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而陌生的“龙须沟”_龙须沟论文

熟悉而陌生的“龙须沟”_龙须沟论文

熟悉而陌生的《龙须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陌生论文,熟悉论文,龙须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十多年前了,好像是龙须沟没了,才有的曲剧。老舍先生写了《龙须沟》,也为曲剧命了名。‘人民艺术家’为人民歌哭,人民不忘这样的艺术家。真正为人民的,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民永在。”大型无场次曲剧《龙须沟》总导演夏淳、导演顾威如是说。今年适逢老舍逝世三十周年,北京市曲剧团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创作了《龙须沟》,作为向建国四十七周年的献礼剧目,已在首都的舞台上公演,这是继该团《烟壶》之后又一出引人瞩目的好戏。

话剧《龙须沟》和《茶馆》是体现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话剧《龙须沟》写于开国不久,是解放初期中国剧坛上最有影响的剧作之一。毕竟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的欣赏能力、审美情趣也随之不断提高。年代的距离,或许会有某种生疏与隔膜。正如编剧张永和、顾威所说:“欲使先生大作重放异彩再获今日观众青睐,就要有所改,有所创,有所删,有所增,以适应当代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具有时代精神”。当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龙须沟》与老舍原作并不完全一样,导演焦菊隐设法略为加减台词,调动场次先后,加强了演出的效果,为老舍肯定。这次曲剧的改编创作,改动幅度较大,得到舒乙的赞同和支持。前后七易其稿,历时八个月,该团演职人员克服困难,在陋劣的条件下忘我投入排演,强化了精品意识,使这一名剧再次得到了锤炼与升华,对原创有所创新,有所超越,老舍笔下的程疯子、程娘子、赵大爷、王大妈、二春、小妞子等等人物在曲剧画廊里成为大家熟悉的陌生人。

老舍在《文艺报》上撰文说过,假若《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因为它创造出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生活和他(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曲剧《龙须沟》紧紧抓住了几个主要人物,没有完全脱离开原作发生的历史环境、生存空间,人物的性格、思想基本上是合乎逻辑地发 展的,人物较原作更为集中,戏剧的矛盾冲突贯穿得较为合理,不仅解放前有“戏”,解放后也有“戏”。删去了刘掌柜、群众等人,增添了老二嗄子、老二春、黑旋风等人。戏一开始,幕外侧台上老二嗄子捧小鱼缸忆起离人世四十八载的妹妹妞子,把人拉回到解放前的小杂院。尾声中,老二嗄子仍在序幕隐去时的原位手捧小鱼缸。他的妻子老二春领孙女欢欢上,老二嗄子把小金鱼送与孙女,把人拉向了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北京。黑旋风首次出场不可一世,支使冯狗子殴打程疯子,第二次出场与冯狗子一起想贿赂检举坏人的的赵大爷,被赵大爷怒斥,程疯子上前扇了黑旋风两个大耳光报了仇。程疯子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解放前他被黑旋风逼疯,惧怕黑旋风,听说黑云彩过来啦、风也下来啦,以为是黑旋风来啦,神志不清,先后把王大妈误认为黑旋风、梨山老母。被冯狗子打后,无处诉冤,受尽欺辱。解放后程疯子得知黑旋风让政府给逮起来了,往后再也不用担惊害怕,兴之所至,就着远处传来扭秧歌的锣鼓声扭起秧歌,越扭越激奋。他还帮起二春给王大妈做开了工作。他悄悄拿起了八角鼓,在赵大爷、程娘子的鼓励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穿着春绸大褂儿,为小杂院的人唱起单弦,唱出了心曲,较之原作中唱数来宝更有感染力。旧社会里的疯人、大废人在新社会成了有用的人。新政府给了人们新生的力量和勇气。酒醉醒后的丁四在赵大爷等人的规劝下,积极去报名修沟。捡煤核的二嗄子要进工厂,外带念书。二春当了个卫生小组长,忙来忙去也要当工人。连思想守旧的王大妈也有了进步。刘训长经过学习为政府留用,当上了副所长。另外,二春和二嗄子的初恋,王大妈和赵大爷的黄昏恋,也融入了新社会美好的生活当中。在此爱情戏的处理较为含蓄,情节自然天成,没有让人感到画蛇添足之嫌,较原作人情味浓了些。

该剧还出现了妞子的“灵魂”形象,是程疯子精神世界的外化表现,是他情感流程的回应。剧中主题歌《小金鱼》的歌词写到:“小金鱼像条船,大大的嘴巴眼睛圆,咕嘟咕嘟咕嘟喝着水,眨巴眨巴望着天,穿过小草游过沙滩,一游游到清水潭。”歌声象征着小妞子,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对崭新生活的憧憬与礼赞。它与大段唱腔相辅而成,起到了烘托剧情的作用。该剧充分发挥了曲艺演唱、念白方面行腔圆润、吐字清楚、以声情感人的长处,从生活体验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出发,进行了精心的艺术加工而易于为观众接受。所采用的单弦牌子曲曲调较有变化,较有创造性,抒情也好,叙事也好,把人物的喜怒哀乐渲染得淋漓尽致。在此剧的戏剧节奏和场面衔接上,也做了有益的尝试,较为得心应手。

标签:;  ;  

熟悉而陌生的“龙须沟”_龙须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