部的作风与党风密切相连,或者说就是党风。90多年来,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强调党的作风建设,进入新世纪后更是如此。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2]291以后,他多次提及了这一问题。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不仅将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系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重点问题、核心内容、具体措施等,标志着党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入到一个整体推进、与时俱进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多次阐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他特别强调新世纪新阶段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3],系统阐明了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在内党的作风建设的崭新内容,对我们党始终保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有着根本的引领作用。
思想作风是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反映,直接体现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政治品质、道德风貌。顾名思义,它是以端正思想路线为核心内容的作风建设。毛泽东指出:“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4]839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直接为党的作风建设乃至党的整体建设引领正确方向,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人类实践活动是一种自觉的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与理想目的之创造性活动。也就是说,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物质活动,离不开一定思想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党的建设也是如此,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只有认真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进一步端正科学的思想路线。因此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5]1094“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6]2从内容上说,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主要指进行理论教育,即对党员、干部进行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江泽民指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7]12他反复阐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首先要抓思想,从思想教育入手。这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军的一条基本经验与重要原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已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应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6]13-1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8]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重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同时,突出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1]1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此再次加以强调,这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根本之点在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富有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风的端正,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5]813因此,胡锦涛同志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相长”[9],进一步为我们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时代诉求
90多年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十分注重思想作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多年实践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时总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展开,有着鲜明的时代诉求,使思想作风建设及时回应了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多维需要。
坚持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基本经验。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鉴于当时形势发展和党的工作任务需要,必须艰苦创建根据地和开展武装斗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党在开始独立领导军队时,就认识到确立群众观点的思想作风对于创建革命军队、夺取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1929年秋中央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明确要求:“凡红军一切行动务要避免单纯的军事行动,要与群众斗争取得密切联系。”[10]288为此,1929年12月毛泽东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所写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包括纠正主观主义、盲动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以及流寇主义等等不正确的思想,实质上就是根据当时需要对党和红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决议。稍后,1930年5月毛泽东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写成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不仅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也尖锐批评了那种一味固守“本本”是完全违背“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1]111-112 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进一步把反对主观主义、端正思想路线作为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根据当时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危害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反复强调要着重反对主观主义,自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为确立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式整军运动、关于健全党委制以及党内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一系列决议案,也突出了从思想作风上整顿党和军队,引领全党深入探索、研究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在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过程中实现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毛泽东倡导下,在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培育下,我们党产生了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5]1094。以思想作风为首的党的“三大作风”的确立,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了自己,在团结亿万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取得了革命的彻底胜利。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随着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即现代化建设大规模展开,全党思想理论建设必定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及时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2]1433,突出强调了思想作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整党整风运动,重点也都是整顿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使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恪守马克思主义建党宗旨,党员、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不过后来由于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特别“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捣乱,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党的思想路线遭到了抛弃与背离。粉碎“四人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弘扬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0年2月,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3]278从四个基本方面,第一次对思想路线作了规范化和理论化的表述,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进一步阐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4]382,告诫全党要认真搞好以思想作风为基础的党风廉政建设。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依据新形势需要与干部队伍存在的实际问题,多次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并主持制定了许多重大决议,推动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所处新的历史方位,为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需要,更加注重思想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奋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深化了思想作风建设。2003年2月,胡锦涛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乘中巴履冰到西柏坡,集体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诲。2004年1月,在第十六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15]6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求真务实成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精髓。从认识论视角,求真务实具体包含着求真与务实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求真”,指获取真实情况,把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不仅要求人们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性原则,更要求自觉按事物本身内在规律设定自己活动。当然,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将其运用于实践并获得成功。“求真”的价值指向在“务实”。“务”即坚持,“实”即实在、实行、实际、实干、实效等。要使这些“实”真正落实,离不开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将正确认识用于指导人们行动,得到预想结果。务实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可见,求真务实的“实”是以“真”为前提与条件的,它又是“真”的归宿与落脚点。因此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16]53胡锦涛同志还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反复重申了此点。实践证明,求真务实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指导,也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内在基础。
