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中国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信息产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06)05-0030-05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信息产业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它的发展可以极大地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认为,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传输业,韩国也是采用该范围划分方法。
一、韩国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1.韩国信息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韩国信息产业处于起步、培育阶段.信息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1977年美国商务部提出了长达9卷的《信息经济社会》的报告书,很多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未来信息产业的重要性。韩国也十分重视该报告书,并把电子机械、生化、信息产业、原子能利用四大产业部门作为“国策战略产业”。
70年代末80年代初,韩国信息产业进入了全面发展和成熟时期,韩国政府制定了发展信息产业的长期规划和各种措施。1983年4月,商工部制定了《半导体产业培育计划》,根据该计划。政府在1983~1986年投资2600亿韩元以建立半导体生产基地。并且,韩国政府把扶植信息产业作为第六次经济社会开发计划的重要一环,到1991年已投入10500亿韩元,其中计算机技术开发方面1328亿韩元,通信技术方面5078亿韩元,软件技术方面1268亿韩元,半导体方面1510亿韩元。为了增强面向21世纪的信息产业发展基础,韩国政府还先后制定了《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计划(1990~1994年)》和《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计划(1990~2000年)》。[1]
韩国政府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92~1996年)中提出要致力于发展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产业。1993年韩国政府又制定了《信息产业育成计划》,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并在财政、金融方面给予支持。在1999年又提出了“网络韩国21世纪”计划,目标是到“2002年跻身世界十大知识信息强国之列”,并给出了近期实施计划。
90年代后期,韩国的信息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并走在了世界前列。据韩国信息产业联合会(FKII)的统计,1992年韩国信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228.8亿美元,占GNP的8%。当年增长速度高达10.4%,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4.5%),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韩国在1999年取得了10.7%的增长率,创1987年以来12年间经济增长率的最高水平。而信息产业则增长了41.1%,占GDP增长率的38.3%。2000年,信息产业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从1994年的12.1%提高到50.5%。[2]
2.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韩国信息产业产值在1997年为581亿美元,1998年为678亿美元,1999年为885亿美元,然后增加到2000年的1099亿美元。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1997年为8.6%,1998年为9.3%,1999年为11.2%,2000年达到了13.0%。2001年韩国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2.9%(如图1所示),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成长引擎。2002年韩国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89.05万亿韩元(约合1575亿美元),信息产业已成为韩国名副其实的核心产业。
韩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GDP的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加,1990年只是4.5%,到1999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激增到32.8%和2000年的50.5%(如表1所示),可见韩国自从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增长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产业的发展。
图1 韩国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韩国信息与通信协会
3.信息产业部门分布
在信息产业中,有三个大类:信息服务业、制造部门、与计算机有关的服务业,这三个部门的产值也在逐年增加。从这三个部门产值在信息产业中占的比重看,制造业部门占到70%以上,是三个部门中最大的部门。1996年占到70.6%,1997年为72.6%,1998年为74.4%,1999年为75.5%,2000年为74.2%(如表2和图2所示),先上升后下降。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在三个部门中排第二位,2000年以前逐步下降,以后开始回升。占比重最少的是与计算机有关的服务业,尽管比重小,但发展势头非常好。
表1 1990~2000年韩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单位:%)
年份1990 1992 1994
1996 1999 2000
韩国信息产业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5 5.9 12.1 14.1 32.8 50.5
数据来源:韩国银行(BOK)贡献率=来自于信息产业的产值的增加/GDP增长量
2000年,韩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电子产品制造国,是随机动态存储器、半导体、LCD等主要生产国;2001年,信息通讯设备实现产值103.9兆亿韩元,其中电子元器件和通信设备份额较大。韩国信息设备制造业是由发达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如: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液晶显示屏(TFT-LCD)技术,韩国已经掌握。TFT-LCD技术是平板显示的核心技术,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该技术由韩国三星等公司主导。2002年,信息通信设备业产值达到133.49万亿韩元,2003年增加到149.8万亿韩元。信息通信服务业产值也从2000年的20.82万亿韩元增加到2003年的41.6万亿韩元。
表2 韩国信息产业各部门产值在信息产业中所占比重
(单位:%)
信息产业各部门信息服务业 制造业与计算机相
年份
关的服务业
199624.970.6 4.5
199722.972.6 4.6
199820.374.4 5.3
199918.975.5 5.7
200020.274.2 5.6
2001年第一季度 20.972.6 6.6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信息与通信协会的数据计算而得
数据来源:韩国信息社会发展协会
图2 韩国IT产业各部门产值在IT产业中所占比重
数据库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生产、使用和发展情况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韩国的数据库产业起步较晚,但由于政府和民间极为重视,发展较快。韩国的建库工作始于1978年,到1993年3月,韩国全国共有数据库提供单位200家,增值网业者40家,共424个数据库。据1996年韩国数据库振兴中心的调查,1995年8月至2003年韩国运营的数据库总数为1061个(排除重复后)。据美国INPUT公司估计,韩国数据库业营业额正从1991年的8000万美元,以32%的年增长率,迅速升至1996年的3亿美元。
CDMA移动通信电话目前在韩国非常发达,通过自身的开发,彻底改变了以前依靠国外的局面。在系统市场方面,韩国产品占据了90%的国内市场,而且从1996年到1999年CDMA产业每年的出口增长率达1000%以上,总额超过了32亿美元。在韩国经济危机时,CDMA被称为恢复经济的希望之光,CDMA产业从1996年后4年内取得47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现在韩国已经成为亚洲有线网最普及的国家。2003年据《中国信息导报》报道,其信息通信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多万亿韩元(149亿美元),占整个信息市场的19.9%。
韩国的软件销售额也逐年增加,1998年为5.33万亿韩元(按1美元=1200韩元,约合44.4亿美元),1999年增加到7.05万亿韩元(约合58.8亿美元),2000年为9.55万亿韩元(约合79.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35.4%,2001年软件业产值达到12.6兆亿韩元。[3]2002年软件产业产值达17.76万亿韩元,2003年为20.9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7.7%。
4.韩国信息产业出口状况
韩国信息产业出口额也是逐年增加,1997年只有313亿美元,到2000年已经达到了512亿美元。信息产业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在1997年为23.0%,到2000年也相应增加到了29.7%(见表3)。从1997年到2000年,信息产业都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处于顺差阶段。2001年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信息设备、半导体受到了全球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信息产业出口额下降为384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25.0%,在韩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为27%。2002年,韩国信息产业出口总额为463.52亿美元。2003年信息通信产业的出口额达到548.81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18.4%。
2000年,信息产业中主要出口产品的比重分别为:半导体50.8%、手机10.0%、监控器6.5%、PC5.6%。2001年,因为全球移动通讯行业的增长,手机占信息产业出口的比重上升到16.0%。除了手机、卫星电视设备以外,半导体、PC、监控器等的出口都下降或者停滞,特别受到美国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占信息产业比重最多的半导体下降到37.2%。
表3 IT产业进出口额及所占比重单位:10亿美元
种类
199719981999 2000
出口额 31.3
30.5
40.0 51.2
进口额 21.9
18.2
26.5 35.5
贸易平衡
9.412.3
13.4 15.7
信息产业出口额在总 23.0
23.1
27.829.7
出口额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Korea 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韩国信息与通信协会)
二、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1.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然后由企业、行业协会等具体实施。战略的制定不是某个部门或企业能完成的,自然由国家政府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技术能力、政府的财政和管理能力等。
韩国政府在1986年制定了《面向2000年科学技术长期计划》,包括在计算机、软件、半导体、通信等信息技术开发方向的投资计划,从1986~1991年总共投资13亿美元到信息产业中。1994年出台了《韩国科技发展长期计划》,现在又着手实施《21世纪未来研究计划》,这些计划能保证韩国政府对信息产业实施必要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1996年,韩国政府总共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了19亿美元,并且在此后3年内每年:给通信、计算机、半导体、软件四个子行业1.28亿美元,这些资金促进了韩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另外,政府的政策也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尤其是产业政策。比如,韩国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利,技政策,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抓住战后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推动了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4]
2.确定和培育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并培育大型电子企业集团
主导产业利用它的关联性强和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有效促进一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把信息产业确定为本国的主导产业,并给予大力支持。1990年韩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5%,1994年就增加到14.1%,到2000年更是激增到50.5%,经济增长的一半来自于信息产业。
在韩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型电子企业集团在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树立国家形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电子公司等几家大跨国集团公司的产品已发展成世界级知名品牌,如三星电子的CDMA手机、动态随机存储器、液晶显示器居全球第一,手机总产量全球居第三;LG电子的液晶显示器、手机、等离子显示器等也都具备了居全球前五名的实力。这些大型电子企业集团在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中也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大大提高了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5]
韩国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由政府扶持建立的,从一诞生就与政治有密切联系。虽然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包括三星公司)在应对国际竞争、树立国家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造成的后果是:大型企业集团垄断国内市场,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容易造成政商勾结,不利于政府官员的廉洁。由于政商的亲密关系,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特别是银行贷款政策)的监管非常不力,致使许多企业集团不断增加贷款、扩大企业规模,最终导致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很多企业、银行倒闭。
3.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开发
信息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技术性”,即信息产业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初期,韩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消化和吸收,再创新。为了获得高新技术,韩国企业花重金收购欧美企业,1994年共花费9亿美元收购了28家欧美企业;韩国大型企业集团与欧美著名企业签定技术合作开发协议;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取消了技术引进的限制,将事先批准制改为申报制。