这些年来,经过全党同志的共同奋斗,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带动了各级党组织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作风总体向好发展,出现了任长霞、郑培民、叶欣、杨业功、杨善洲等被人民群众交口赞誉的好党员、好干部。但也应清醒看到,在少数单位、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作风问题,例如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漠视群众、以我为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浮夸冒功,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如果不加警惕,任其发展,就会蔓延泛滥,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干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作风不正的原因诸多,根子还在思想作风建设上。2011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坚持不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明确提出了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庸懒散问题”,其实也密切联系着思想作风建设。因此,全党必须自觉坚持求真务实,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密围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实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切实抓出成效,作出表率。
三、以优良思想作风锤炼党性修养
应该看到,我们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是转瞬即逝之事,而是长期战略任务,目的在于以优良思想作风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在实践检验中促进党的作风整体建设。以此为牵引和动力,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创新社会管理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优良思想作风要着力内化为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人的言行,总受内心支配,同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深层理性思考,进一步提高以人的思想道德为基础的内在素质。这种双向互动过程表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具备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素质,才能外化为优良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凸显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能力。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加强修养,也需要各级党委和组织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夯实思想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自律基础,使大家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道德观。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结合起来,同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章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党纪国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结合起来,系统学习、融会贯通,不断把思想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收获转化为“自重”标准、“自省”镜子、“自警”标尺、“自励”目标,努力解决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宗派主义,杜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现象。优良的思想作风只有向内转化为主体素质,向外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检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否过硬。
优良思想作风要保证党员、干部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侧重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决定着人们的利益选择,为其提供具体行动方向,成为思想作风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是立党之本、崇高宗旨和伟大价值取向。90年来,无论是毛泽东关于“唯一宗旨”的阐述,邓小平关于共产党员“含义或任务”的表述,还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以及胡锦涛关于“以人为本”的强调等,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取向,指引全党躬身实践,获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与支持。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党员和干部也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动摇,常常把自己作为价值主体,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客体,入党及做官的目的是为了欺压百姓、捞取个人利益,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犯了错误,甚至成了罪人。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具备优良的思想作风,促进大家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社会实践者的基本观点,坚守科学价值取向,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价值主体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上,使价值主体与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得到高度统一。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1]14-15这就进一步需要党员、干部坚决克服“假大空”等不正之风,认真摒弃“拍脑袋决策”、我行我素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作风,坚决纠正个人主义、哗众取宠、“泡沫政绩”等错误价值取向,在求真务实中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努力工作,使优良思想作风对恪守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发挥出“定风珠”功能。
优良思想作风要敦促党员、干部知行统一。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历来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所崇奉的戒律,也是我们党领导人一贯强调的革命学风。优良的思想作风,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行为美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与典范来切实支撑。执政党的党员、干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进行人格示范,必定不断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胡锦涛同志反复要求领导干部在各方面为群众树立良好榜样,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的模范”[9],也包括努力发挥人格力量做行为美的模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榜样。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效,优良思想作风的检验,不仅需要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也必定通过其所带领的人民群众认同和仿效行为进一步展现出来,获得“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璀璨局面。因此,锤炼优良的思想作风在考核党员、干部自身率先垂范的同时,也要认真考核所属单位和部门群众的行为状况,积极引导大家去实践已经理解和接受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将认同之理外化为行为美,进一步克服和摒弃“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的社会痼疾,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全社会开花结果,以党员、干部的优良思想作风带领全社会切实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优良思想作风的形成与建设不能离开健全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实践表明,弘扬优良的思想作风及其与时俱进地建设,重在加强教育、自觉“慎独”有为,这是毫无疑义的。实践也同样表明,任何优良传统的保持与发展建设,不能缺少制度制约。制度属于“硬件”设施,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进行各项工作成效检验及对人们他律的重要依据,也是发展优良传统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曾说过,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可能变坏;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变好,阐明了法纪规范在各项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1]17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要敢于动“真格”,按照“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开展思想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机制,诸如学习考核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效果检查制度、成果交流制度、能力提升制度以及用人导向制度等,以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本领,推进优良思想作风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以确保党员、干部优良的思想作风不至失落,继续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作风建设活动不至中断,使之在转化为科学的领导与工作方法中不断取得新实效。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优良思想作风及开展建设的监督检查。在考核中不能光靠查笔记、听汇报、看文件等形式解决问题,尤其要注重实践检验,查思想认识、听群众反映、看工作实绩,在各种综合性考评中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思想作风建设。通过认真的学习教育与严格的科学制度管理相结合,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拧在求实上、成绩记在集体上,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不断推进思想作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收稿日期: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