但是后来随着信息产业竞争的加剧,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变得比较困难,所以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就非常必要,而信息技术研发又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占GDP的2%以上,韩国对信息产业的研发经费占GDP的2.6%以上。韩国技术开发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在1980年只有0.86%,1998年增加到3.6%,2000年为4%,2001年为4.3%,一直提高到2002年的5%以上。韩国政府通过三个途径来支持信息产业技术研发,第一种是韩国政府直接拨款给学术机构组织,如大学、公立研究所。第二种是资助企业的自主技术研发,韩国政府给大量企业技术研发上的资助。仅在1983年,韩国政府就给131个企业的182个项目提供了2800万美元的资助。如果企业开发政府急需的核心基础技术,还将得到75%的政府支援资金。还有一种是通过财政政策来鼓励私营企业技术创新,其给新技术创业企业以无息贷款、提供办公室及资金等,私营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可以享受3年的税收减免。通过这些手段,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对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结束技术总靠引进的被动局面,开发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充当领跑者,这一点特别值得中国学习。[6]
4.信息产业的发展还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技术和人才是发展信息产业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2000年,韩国信息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1998-2000年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增长了6.1%,其中,从事软件及计算机相关服务业的人数增长了16.1%,而在此期间社会所有从业人数仅增长了3.8%。
韩国为了培养高科技人才,在立法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府资助的各类研究机构,比如1973年韩国政府制定了“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为政府资助研究所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当年就设立了韩国科学院(KAIS),还设立了与扶持重化学工业有关的19个专门研究所,就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避免了人才流失。[7]同时韩国政府给予优厚的待遇吸引海外技术人员回国创业,也派遣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90年代有10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被派到国外学习。这些人员把在国外学到的信息技术带到国内,有效地促进了韩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韩国信息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很多国家经验表明,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新时代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把信息产业逐步培育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它的影响力。
200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为9889.3亿元,2001年为11876.3亿元,到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1.88万亿元,2004年达到2.65万亿元,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规模突破3万亿元。虽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中国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核产品;多数产品属于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规模偏小,缺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能力有限等。大而不强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面对当前发展现实,中国政府和电子信息企业应借鉴韩国的发展经验,把中国电子产品不仅做大而且做强。[8]
1.建立完善的信息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府对信息产业的领导
完善的法规是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政府应抓紧制定相关法规,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信息商品化的发展、提高信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政策扶持主要应体现在财政拨款、税收和法律等方面,应该做到从法律上保障该产业的发展,财政上支持、税收方面减免。根据中国国情,要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用到软件开发、数据库、情报咨询等关键的环节上。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政府对信息产业的管理要适当,不能不管,但干预不应太多,要特别重视微观企业的作用。[9]
2.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并培育大型电子企业集团
主导产业关联性强,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定时期内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信息产业领域广泛,所以很多国家利用有限资源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我国可以选择计算机与信息处理产业、集成电路和光电半导体产业、移动通信与网络产业等为信息主导产业,因为这些领域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经验,且市场需求比较好。
借鉴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经验,中国也可以培育大型电子企业集团。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可以代表本国的大型电子企业,这个国家信息产业只能停留在较低的竞争水平。政府可以通过优惠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当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时,再取消优惠政策。吸取韩国发展电子企业集团的教训,避免政府和企业关系过度亲密,给予企业优惠时,要企业同时做出某种承诺,比如企业保证信息技术达到某个程度、信息产品出口为国家创出一定外汇等。同时不能一味给予电子企业优惠贷款,要先确定额度,再按计划拨给贷款,并规定企业必须在还款期限内偿贷。
3.重视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借鉴韩国发展经验,我们也构筑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开发体制,强调技术自立的重要性,从法律制度、资金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随着信息产业竞争的加剧,有些技术无法引进,只有靠自主研发。对于引进的技术,不能只停留在使用层面,而要加以吸收和消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开发出新的技术。尤其是开发并掌握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如拥有自己的CPU技术,在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中国大部分技术引进还是为单纯使用技术而引进,不是为了自主创新而引进,这样就容易造成多次引进技术,而技术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中国技术创新机制有缺陷。技术研发有很高风险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诱惑,很多企业不愿投资研发技术,然而中国目前技术创新机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为了改变目前状况,中国政府应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让愿意投入资金研发技术的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利润。完善创新制度,能更好地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收稿日期]2006-05-08